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東引鄉誌續修,暫名紅藍石蒜為「東引長葉石蒜」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1-03-17
 由本站站長和兩位副站長負責編撰的東引鄉誌續修,工作暫告段落,初稿已在本月15日完成,交付東引鄉公所,等候組成審查會審查中。

 這次續修,在國家圖書館找到了一位台大研究生楊維斯的碩士論文,對於釐清我們平常稱呼的「紅藍石蒜」有了新的科學研究根據,因此在鄉誌中暫名為「東引長葉石蒜」和「馬祖捲葉石蒜」。轉貼該章節內容如下,敬請指教:

東引長葉石蒜(暫名)

 東引地區特有生態型,屬石蒜科,為鱗莖植物,秋出葉型,葉片寬大,長約58公分,寬約1.3公分,花型為杯狀十分優美,分球特性適中,花色紫粉色,瓣尖帶藍,在本鄉分佈的範圍,集中在東引島的世尾山、恩愛山,西引島的后澳、清水澳、龍船沙等海岸山坡地。東引長葉石蒜多與紅花石蒜、長萼瞿麥、綿棗兒、細葉假黃鵪菜等海濱植群混生,開花期為7、8月,花期略早於紅花石蒜,已列為珍稀保護植物。

 民國91年出版的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所碩士論文《石蒜種原遺傳歧異性及親緣性之RAPD分析》指出,民國89年以收集大陸、日本、台灣之石蒜種原共12個品種,以及未定位品種系馬祖捲葉石蒜、東引長葉石蒜進行RAPD(隨機擴增多態性DNA技術)分析,結果發現東引長葉石蒜與東引地區原生紅花石蒜的相似性係數為0.67至0.77,而與大陸的紅藍與紅花石蒜的相似性係數為0.60至0.78。其與四個A核型群種比較,與大陸紅藍石蒜的相似性係數較高,東引單株與兩個參試紅藍石蒜之間之遺傳相似度為0.80及0.84。群集分析東引長葉石蒜與大陸紅藍石蒜歸為一群,以紅花種內遺傳變異程度而言,東引長葉石蒜可視為大陸紅藍石蒜的地理亞種。

馬祖捲葉石蒜(暫名)

 東引地區特有生態型,屬石蒜科,春出葉型,葉片是由基部包圍莖軸進行螺旋生長,有二次抽葉現象,秋天抽少數葉,隔一年2至3月再抽多數葉,長約40公分,寬約1公分,花型為杯狀十分優美,花色為粉紅色,瓣尖帶藍,開花期8至9月,已列為珍稀保護植物。東引地區在恩愛山、燈塔前後方山崖、世尾山、小紫澳、東澳、龍船沙等地呈叢狀分布。

 經由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RAPD分析,結果發現馬祖捲葉石蒜與大陸換錦石蒜的相似性係數為0.79,而紅花石蒜的相似性係數為0.56至0.61,所以應該與大陸換錦石蒜歸為一群,可視為大陸換錦石蒜的地理亞種。

資料來源:
1.《馬祖植物誌》/郭城孟,民國93年連江縣政府印行。
2.《石蒜種原遺傳歧異性及親緣性之RAPD分析》/楊維斯,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出版。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1-03-17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去年夏天攝於西引后澳,不知是東引長葉石蒜還是馬祖捲葉石蒜。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陳其敏攝影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