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馬祖的宮廟文化
作者: 紫蘊 < > 發表時間: 2017-05-05
最近在台灣超紅的...由公共電視跟HBO合作的《通靈少女》...
引發了台灣年輕一代想認真瞭解台灣的宮廟文化...
讓這齣戲...描寫的真人真事改編的索菲亞開始爆紅...
宗教研究者也開始反思著台灣宮廟所做的事情正當不正當...

馬祖宮廟那麼多的我們...是不是也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看完的結論:

1.家中拜的可能不是神明
2.甚至廟中拜的也不是神明
3.紙箔燒越多...纏在身邊的鬼越多... (台北市都不燒紙錢了)
4.宮廟以前沒有的...後來增加的花樣越來越多...
5.不要常跟靈界交往...觀落陰附身上身...都傷身體...
6.正神不會要求紙錢要求還願要求祭品...等等
7.正神不會恐嚇人...不膜拜就會生病破產卡陰...等等
作者: 紫蘊 < > 發表時間: 2017-05-06
 看完的結論:

 1.家中拜的可能不是神明
 2.甚至廟中拜的也不是神明
 3.紙箔燒越多...纏在身邊的鬼越多... (台北市都不燒紙錢了)
 4.宮廟以前沒有的...後來增加的花樣越來越多...
 5.不要常跟靈界交往...觀落陰附身上身...都傷身體...
 6.正神不會要求紙錢要求還願要求祭品...等等
 7.正神不會恐嚇人...不膜拜就會生病破產卡陰...等等

再補充拜讀完《靈界的譯者》的結論:

1.在世孝敬父母...遠遠大過花大錢灑重本祭祀祖先
2.中華文化當中...祭祖本意是緬懷...不用把祖先當神求保佑子孫
3.鬼很單純...人比較可怕...
4.沒有農曆七月鬼門開這檔子事情...(七月的鬼也沒特別多)
5.不要算命...不要改運...請鬼拿藥單...要自己主導自己的命運
6.宮廟實際上是孤魂野鬼聚集的地方...越是祭拜祂們掌控的勢力越大...
7.如果真的要拜...那就拜一個天公伯就好了

這次劇組租借宮廟拍了這齣《通靈少女》影集...
實際上也沒有要否定現有宮廟所扮演角色的意思...

對老年人而言...
既定的傳統信仰已經成為他們數十年來的習慣...
就不要剝奪他們取得心靈慰藉的來源...
因為在世的人獲得安慰...比起宮廟的靈被當神來拜還要重要...

對年輕人而言...
可以用傳統文化傳承的眼光來看待宮廟既有的儀式...
歷代的先祖是什麼原因會演進成現有的文化...
而不是陷入迷信...不斷燒香拜拜來改變自己就能掌控的生活...
作者: 旅台鄉親 < > 發表時間: 2017-05-07
郎眸鐵齒

7月沒鬼門開?嘎呆丸郎莊孝偉

古曆七月時仔,澎湃a牲禮大家攏傳便便,置(底)路邊仔拜好兄弟拜送a嗎?

若沒鬼門開,只能說農曆七月呆丸郎吃飽傷閒




按這裡檢視網頁
作者: 海葵好好走 < > 發表時間: 2017-05-07
看過《通靈少女》,索菲亞反思的是有「辦事」(起乩、通靈等)的宮廟,片中主角一放學就必須到廟裡擔任「仙姑」為信眾處理疑難雜症,這在台灣很多,有的宮廟有固定「辦事」的時間,信眾請求「無形界」的支援,並同時給予讓宮廟經營下去的資源。這在片中該宮負責人企圖開發新的「文創商品」、學習「企業管理」可知。

反觀馬祖地區,廟宇的意義比較多是村子中的活動中心,最多是在節慶、補庫時集合村民熱鬧一番,凝聚村莊的向心力。在馬祖當然也是有辦事的宮廟。該「思考」是指何者?

索菲亞說沒有七月半鬼門開,因為她的經歷是一年到頭都有「鬼」,沒有「被開」或「被關」。民俗的七月半普渡,是「道教中元地官赦罪」、「佛教盂蘭盆會」(目犍連救母、結夏安居)等思想或活動的結合,原無所謂「鬼門開(關)」的說法。

《與神對話》,是一本由美國通靈作家尼爾·唐納·沃許所寫的書。書中主要是從質疑「神」的存在,到得到「神」的回應,進而認知到世間沒有善惡,會分出善或惡是從人的「分別心」、沒有所謂的「審判」、沒有所謂的「地獄」、每個人都是「神」、不需要祈求等。

因為每個人都是「神」,你想要怎樣,就你自己創造。

這種你想怎樣,就自己創造的,自己才是主宰自己命運的觀點,與佛教相同。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