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換了位置,是否要換個腦袋?
作者: ※ 樓 楊 嶺 ※ < > 發表時間: 2010-10-02
縣政工作經緯萬端,肯定是件苦差事,做的好、是應該的,做不好的話、那就事情大條了,但好與不好之間的標準,在哪?該如何界定?又沒有統一的標準可遵循。「考試」;可以依據分數的高低、多寡來衡量,但「施政」呢?

楊縣長就職既將滿週年,就現有坊間的氛圍來解讀,對楊縣長現有的整體施政應是「貶多於褒」,如此的結果並不訝異,因為知道楊縣長為人處世的鄉親們,心中都有個底。個性決定一切,「似懂非懂」無疑是楊縣長最大的致命傷,「認真與善良」並不能帶給馬祖太多的改變,唯一能確信的,應是敗壞的風氣得以匡正。

政治是門藝術,做人與做事之間「孰輕、孰重」?劉前縣長任內勤於問政,施政滿意度更高居全國第二,將地區未來發展的藍圖周密規劃,「機場、電廠、水庫、商港、碼頭」.....等等,但在邁往連任之路,斷羽而歸,寒恨異鄉。陳前縣長任內熱衷於市井,施政滿意度敬陪全國之末,賡續辦理之公共建設事務,至今諸多尚未完成,任內也並無太大建樹,卻安然完成連任之路,穩坐八年、風光走人,試問;施政滿意的標準又在哪兒呀?

兩者間的施政差異性,是如此「南轅北轍」,其結果更是「截然不同」,但對地區整體發展「是福、是禍」?相信在所有鄉親的心裡,自有一把道德的尺,給予兩者優劣評價。劉前縣長的「勤政」,陳前縣長的「親民」,今日來看應是楊縣長最佳的借鏡,「勤政」與「親民」皆重要,「做人」與「做事」更是門學問,畢竟「時間」是不會為任何人有所停頓,任期稍縱即逝。

執政者光是「認真做事、勇於承擔」是不夠的,領航的方向及做事方法更顯為重要。在就職即將屆滿周年的前夕,筆者相信所有的鄉親也都睜大眼、豎起耳、伸長了脖子,等著、看著楊縣長施政滿周年的成果報告,新科議員們也都磨刀霍霍,備戰驗收楊縣長施政滿周年的成績優劣。此時此刻,楊縣長是否應該要停下腳步,好好的思考並虛心檢討,這一年來為地方努力以赴的方向是否正確?做事的方法是否得當?安內方能攘外,齊心方能協力,別讓肯定你的鄉親對您感到失望,亡羊補牢為時並不晚。
作者: Hannibal.B < > 發表時間: 2010-10-02
同意樓陽嶺網友意見,光靠清廉善良根本解決不了縣政問題。執政當家不能腦袋中只塞理想,做出來卻是眼高手低。政府部門敗壞的風氣得以匡正?快一年情況是有些好轉,還有四年可以觀察,這樣快下定論,似乎一切為時尚早。
陽嶺網友表示鄉親等著、看著楊縣長施政滿周年的成果報告。如果政府都拿出類似縣政論壇活動,把搞不清馬祖狀況,平日不見人影,只為了過來接案養人的學者意見,認定是成果;或者是堆放每個政府部門看不到結果的觀摩考察,就自我滿足,到頭來不過紙上成績;又加上整體行政效率遲緩,官樣心態,不瞭解、解決民怨,整體施政評價一樣很難脫離貶多於褒的結果。
縣政工作經緯萬端,當政者該指示所屬各部門學習謙虛主動,改變本位主義,重新再出發,亡羊補牢還算為時不晚。
作者: 馬港部落 < > 發表時間: 2010-10-03
執政者光是「認真做事、勇於承擔」是不夠的,領航的方向及做事方法更顯為重要。
好!
作者: mijas < > 發表時間: 2010-10-04
「勿以事小而不為,勿以夢大而為之。」,交通、土地等都是民生大問題,先將現狀問題解決之後,再去談執政夢想吧!
作者: ※ 樓 楊 嶺 ※ < > 發表時間: 2010-10-07
漢高祖-劉邦,性情豁達大度,知人善任,起初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的起義,後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餘,第一個攻進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并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後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於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項羽突圍不果,自殺于烏江邊,劉邦消滅了項羽後,統一了中國,建立漢王朝,自此中華帝國在地理上再次統一,為以後的強大建立了基礎。

為何劉邦會成功?項羽會失敗呢?

項羽在烏江邊自刎之後,劉邦稱帝,遍問群臣,為何我能打敗項羽呢?無人能答,樊噲言;因為陛下善待人,處事公平,而項羽分封裂土不公,多遭懷恨,陛下得天下心,項羽失天下心,此為陛下之勝也。劉邦、自答;我能力雖不比項羽,但我運籌帷幄有張良,補給安內有蕭何,百戰百勝有韓信,項羽、卻連一個范增都無法用之,故、項羽滅於我。

歷史上王朝的興衰,往往都取決於,為政者是否能知人善任。漢高祖 ─ 劉邦,自喻聰明才智不如張良,安撫民心的能力不及蕭何,帶兵打戰更劣於韓信,但卻能登高一呼,百首齊應,貴為一邦之主。劉邦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性情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得天下心。項羽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高傲不屈,剛愎自用,失天下心。歷史劇王朝興衰的戲碼,反反覆覆不斷的上演著,所演劇情筆者相信連三歲的孩童,都也耳熟能詳。改革需要時間、改變需要時間、但別讓時間成為藉口,因為;當時間走到盡頭時,一切的事實都將勝於雄辯。
作者: 飛鳥 < > 發表時間: 2010-10-07
※ 樓 楊 嶺 ※好個以古諷今!所謂"項羽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高傲不屈,剛愎自用,失天下心",是意指楊縣長嗎?獨排眾議,不惜開罪東引全鄉民眾,槓上基隆港務局,爭取三體快輪,似如項羽之剛愎自用.
作者: 高銓威 < > 發表時間: 2010-10-08
並沒有「十面埋伏 」!

那是戲曲家編的,劉邦棄鴻溝之約,東進擊項羽,但是在"固陵"反而被項羽打了一個大敗,因此請教留侯(張良) :「諸侯不從約,為之柰何?」諸侯都不聽我的話,怎麼辦?張良說 :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陵宜(((韓信.彭越沒來是正常)))。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因為劉邦下了這一道,算詔書吧... 反正都賴皮 :「於是乃發使者告韓信、彭越曰:『并力擊楚。楚破,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與彭(越)相國。」使者至,韓信、彭越皆報曰:「請今進兵!」
作者: 高銓威 < > 發表時間: 2010-10-08
關於項羽為何失敗,劉邦為何成功,這是一門學問!


史記三家註;近代胡適的《四史導讀》;瀧川資言《史記會住考證》都很好阿...
作者: 明月 < > 發表時間: 2010-10-17
翻閱青史坐涼宵
頃刻興衰數十朝
十燭未殘千載過
先生笑比爛柯樵

──趙甌北詩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相爭,項羽兵敗垓下,一生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本可東渡烏江而不渡,以「羞見江東父老」為由,選擇了自刎而死,悲劇收場。

這段「項羽為何不渡烏江」的史事,固令千古之後的讀者為之唏噓嘆息,漢代的司馬遷,唐代的杜牧,宋代的王安石,詩人李清照,也都各自提出不同的看法。可見,探討史事的真相,從不同角度的觀察,從不同立場的判斷,得到的結論自然也都不同。

一如宋代蘇軾這首描寫廬山的名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代人評論當代事,如同身在廬山,反而不知廬山是何面目,動機、看法也未必客觀、公正,符合事實真相。

在「換了位置,是否要換個腦袋? 」一文中,開板大大,引楚漢之爭的歷史典故,暗諷馬祖當局,乍看言之有理,其實不然。尤其對照已過為執政者強力護航的多篇發表,前恭後倨的態度,言行存心,筆者認為「時間將是最好的裁判 」。
作者: 高銓威 < > 發表時間: 2010-10-19
前恭後倨&前倨後恭 = 好像一樣,都一樣只有禮義廉。

小弟不懂時政,只針對歷史方面..... 《史記.蘇秦傳》: 「(蘇秦)..... 遊學週年,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賺10元讓地主抽2元)。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周書.陰符》,伏而讀之。期年,以出揣摩......


..............後來過了很久,蘇秦約關東六國為合縱長,蘇秦佩六國相印,適周,周顯王除道,使人郊勞!(蘇秦是雒陽人)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


重點是嫂嫂........ 不是蘇秦 !

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 <<<< 這一句好像可以改成: 「您位高權重,我不敢說543囉!」


明月 : 馬資網讀歷史的很少.... 很高興認識您阿
作者: MILD SEVEN < > 發表時間: 2010-10-20
明月 中階會員
Date Time IP 本站 23 位網友鼓勵。
2010-10-17 20:51:55 118.165.233.111
2010-10-17 21:10:13 123.193.228.252
2010-10-19 00:28:54 118.168.235.122
2010-10-19 00:30:33 118.168.235.122
2010-10-19 01:38:14 61.219.36.16
2010-10-20 10:03:19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4:07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4:44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5:18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5:53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6:28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7:02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7:39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8:14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8:56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9:30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0:02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0:34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1:07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1:38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2:39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3:12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3:44 118.160.168.76


明月網友;似乎不知道 本站 23 位網友鼓勵,是可以查詢的喔。
作者: 明月 < > 發表時間: 2010-10-20
近代史學家陳寅恪(1890—1969)曾引顧炎武《日知錄》〈廉恥〉篇中之言:「士大夫無恥,是為國恥。」殷殷提醒知識分子當常懷羞恥之心,不僅可正身,養浩然之氣,且知進取,成千秋偉業,也能為國家社會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榮辱觀,蓋因「知恥近乎勇」也。

遺憾的是,解嚴後的馬祖政治風氣,所造就的政治人物,戀棧名位者多,知恥惜榮者稀,謙卑認錯者更少如鳳毛麟角,以致官場紀律渙散,間接削弱了馬祖產業發展與整體競爭力。

政治革新非易事。政治人物必須先從自我做起,為人民樹立「知恥」典範,馬祖才能夠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至於政治功過且留給歷史評價吧!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0-10-20
MILD SEVEN:
明月 中階會員
Date Time IP 本站 23 位網友鼓勵。
2010-10-17 20:51:55 118.165.233.111
2010-10-17 21:10:13 123.193.228.252
2010-10-19 00:28:54 118.168.235.122
2010-10-19 00:30:33 118.168.235.122
2010-10-19 01:38:14 61.219.36.16
2010-10-20 10:03:19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4:07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4:44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5:18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5:53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6:28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7:02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7:39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8:14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8:56 118.160.168.76
2010-10-20 10:09:30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0:02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0:34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1:07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1:38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2:39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3:12 118.160.168.76
2010-10-20 10:13:44 118.160.168.76


明月網友;似乎不知道 本站 23 位網友鼓勵,是可以查詢的喔。

感謝MILD SEVEN的檢舉,以上紅色相同IP網友的註冊資料,站長已予刪除,以免影響「掌聲鼓勵」的公正性。站長同時呼籲,使用不同筆名、相同IP按掌聲鼓勵,會顯示IP,請自重。
作者: MILD SEVEN < > 發表時間: 2010-10-22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