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雨 靄  溫度:21℃ AQI:124  風向:北 風力:10級 南竿雲高:8000呎 能見度:4300公尺 北竿雲高:8000呎 能見度:4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人物采風

人物采風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04-10-09 17:02:13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馬祖剪紙故事◎陳治旭/編著 --閱讀人次 : 16407

■剪花阿婆群像

劉英嬌:

認識住在牛角大澳的老街上的馬祖阿婆劉英嬌,是因為我深被印在她家門口旁香爐上的花樣所吸引。總是滿面笑容的劉英嬌阿婆,有著一身好手藝,透過設計的巧思和一雙巧手,能剪裁出一張張美麗的剪紙,好奇的我詢問她:「阿婆,是誰教您做剪紙的?」她面帶著笑容說:「小時候,看鄰居的長輩做,也就跟著學了,看久了,就學了起來,做好後就在過年時,分給街坊鄰居使用。」 大約五年前阿婆把經營數十年的店舖收起來,結束了營業,從此以後她的生活不再忙錄,她開玩笑說:「總不能天天看電視吧!」於是從那時開始,她便全心投入剪紙及剪紙創作的興趣。

我想阿婆或許難得見到年輕人對剪紙有興趣,於是一臉狐疑的拿出一本泛黃的國小課本,這是她的「作品集」,打開內頁,一片片的剪紙夾在書頁中,這些剪紙張張都引起我的注目,「這是貼在風燈上的、這是用在門聯的、這是……」她細心的跟我解釋每張的用途,我驚訝的問著:「這每一張都是您的嗎?」她自信滿滿的說:「正是、正是(福州話),要不是現在的剪刀太差,我還可以剪得更好。」 似乎是為了回應我的青睞,不一會,她又上樓拿她已經完成的風燈,風燈上面也貼了剪紙,看見也如此嗜愛剪紙,心裡也為她高興,畢竟她能享受這創作的樂趣。

之後她特別挑出其中我從未見過的紙張,原來這些是保留數十年的古早影印本。早期先民並不像現代有相當方便的影印機,但是剪紙樣板卻依舊保留下來,其中除了保護得當之外,也多虧了古人的智慧。他們想出了一種拷貝的方試,就是利用煤油燈。這個原理很簡單,當煤油燃燒時會產生大量黑煙,黑煙伴隨著氣流直上,再將剪好的花樣及一張棉紙重疊放置,圖案面朝油燈上方,向上流竄的黑煙將沒被花樣遮住的地方燻黑,這樣剪紙樣板就被保留下來。除了使用應景古樣板的圖案外,阿婆也從孫子的課本中找靈感,尤其是生物課本,那些猴子、青蛙、羊都成為她創作的素材。

我看著一個放置半成品的肥皂盒,盒裡有一把泛紅的小剪刀,靜靜的躺在那裡,底下是一疊未完成的作品,她已經用這此材料剪了大半輩子的剪紙,我相信她還是要繼續剪下去。夜晚來了,於是我告別了她,約定下次再見,希望也身體健康而且能製作更多的作品。

數個月後,我滿懷興奮的心情去探望她,再次見到她,她心裡難掩喜樂之情,一張張的剪紙貼滿門緣邊、牆壁上,我想那時那刻她正為自已舉辦一場作品發表會呢!

邱蓮嬌:

邱蓮嬌阿婆是津沙村人,讓嫁到福澳村,年輕的時候主要是以賣布為生,那時大陸與馬祖還處於互通的時候,常常拿大陸的布來賣。她說:「有一回到大陸去探望嫁到福州及馬尾的依姐,看到她們所剪的花剪得真漂亮,我就看著學,我姐剪花沒有憑樣,想剪什麼就剪什麼,我剪花也是一樣,我年輕的時候還剪花用在肚兜、帽子、鞋子上,現在都被拿到博物館去了。」邱蓮嬌阿婆自從信耶穌以後就比較少剪花了,應該是因為馬祖剪花與地方民俗之間的關係密切,這與她的信仰有衝突。不過據阿婆的媳婦高錦華透露,她曾經將剪花貼到紙上當做餐具的墊子。去她家拜訪時也看見四組剪花貼在牆上裝飾,她能夠跳出民俗的框架,以單純的裝飾屋子為目的,為剪花提供了一條新路,一條脫離地方民俗的限制而單單純純的裝飾我們想裝飾的地方。

劉嫩妹與李賽金:

青檀澳可以說是保存金銀山葬禮文化的地土,住在那裡的劉嫩妹阿婆從大約六、七年前開始與李賽金伯母合作做金銀山,她主要是負責剪花,李賽金伯母說:「小時後我們就是一起長大,也小時後就會剪花,剪的是貼風燈的、還有香爐的,這幾年我們才開始合作做金銀山,她剪花的圖樣都是我媽媽留下來的。」那天我去紀錄她們製作金銀山的過程時,看見一個裝飾金銀山的花邊,覺得這個花邊很簡單,但是充分的掌握了美學的基礎。李賽金伯母看見我是對它有興趣於是就剪給我看,後來我問她說是誰教妳剪花的?她說:「我剪花也沒有人教,自已看自已剪,我們這個也沒什麼,哪像大陸剪的又大又漂亮。」我想或許伯母講的沒錯,大陸的花樣是很美,但是它又不能貼在金銀山上面,即使美也與這塊土地無任何瓜葛,而民剪美術所表現的不就是這一個地區文化表徵嗎?

陳銀銀:

知道陳銀銀阿婆是從中隴的幾位阿婆口中得知,當她知道我是要問也有關於剪花的事情時,她說:「前些日子我把部分的花拿去灶裡燒掉了。」聽到這裡我的心涼了一半,還好她還是有留一些,其中還有一隻跟了她六十幾年的嫁妝,一把剪花的剪刀。她說:「我是鐵板人,在十八、十九歲時有一回看見一位婦人腳上的鞋覺得很漂亮,特別是鞋上的繡花,這個婦人將鞋脫下給我,讓我用筆把花樣給描起來,我娘很歡喜我學,但是我爹不歡喜我學。」還好那時她沒有依著她父親,否則她這一張張火紅的剪花也不會出現在我的眼前。

陳梳金:

「我看人家在做花我們就在旁邊看,看人剪、看別人貼在鞋上、貼在風燈、貼在肚兜上、袖口尾,我就邊看邊學。看到別人在家門口掛風燈、我就跟人家要一個來,在正月擺暝(元宵節)時候拿來掛,還一面一面轉著風燈看著它的花,看了就學起來,年輕的時候學得很快,現在人老了,笨了,不做了。」

王賽娥:

王賽娥阿婆的剪花十分特別,她會用色鉛筆來繪製草圖,對我而言這些已經是創作而非單純的依照古樣製作,她說:「我並沒有看過其他人的剪花,但是看過花樣,大約十二歲時開始學剪花,有一回看見大人剪的鯧魚貼在那裡覺得很漂亮,自已就想看著學。」就憑著這一絲的動力,阿婆用彩筆和剪刀畫出及剪出一張張的作品。

林春蓮:

「小時候看過老人家做金銀山,她們叫這個是金山、銀山,不過那時候生活很苦,很少人要買這個(金銀山是馬祖葬禮中為古時候有錢人家的祭祀物品,因為馬祖早期生活清苦,大多無法負擔,直到民國三十八年民生改善後,才多為人所使用),做這個是受苦人家才去做,以前都做插在婦女頭上的花,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後日子比較好才開始做,怎麼做都是自已想的。

巧手阿婆

馬祖的阿婆,每一個都是民間技藝的活化石,只是時代的方向將她們遠遠的遺棄在它的潮流之中、冰凍在西風東漸的美術世界裡,漸漸地,她們一個一個的老去,眼不再明、手也不再巧,直到有一天,我們豁然發現原來母親的剪花世界,對我們而言是多麼的不熟悉。於是我們開始趕緊收集它,試圖研究它、了解它,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剪花阿婆的身體狀況都不太好,要不就是不再剪了,唯一還能剪的有住在牛角的劉英嬌阿婆、邱蓮嬌阿婆及住在青檀澳的劉嫩妹與李賽金伯母,還有一些隱而未現的阿婆們,從她們身上我們似乎可以回到那深邃的馬祖民間美術。

就像《黃河十四走》一書所記述:「農村婦女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主力軍,在結合民俗節令和日常生活實用中製作民藝。她們從幼年起,在繁忙貧困的年年月月中,利用閒暇時間,斷斷續續地由母輩那裡心領意會地學著剪、縫、捏、切等本分活計,然後再為著親人們,將那顆愛心和藝術靈氣摻滲到所製作的物件中。他們原本不懂專業藝術家追求和創作的功利心態,更不會視自已的平凡手藝為藝術。如果客觀而公平地去衡量她們的創作,又大部符合藝術創作的準則,真、善、美俱備。」就像王賽娥阿婆說的:「以前都是自已看(看圖或看人剪),自已會意,那有人教。」原來阿婆就是用她的細心加上巧手,剪裁出令人眼目為之一亮的花。剪花透過阿婆的手,為灰暗的傳統馬祖民居增添了一絲火紅、一片吉祥。

■剪花的種類

其實給剪紙冠上名稱是方便稱呼,阿婆只管它叫貼在哪裡的花,有些甚至高興的愛貼哪兒就則哪兒,反正能給屋子帶些喜氣不是挺好的嗎! 馬祖剪花的花樣依據分類,細分有喜花、風燈花、金銀山花、刺繡花、門聯花、角花、香爐花等七大類。其中以風燈花、金銀山花的花樣較多,刺繡花次之。

(一)金銀山花

金銀山是馬祖人於過世後的贈禮,訂製者為死者已出嫁的女兒或是孫女來購置,以示孝敬之意。只是為何是已出嫁的親人呢?原因是如果由死者未出嫁的女兒來購置無疑是給死方家屬的負擔,因此自古以來都是由出嫁婦女來支出,其實不就是她們的婆家出資嗎? 金銀山的造型對於不了解馬祖葬禮文化的人,可能覺得是一個大燈籠。事實上金銀山又稱作金山、銀山。為何有此稱呼呢?其實是與其造型及用意有關,在造型上,它是由兩個個體組成,左右各一且兩兩相對,金銀山的造型在頂端呈現三角型像是一座山一般,並在其左右兩邊貼上金紙及銀紙,像是兩座金山及銀山。

在用意上,希望人死後能夠坐擁金山、銀山,以至於有享受不盡的榮華。但是其製作方法繁複,材料也相當多樣。古時候大多是有錢人家的葬禮,一般人並沒有經濟能力訂製。馬祖地區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以後才比較多人有經濟能力負擔製作金銀山,這充分的表現了馬祖人對死後富貴的追求。 製作金銀山是屬於一種專業的行業,並不是每一個都能從事此業,因為這牽扯到竹編等技術,對製作者而言,這倒不是他們真的對它的興趣,而是為家裡能多一份收入才是他們工作的動力。她們常常是挑燈夜戰,陳水蓮阿婆有感而發的談到:「人死以前又不會事先通知,通常是等到死者已出嫁的女兒或是孫女來通知時才來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完成,的確是一件苦差事。 金銀山花則是貼在金銀山中間及底部的花,圖樣主要以蓮花、水漲菊等花卉圖樣為主,另外也有使用壽桃或是蝴蝶。我問陳水蓮阿婆:「為什麼金銀山花樣者是以花卉為主?」她回答說:「山的裡面總是需要些花花草草嘛!」

(二)風燈花

風燈是馬祖人稱呼燈籠的俗稱,只是為何稱之風燈?原來古時候燈罩的設置目的之一是為了防止火被風給熄滅,故此福州人稱之為風燈。

住在安老院林依芽老先生說:「風燈就是國語的燈籠。」我問他為何福州人稱之為風燈?他回答說:「火最怕被風吹滅,特別是拿到外面去,燈罩就是為了防止燭火被風給吹滅,我們平話(福州話)就叫風燈。」我們的祖先的用詞還真有道理,風燈這個稱呼的確比燈籠貼切多了。 在馬祖想看到貼滿風燈花的風燈必須要等到上元節,所謂上元節其實就是元宵節,馬祖人稱之為擺暝。

燈在福州語中與丁為同音,因此燈有所謂的添丁之意。以往舊時閩俗有春節送燈的習俗,女子在出嫁之後,娘家必須送婆家燈,惟不能超過正月十五,馬祖有送燈的習俗,卻沒有從春節至元宵節送燈的習俗,通常送燈多於新屋落成時,過去人們在討親的花轎上也會懸掛風燈,其他如家裡生男孩子或是新房落成時也會買燈來掛。

馬祖的風燈的造型主要約有二種,一種是球型;另一種是酒罈型,又有人稱為百子千孫燈,都是由艒單的點線面構成,因而產生正方形、長方型及三角形的面,於是產生了迎合這三種造型的剪花。剪花花樣大部分以花卉為主,另外則是以線條等形式為主的花樣,在剪花的顏色上是以黑紅為主。劉英嬌阿婆說:「其實在貼花的時候花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紅的;另一種是黑的,結婚和生男孩時一定要用紅的,畢竟結婚及一個人的出生只有一次,元宵節則是可以用紅的或黑的,反正每一年都有元宵節,要貼紅的或是黑的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三)香爐花

香爐花的來源與祭灶其實有很大的淵源,祭灶的風俗在馬祖由來已久。據說玉皇大帝長年給每灶派駐灶代表,馬祖人稱之為灶公,灶公任期一年,隨行帶夫人,人們稱之為灶媽,灶公灶媽的職責除了保佑各灶人家平安外,還要監督這戶人家是否有行善,到了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各灶一年來的吉凶善惡,並於休息九至十天後,於第二年的正月初四下凡到任。新到的灶公灶媽可能是連任,也有可能是新任,因此家家戶戶有設宴迎接的學習。

早期祭灶的時候會將一個有燒公灶婆圖案及底下有十二生尚的年畫,以角花貼在已經裁切好的板材之上,再將香火袋固定成類似一個家燕巢狀的造形貼在其下方,這就是香爐。最後才將剪好後的花貼在這個香爐上,這就是香爐花。不過這個香爐花也不是只限於祭灶用的香爐,在福澳村、鐵板村及牛角村的房子外牆上,可看到一般的香爐上印著或貼著的香爐花,只不過數量相當稀少。 香爐花的製作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大家常見的剪花方式,另外一種則是使用一些亮片紙來剪圖樣,然後再用針線固定,完成後看起來晶光閃閃,在馬祖剪花中這算十分特別的。

(四)刺繡花

會刺繡的阿婆大多都會剪花,但是會剪花的阿婆卻不一定都會刺繡,它在馬祖早期的生活中一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繡花鞋、肚兜袋、袖口、童帽、手巾、端午節的香包到每天需要的鎖匙袋;都可以見到它的蹤影,而且刺繡花是造型是所有馬祖剪花中最為絢麗及細膩。現在馬祖已經無法找到仍在做刺繡的阿婆,只能從早期馬祖人保留下來的刺繡用品及花樣來緬懷她們。現在所收集的是刺繡的原稿,多以白色為底,基本上與一般的剪花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界,只是刺繡花在剪好後成為刺繡的底稿,再透過刺繡的方式呈現在這些衣服、肚兜等物件上。

(五)喜花

我把一些功能性較弱的及一些數量較小的花樣統稱為喜花,其實馬祖會剪花的女孩於結婚前會先剪一些花預備,於是過門後再將先前剪好的花貼在新方裡,為家裡增添了結婚的喜氣,我們稱之為「喜花」。

它不像其他花樣有一定的用隮,如用角花及門聯花和風燈花,它們必配合物件而無法單獨呈現,但是喜花則無這些限制,以致於它的造型多樣且獨立,可以單獨使用。好比劉英嬌阿婆把一些大小適宜的喜花當作角花來固定門聯的四邊。雖然有些特別,但是也突顯了剪花的包容性,所以在這裡,我並沒有特別的強調它的花樣形式。

(六)門聯花

馬祖稱過年為做年,就如同廣大的中國人一樣年前會大掃除,清除舊的春聯、門神年畫再換上新的。在馬祖幾乎是每家都會貼春聯,但卻不是每一家都會貼門神的印刷年畫,馬祖人不稱為年畫而稱之為「門聯」,舊時馬祖人在貼門聯時是先用角花來固定四個角落,再使用長條型的門聯花來貼著兩邊,現在人們則直接粘貼而不用角花及門聯花來固定。

(七)角花

角花是用固定門聯及祭灶用的灶公圖像的四角,它與門聯花的功能是一樣的,而且兩者也是馬祖剪花中樣式最少的。

■剪花特色 馬祖剪花細分有喜花、風燈花、金銀山花、刺繡花、門聯花、角花、香爐花等七大項。一般常見的窗花在馬祖是找不到的,因為馬祖早期為了防止海盜的侵擾及躲避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使得馬祖民居的窗戶狹小、透光性極差,因此在馬祖並無發現窗花的存在。雖然馬祖剪花文化是從閩東一路發展過來,但是兩岸分治長達五十年之久,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馬祖剪花發展出什麼樣的特色呢?

■大部分的馬祖剪花在民俗中是配角,且只為它服務

在西方也有所謂的剪紙(paper-cutting)基本上他們充分的運用了這此素材來裝飾屋內,因此屋子成了西方剪紙文化發展的舞台。或許這些剪紙沒有像我們這麼多樣性、有內容、有一種俗氣但是卻得以延續,因為它不因禮俗而存在,基本上它是因為生活而存在。

在馬祖的剪花中,大概除了討親這種喜事,是不會把剪花單獨拿來裝飾房子的,其中除了喜花以外大都不曾獨立呈現;而喜花也是為了家中的喜事,並不是為了房子的本身,連在馬祖民居最常見的香爐花也都不是;而是因為祭灶的原因而製作的,房子顯然不是主角,但是它卻沾著民俗的光。在那此特別的日子中為家裡增添喜氣,可見的那件「喜事」的重要性。這些剪花的表現方式都伴隨著其它物件,如裝飾風燈燈面的風燈花、金銀山上的金銀山花或是固定門聯的角花及門聯花,因此馬祖剪花在民俗的角色中一直是配角,但是如果缺乏了它這此民俗必需品就顯得了無生趣。

這樣的表現方式使得想一見剪花的風采還得等元宵節、做年、討親或有人過世時我們才得以看到,婚喪喜慶成為它的舞台。但由於剪花與馬祖的歲時節慶緊密的結合,在時代的轉變對下使得目前馬祖的居民中越來越不容易看見它的蹤影,唯一能見到的或許是過年祭灶時貼在香爐上的花。因為馬祖剪花大部份都是為民俗而服務,當禮俗中的意思達到了或許有沒有剪花(也就是呈現的方式)就顯得不重要了。例如馬祖過元宵時,由過去貼滿風燈花的傳統燈籠改成光滑圓形的塑膠燈籠,早期山隴市場於過年前所販賣的香爐花、角花被商人用鮮紅的塑膠貼紙及冷冰冰的割字機取代了原本一張張的紅紙和小小的剪刀,久而久之剪花及剪花技藝就成為所謂的保育類文化,這也就是傳統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在我調查剪花的過程中也發現一些較異於這個法則的剪花呈現方式,據邱蓮嬌阿婆的媳婦高錦華說,她的婆婆曾將剪花貼在紙板上做餐具墊子的裝飾,那天去她家看見邱蓮嬌阿婆把花貼在一片白牆上,只是單純的裝飾牆壁,我看她一邊剪著花一邊說:「這些花是要給我的女兒貼在她的新家。」她似乎為瀰漫民俗氣息的文化背景之下所產生的馬祖剪花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

■製作剪花能於婚喪喜慶時貼補家用

對於馬祖阿婆來講,與其說她們製作剪花是一種創作,倒不如說這是生活的一部份。早期馬祖生活困苦,沒有人會把剪花當做休閒活動,李賽金伯母就感嘆的說:「以前小時候早上去山上砍材回來燒,下午又要去拔豬吃的草,可是忙得很」;劉英嬌阿婆說:「結婚前常常剪,婚後忙著批貨做買賣,直到五年前把店收起來了才又開始剪。」可見以前婦女的生活光景是多麼的忙碌。 一般而言,這些阿婆學習剪花的目的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小時候看見她們的母親或祖母剪而跟著學,學習剪花純粹是興趣;第二種則是剛開始是興趣,後來則因為能於婚喪喜慶時剪些花賣而以它為副業貼補家用。

由於馬祖剪花與民俗緊密的結合,如舊時家家戶戶於祭灶時都會購置香爐花來裝飾香爐,但並不是每一位馬祖婦女都會剪花,因此這些會剪花的婦女於過年前於市場販賣祭壯的香爐花賺此外快,或者與會製作風燈的人合作,一個人做風燈、一個人剪風燈花,製作完成後也是於過年前拿到市場去販售。劉英嬌阿婆就說:「陳銀銀阿婆以前就有和製作風燈的人合作,她將製作剛成的風燈貼上她剪的風燈花,然後再一起拿到市場去賣。」雖然賺的錢不多但總是能貼補家用。

金銀山也是一樣,山隴有一家辦喪事在門外擺設了金銀山,詢問之後發現製作者是一位住在青檀澳的一位阿嫂。 青檀澳這個小村莊,座落在山腰上,與大海有一段距離,是一個典型的農村。據說在青檀澳的人在製作金銀山的人相當的多,大多來自於大陸福建長樂縣的曹朱村,那天我騎著機車去尋找,看見一個屋子的石邊牆上掛著金銀山的竹編骨架我就知道找對人,製作的人是李賽金伯母及劉嫩妹伯母,二人合作無間,一個人製作骨架、另一個糊紙、貼花,一對賣七百元,這是件較為專門工作。因為製作過程相當繁複,甚至因為需要大量生產而製作型版,成為馬祖唯一維以商業性質存在的民間美術。

由此可見這此婦女手藝,無疑為她們的家庭帶來了一筆小收入,也因此馬祖剪花可以在這一丁點的利益下得以延續。 花樣中以金銀山花及風燈花為大宗 馬祖剪花中以金銀山花及風燈花的數量及花樣最多,金銀山花的數量雖然多,但是它的花樣的造型卻相當接近,變化也得小,趣味性也比較小。唯一較為不同的是它的色彩較為豐富,除了一般常見的紅色以外還有青綠色、靛藍色或是金色及銀色,不過完全以商業為導向的它,在有固定的花樣模式之中也抑止了它的發展。

風燈在早期的馬祖是元宵的節的必需品,因此數量較金銀山還要多,且是所有民俗物品後被裝飾性最強的。相較於金銀山花,風燈花的變化較大,它依著風燈的造型分為三角形、正方形及長方形的花樣,要貼滿整個風燈大約需要十六個至二十四個花樣,這使得風燈的本身被風燈花團團包圍。這麼多的風燈花使得它數量眾多且頗富變化,其花樣內容頗為豐富,但是花色沒有金銀山花多,只有黑色及紅色。

■圖案多來自於內地傳承

馬祖剪花的題材多以花卉為主題,早期的馬祖是光禿禿的景象,植被很少,很多剪花裡的花樣馬祖都沒有,那麼這些花樣的原創是從哪裡來的呢?可確定的是,這些隨著她們丈夫離開原鄉的婦女們,帶著一身的好手藝來到馬祖列島,他們的女兒們成為技藝的傳承著,當然傳承的不只是剪花的技巧而已,其中更包含圖樣的傳承。傳承的過程之中有二種特色,第一、現在所收集的剪花圖樣中,有些在造型上應該是相對稱的,但是整體看是對稱,但是細部卻有些差異。因為這些花樣的傳承是用煙燻的古樣板為底,並非以紙張摺疊後畫線來前,所以圖樣看起來並非十分協調;第二、阿婆的花樣常常互通有無,有些阿婆的圖案雖然有些不同,但是只是些許的差異而已,甚至有的圖樣一模一樣。不過一些阿婆將這些古樣做重組或是沒有參考古樣而是直接憑著傳統花樣印象來創作,這為傳統剪花注入一股生命力。

(五)圖案多對稱

馬祖剪花在金銀山花中均為兩兩相對的形式呈現,因為金銀山本身就是一對,如果所貼的花是一樣的造型方向,這樣看起來顯得單調缺乏變化,因此阿婆會使用一對相對稱的花樣來粘貼金銀山。在風燈花中也是有兩兩相對的花樣。不過沒有像金銀山花那樣強調,要製作這樣的剪花,需要將要剪的色紙背面相對剪裁,這樣剪好後的剪花會呈現兩個相對稱的花樣。

■吉祥文化

人們常說:「人生不如事,十之八九。」對於從大陸飄洋過海到馬祖列島討生活先民而言,希望於出海時候能夠不要遇到颱風、對於各種災難能夠逢凶化吉、定居下來之後希望一切平安,更甚者希望靠這豐富的漁獲追求大富大貴,這些吉祥思想在與各樣的節慶結合之下,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主宰著馬祖民間剪花文化的表現,這樣的文化的表現有以下幾種特色:

■追求富貴的願景

追求富貴及福壽是一般中國人的民俗思想,馬祖這個地方也不例外,誰不想在貧苦中求富貴,在有限的生命中求福壽,在馬祖有一句話說:「有錢日日節、莫(沒)錢節節空。」意思是指有錢人可以天天過節,窮人的生活即使遇到過節也無法舉行。於是在那個困苦的時代,追求富貴成為人的盼望,今生是富有人家在陰間也要富有,在這樣的願景之下,金銀山滿足了他們的盼望。

金銀山是一種馬祖地區特有的葬禮品,為有錢人家的葬品,因為窮人連三餐都有問題了,怎麼會有錢去支付這個東西,對這些人而言,能解決民生問題就好了,大概也不會去要求這些東西。

金銀山的由來與馬祖人的生死觀及追求富貴有相當大的關係,中國人相信死後有地獄的生活是與陽間一樣,需要金錢來過日子,因此大部分的葬禮會焚燒紙錢期盼死者在地底下有錢可用,所以它與紙錢的功用則有異曲同工之處,目的都是希望死者在陰間能夠有錢花用,只不過坐擁金山、銀山要比一張張的紙錢要來的更吸引人,不是嗎?馬祖的喪禮文化產生了金銀山,金銀山花則點綴了這一對對的金銀山。

■避凶驅吉的思想

凶吉觀念是中國人特有的生活思想,今日的月曆中有國曆及農曆的對照,在這曆書中記載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的「運勢」,不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日子,總要選一個「黃道吉日」,避免「諸事不宜」。或許我們的祖先從每一天的生活經驗發現這樣的法則,但是今日卻成為一種自我束縛。在中隴的一家民宅的門楹上懸掛著一個八卦的木刻製品,擺設八卦的目的就是為了避邪趨吉,在傳統馬祖剪花或是繡品底樣中也有八卦等的圖樣,也是人們追求吉祥能夠避的寫照。

■生命的繁衍

過去的馬祖處於醫藥不發達的處境,出生率高,死亡率也不低,孩子常常在出生後不到數個月就夭折,因此自古以來,多孫多子是一種福氣的象徵,生命的繁衍成為農業社會的人們普遍追求的理想。這樣的理想在民間美術中也成為其抒發寄託的方向,題材上如有強盛的生殖力鯉魚或是結籽眾多的瓜類,這些都成為馬祖島民對生命繁衍的圖像寄託。

取材裡的吉祥 具有寓意及造型美學的文字,在民間美術中最常見就是春聯,這些春聯上所書寫的都是吉祥語,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早期馬祖甚至有一些自製的小冊子,裡面記載的就是一條條吉祥的春聯用語,同樣的民間剪紙中,這些含吉祥之意的文字就被使用於剪花上,最常見的如「福」、「壽」等吉祥用字。在題材上常運用與取材的諧音,例如「鹿」與「祿」,蝙蝠的「蝠」與「福」或是花瓶的「瓶」與「平」。另外使用該材料的特色來隱喻一些人自心目中所追求的事,好比用公雞及母雞的組合來隱喻男女的愛情,而剪花中充分的運用這些吉祥的元素來組成一張張寓意深遠的民間美術。

在《民間剪紙》一書中論述:「吉祥如意是中國民間常用的祝福詞,因其包含著祈福,吉慶之意,人們往往祝願一切事物皆大歡喜,並圍繞著這一些題材內容,或是直接用文字來表現;或是藉用一些歷史典故;或是選取有關的動物、植物和器物進行組物,托物以寄意;並象徵與諧音的手法,用圖案來表現吉祥、美好的抽象概念。」就像大部分的中國人一樣,馬祖過去一直是以農漁為主,生活十分清苦,於是在一年四季中每一個節慶都成為表現吉祥文化的舞台,透過它抒發生活的苦悶,表達出對追求福氣、平安、生育的寄託,而透過喪禮、新屋落成、娶親和生日將吉祥文化的民間美術發展到極至,馬祖人的生活如果少了它們,那麼剪花文化不會在馬祖發展。

■圖像世界

馬祖剪花花樣透過視覺圖形的表達,似乎拉回我們熟悉又遙遠的傳統。大體來說中國剪紙的特色是北方古樸、南方秀麗,誠如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詩云:「曾見北國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渾厚,今見南方之剪紙,玲瓏剔透得未有;一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郭沫若先生對於南北方剪紙特色有精闢的見解,不過我總覺得屬南方的馬祖剪花似乎不及所謂南方的玲瓏剔透,有的是其自成一格的且無法言喻的美麗,這一剪一裁出來看似單純的圖樣卻賦予剪花不朽的精神。 馬祖剪花的圖樣有何特色?我們分別以圖樣的外型、形式及構成來探討其特別之處,而透過這些分析,我們約可分辨出馬祖剪花的特點。

■圖樣外型

就基本型態而言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外框型,這一類型受到被裝飾物件的影響而依照該物件的造型呈現,造型為幾何造型,如長條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皆有一定的規則;第二類多為無框型,與其說是不規則倒不如說是剪花內容的原型。

■外框型特色

外框型的馬祖剪花主要為風燈花及香爐花,其外型型態依著風燈及香爐本有的造型為原形,主要有長條形、長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徵及曲線形等幾何外形。基本上這些幾何造型的外框形式呈現直條狀或是直條鋸齒狀,這樣的外型使風燈看起來面與面之間更為工整。

■無外框的特色 無外框型的馬祖剪花以金銀山、喜花及刺繡花為主,這此花樣較不被受裝置物本有的影響,因此花樣並無框的限制,較能依照花樣的原樣式呈現。這些花樣多不與其他物件搭配具有獨立性。

■圖樣形式

1.對稱平衡

馬祖剪花中部分花樣是經過摺疊剪而產生,有一折及較為常見的二折,即在一張紙上對折然後再對折,這樣的剪花技巧能使花樣的造型左右對稱,四邊平衡,進而產生一種視覺上的平衡,符合美學的基本要素。

2.透光性

在剪法上馬祖剪花多為陽剪,搭配上薄薄的紙張頗具透光性,故其以風燈花為其展現的舞台,古人在風燈中放置蠟燭,並不像現代使用散發橘紅包的電燈泡,更使微微的燭光從風燈中照耀出來,又要展現風燈花的風采,當然需要使用陽剪的方來呈現透光性。

3.線性變化

一樣是考量透光性的線性風燈花,主要是以直線,不規則直弧線或是交錯線及線性化的錢母交錯條線來構成。

4.線條粗細

花樣的粗細造成不同之視效果。

■圖樣構成

1.運用大量的鋸齒造型來裝飾內框。

2.使用直角鋸齒造型來呈現花卉、動物的毛髮。

3.運用文字使剪紙本身產生趣味性。

4.十字紋與流動線條。

5.形隨機能。

6.運用剪刀技巧製造紋路。

第三章馬祖剪花技法 一、古早影印機 有一回我在劉英嬌阿婆的作品中,看見一些我從未見過的紙張,看起來像是拓印的剪花圖樣,原來這些是保留數十年的古影印本。早期先民並不像現在有相當方便的影印機,但是剪紙樣板卻依舊保留下來,其中除了保護得當之外,也多虧了古人的智慧,他們想出了一種拷貝的方法,就是用蠟燭或煤油燈的煙來燻印,因為煤油很難聞,所以馬祖人又稱之為「臭油」。

基本上這個原理很簡單,古人用剪子的花樣及一張棉紙重疊放置,將兩者用水均勻的弄濕。將圖案面朝下方,用蠟燭或煤油燈的火觸碰它,這時會因為火碰到水以致於燃燒不完全而產生大量黑煙,黑煙伴隨著氣流直上,向上流竄的黑煙將沒有被花樣遮住的地方燻黑,這樣剪紙樣板就被保留下來。以下是劉英嬌阿婆的示範:

(一)材料及使用工具 裝約八滿水的容器,一張用來煙燻的白紙、一片木板、一盒火材及蠟燭,另外還有欲拷貝的剪花原樣。

■紙釘

當我第一次拿到剪花作品時,我就發現剪花的表面有一個個像是被針扎過的痕跡,於是我問劉英嬌阿婆為何有一個一個小小的洞,原來是一個固定原樣及紙張的工具,名稱叫做紙釘。她順道拿出兩個罐子,裡面是用大陸梨子包裝用紙,她用這紙作成紙釘。通常一張剪花原樣可以疊置五到六張紅身,如果沒有紙釘固定,作品一定會變形。 (一)材料 盡量使用較為柔軟的紙張為材料如緞帶紙,這裡所使用材料為一般水梨所使用的包裝紙,於製作前先將紙張折成長條形,再用剪刀剪成三角形的形狀。

■底線

在馬祖剪花的底樣中除了有許多煙燻的圖案外,另外還有一些是手繪的剪花草圖,會繪製草圖的剪花藝人通常多具有創造性。她們將所學的圖樣重新組合而產生新的圖案。如同陳銀銀阿婆及曹嬌容阿婆的肚兜花樣,他們都是用筆來手繪。有些草稿則是因為實際需要,如圖案較一般的花樣還要大的圖樣,好比長達二十五公分左右的花樣,這就需要事先繪製草圖,才能掌握其佈局。這些草稿圖樣的內容與阿婆的學習背景有相當緊密的關係。因為他們學習的年代是民國二、三十年的時候,所以呈現的草圖帶有著一份舊舊的情壞。

■剪花方式

一般較為常見的剪花方式,是以舊有的古樣為底,將要剪的紙張重疊置於古樣的下方,並使用一般裁縫用的針刺孔,然後用紙釘穿孔固定物件,再修剪多餘的紙釘後,最後才開始正式的剪裁。一般來說小的作品可以從底部逆時針的方向剪,如果圖案很大就要從中間向外剪,因為由外向內較容易破壞原先剪的結構。大部分較為複雜的花樣的是以此種方法來製作,好處是能夠一次剪五至七張,但是易造成花樣變形。劉英嬌阿婆的剪花就是以這種方式剪的,製作方式、工具及材料如下:

■使用的工具及材料

工具有剪刀(尖頭)、紙釘、煙燻花樣、針,還有要剪的色紙。 另一種剪花方式是沒有憑樣的,只是將紙張摺疊之後直接剪裁,或是用筆打樣後再依樣剪裁,剪裁的工具只有剪刀而已,這種摺疊的方式有很多種,剪裁完成的花樣具有對稱性及統一性。

■金銀山與風燈

馬祖剪花與金銀山及風燈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兩者均有剪花裝飾於其上,其中又以風燈為最具代表性,因此特別介紹一下金銀山與風燈的製作方法。

(一)金銀山

製作金銀山是一份十分複雜的工作,不但費時且費工,所以材料也是琳瑯滿目,裡面還有從大陸帶進來的竹條,由於劉嫩妹與李賽金在製作金銀山的製程上蠻公式化,所以這些竹條都已經用母尺配合奇異筆畫過線並用刀片劃過,這些劃過的竹條並沒有劃斷,而是便於彎曲成九十度,用刀劃過的一邊會因為彎曲後而撕裂開,以便於其它竹條接合。除了竹條這個主要材料外,還有紙張,如包裝紙、銀紙、彩帶紙等。其它還有用竹條製作的四方形框架、鐵絲、膠帶、奇異筆、紙花、剪刀、漿糊、膠水及金銀山花。

(二)風燈

風燈基本上在馬祖有兩種造型,一種是球型另一種是酒罈型,其骨架製作方式與金銀山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們同樣需要框架及竹條,不一樣的是風燈需要兩個四方形框架及兩個或是一個八方形框架,另外配合八隻竹條組合而成。 製作材料:竹條、美工刀、線、簽字筆、福州杉及鐵釘及鐵絲。 後記 我喜歡民間美術,因為裡面包含了深邃文化情感,從它們身上可以認識到一個民族的常民文化。

回到家鄉服務,從來沒有想過,馬祖竟然會有這些傳統剪花。而當我看見一個個剪花阿婆漸漸地凋零,我開始意識到保存這些剪花的重要,於是我展開了探索的旅程,對象就是這些易於被人忽視的馬祖阿婆。在與她們互動之中,我發現了馬祖民間美術的風華與內涵。 然而,以傳統方式表現的藝術形式,在學校的美術教育課程裡是被忽略的。在家長的觀念中,升學重於任何事情,就像陳梳金阿婆說的:「小孩子在學校不讀書,學做剪花做什麼?」阿婆花剪的好,卻不贊成小孩在學校裡學剪花,或許這是跟她不知道學校有美勞課有關。

記得在小學上美勞課的時候,學的是鉛筆素描和刺鼻的彩色筆畫,直到讀國中那一陣子,我和大部分的同學迷上所謂的剪紙,其實那只不過是紙雕而已。傳統剪花似乎從未出現在我的美勞課上,或許是因為我的美術老師認為剪花的美術表現太過於俗,難登大雅之堂吧!不過就是因為它的俗,所以表現出民間美術的張力,它用一種無聲的言語,表達一種的常民生活及古人的思想及藝術手法,為我們打通一條道路,一探剪花阿婆的內心世界。

經過了三年的努力,我完成了馬祖剪花調查與研究。我並不是一位專業的學者,只是想要為馬祖的文化資產盡一份心力而已。感謝提供我豐富資料的馬祖阿婆及關心與鼓勵我的馬祖鄉親、漢聲雜誌社發行人黃永松及主編廖雪芳的教導與協助,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沒有你們我無法完成這項工作。

(連江水2003年10月與11月連載)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