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1℃ AQI:114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7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北竿雲高:13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劉宏文

劉宏文友善列印



張貼者
劉宏文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1-09-20
發表文章 : 237
掌聲鼓勵 : 1693

發表時間 : 2015-01-05 13:41:43
FORM: Logged


劉宏文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宏文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補給船】 --閱讀人次 : 11766

 昨日《聯合報》巨幅刊出LST205「中建號」補給艦服役七十年的報導,喚起了許多馬祖人的回憶,特別是五零年代以前出生,逐漸或已然步入隨心所欲之年,對這艘與青春歲月相伴成長的中字號補給艦,每人心裡都有一本經,數落起來五味雜陳,既愛且怨。



 民國四、五十年代,這艘跨過黑水溝,橫越台灣海峽,來往於台灣與馬祖之間的龐然巨物,載來軍火、兵員、戰備與民生物質,也載來親情、愛情、思念與盼望。那時軍管戒嚴,經常在家後門的平台,兩眼越過以肅殺之姿佇立在海灣的軌條砦,遠遠觀望補給船出現在福澳岬口,起先是一團黑影,緩緩駛過北竿尼姑山後,逐漸壯大,頭尾突起如一扁平的凹字鐵盒,最終消失在夫人村後的山頭,海天恢復空闊,心裡便會泛起一股遠意,想像那艘大船所由之處,會是怎樣的繁華世界。

 那時島上的日用雜物、衣物五金,多由停泊在福澳碼頭的商船載運,村人在漁農之暇,兼職「甲哥」,做碼頭搬運工,一截短褲頭露出粗壯的大腿,涉水扛貨,在沙灘上踩下深深的足印。有本錢的鄉紳就近開店,經營蘇廣百貨,批發零售;短短一條街,開著好幾家銀樓、雜貨、菜館、糕餅,人來人去,衣香鬢影,繁榮興盛是當時的南竿之珠。但大宗物質,包括郵件、包裹、軍品、燃料,還有最重要的兵員調度,以及民間依親探眷、公幹謀職,乃至於求學醫病,仍然要依靠大約十天一航次的軍方補給船。

 搭船經驗一般都是痛苦與屈辱居多。由於是軍船,免費搭乘,談不上什麼設備與服務,有船可搭已是萬幸,不免呼來喚去,鄉人認命也別無選擇。先是到照相館拍大頭照,填申請書,送村公所轉警察局,再上呈指揮部,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等核發證件,也等船來。船姍姍來了,沒有人通知你泊在何地,但搭船的人口耳相傳加目視,總會知道,以至於南竿去白犬,北竿來南竿、白犬轉北竿,搭大船前往往前一天先搭小船熱身一番。

 搭船當日,黎明即起,匆匆扒下兩碗乾飯,免得暈船吐黃膽,備妥乾糧飲水,行李衣物已於前晚捆紮就緒;那時流行一種帆布袋,橫條紋,有點像監獄犯人的牢衣,可背可挑,裝棉被、酒類、盤碗、雜物,大小適合。在沙灘前排排坐下,天濛濛亮,補給船如此巨大如此森嚴,大門洞開如張著大嘴的巨獸,匍匐沙灘,工兵進出如工蟻,清運猶未結束,十輪軍卡車轟隆轟隆輾過沙灘,憲兵來回梭巡,原來打包好的行李逐一打散,解開帆布袋,衣衫、書本、毛巾、牙刷,翻查搜索,一片狼籍。

 終於等到「放行」的口令,眾人蜂擁奔向巨獸的大嘴,在混合著水泥、沙塵、米糠、機油、柴油、腐爛水果的幽暗艙房找到床位,塞入上下相疊,窄逼的不容抬頭的帆布吊床中;更多人分不到床位,只能捉模衡量,尋個角落,鋪上草蓆或墊一片紙板,以衣當枕,這方寸之地,就是未來十八個小時的領地與依託。

 夏天猶好,多數人上甲板,在救生艇的陰影下爭得一席之地,躺下躲避毒辣的陽光,抬眼望著船頭桅柱,規律地一左一右大角度傾斜。海天朦朧,無際無涯,偶而一片浪花激起打在臉上,不久眼臉手臂一層薄薄的海鹽,連風都是鹹的。冬天浪高風疾,大家都窩艙底,嘔吐聲此起彼落,穢物漫漶,孩童的哭聲淒厲,底艙那一盞昏黃的罩燈,猶兀自搖晃如鐘擺,彷彿在說,再數來回三萬次,就靠岸了。

 年前是返鄉熱潮,打電話到外島服務處訊問,由於保密防諜,電話中不能直說:「今天有沒有開航?」要問:「今天要不要到基隆?」出了火車站往左走,好長一段路,都是兜賣水果的小販,到西六號碼頭,瞬時鄉音盈耳,平日難得一見的親友同學,從桃園、土城、新莊一下都來到眼前,男的長髮搭高領襯衫,女的棉襖配喇叭褲,臉上笑容綻放如花。人人大包小包,水果、年糕、紅燭、炷香,神跟人都有禮物。

 補給船的來去動靜,牽動著島上軍民的生息應變與喜怒哀樂。它帶來家書、情書,也帶來公文、命令;帶來歡欣喜訊,也帶來悲傷絕望。有人賺到休假,有人卻錯過佳期;有人延期註冊,有人卻應考無望。久別返鄉總是欣喜,而別離特別漫長與悲傷。曾有那麼一段時光,「什麼時候船來?」「今天有沒有船?」是島上最為頻繁的日常用語,一如今天吾鄉人常說:「今天開場嗎?」不同的是,於今飛機如此快速,手機如此便捷,從一地移往另一地的距離,從一地抵達另一地的時間,正在快速消失,以至於希望與失望、歡樂與悲傷,還來不及反應,人都已經到了。

(照片轉貼自聯合報網站,在此致謝。http://udn.com/news/story/7508/620198)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劉宏文
Vice admin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4-01-06
發表文章 : 1206
掌聲鼓勵 : 1432

發表時間 : 2015-01-05 14:34:23
FORM: Logged


Vice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Vice admin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LST205「中建號」補給艦停靠東引中柱港�攝影:陳其敏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15-01-06 14:50:00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摘錄連江縣志續修《經濟財稅志》第三篇、第三章

■ 第三節、海上交通工具及對臺航運

 馬祖列島位處福建外海,往昔與大陸福州、寧波、上海,乃至臺灣等地往來,皆賴麻纜貨船或漁船(註11),藉風航行,費時三至六個鐘頭。惟港口未建碼頭,人貨均賴舢舨接駁,艱苦異常。國軍進駐之後,始有機動船舶。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兩岸交通中斷。本縣一切物質,皆仰臺灣供給。唯本地漁舟無法橫渡海峽,故臺馬旅客及戰備物資,皆由國防部派遣軍用艦艇運補。一般民間商品,則由臺灣省內線基隆聯營所負責。時該所計有華隆、盈隆、建臺、安勝、福隆等五艘約三百噸之輪船,行駛臺馬之間。

 南竿貨運:民國三十年至三十八年間,四維村張奕伙經營貨輪,號為依伙麻纜,川行臺馬之間。其後本縣軍管,臺馬民間貨運中斷。此時期馬祖貨運,係由基金馬(基隆、金門、馬祖)聯營所三百噸級貨船負責。五、六十年代,主要泊靠馬祖港。七十四年底,福澳碼頭啟用,各型貨船轉靠福澳港。卸載以大宗物資為主,蔬果、鮮魚及日用百貨,則由地區農漁產品運銷合作社船隻載往各島。時有閩臺輪、東湧八號、臺福八號、錦陽輪、新華輪等五艘五百至一千五百噸級貨輪,往來基隆、南北竿,載運各項建材及民生物資,除週一、週二外,每日皆有貨船到岸。後基隆聯營所所屬祥興商船,亦參加營運。七十八年元月,因電機嚴重故障無法運輸。八月,縣民成立大有航運公司,所屬漁船改裝之三百噸級商船馬祖二號,開始往來臺馬,在南竿福澳及莒光青帆、猛澳等港卸貨。

 北竿貨運:昔日本鄉諸港並無碼頭,貨船近岸,由木殼小船接駁,費時費力且險象環生。白沙、橋仔、午沙、坂里等處靠泊不定,夏季則在芹壁停靠。民國八十七年,白沙碼頭完工,大型貨輪直接靠泊卸貨,甚為便利。北竿貨運航線頓增,陸續有閩臺輪、東湧八號、臺福八號、錦陽輪、新華輪等五艘貨輪,往來基隆、南北竿。

 莒光貨運:早期以海軍AP運補艦為主,每月自臺灣運來軍糧、武器彈藥等戰備物質。補給艦停靠西莒田澳港及東莒猛澳港,每逢搶攤,軍方派員漏夜運輸。民國六十年代後,為方便民間進口,改由臺灣商船直行本島。民營貨輪,以建華輪航行最為頻繁,其次為臺馬輪,每月二、三航次,後馬祖二號亦加入貨運。

 東引貨運:自國軍進駐後,本鄉貨物進口均賴東引物資供應處承辦,並由海軍運補艦自臺灣運抵。民國六十年,為鼓勵漁民從事遠洋拖網作業,陸續輔導購置東興號漁船數艘,惟漁獲不佳。六十四年,民眾集資購入東興六號,呈請東引指揮部轉基隆港務局特許漁船載運蔬菜、瓦斯及部分物資處未承購之貨物,以供應本鄉民生需求。此後陸續有東興號、聯興號數艘漁船,參與東引貨運。

 七十二至七十六年間,為促進地方商業繁榮,王易謙指揮官先後開放一百二十八種民生物資自由進口。於是民眾相繼增購臺引一號、新復國號、東湧二號及東湧八號等大型鐵殼漁船,充當菜船。此時載運物資包括南北雜貨,已不限於蔬菜。

 八十二年五月,臺引航運公司成立。本鄉以漁船替代貨輪之菜船貨運,歷時十八年告終。後臺引航運公司併入東湧航運公司,以外島實施裁軍,市場需求驟減,貨船需彎靠南、北竿以增加運量。臺灣、東引間貨運榮景,已然遠逝。

 對臺客運:民國四十年代,地區民眾赴臺極少。五十年代,為運送戰備物資,始派遣海軍忠字號運補艦,航行基隆、東引及馬祖之間。如遇民眾急需,必待申請入出境許可證,經核准後始得免費搭乘。時馬祖與臺灣間交通工具,另有海軍舊式LST中型戰車登陸艇,除運送戰備物資外,順便搭載民眾。

 自馬祖至基隆,海象平靜約需十二至十六小時,遇風浪則達二、三十個小時。因船艙臥舖有限,民眾坐臥甲板,飽受日曬雨淋及暈船之苦。又開航及到岸時間不定,且均靠泊南竿馬祖港。北竿、莒光(白犬)、東引等地民眾有事赴臺,常須半夜搭乘漁船前往南竿福澳,上下漁船復需小艇接駁,再驅車馬港,等候乘船。

 六十年國防部研擬〈安捷計劃〉,向日本廣島宇品造船廠訂造客貨輪船二艘。一艘太武艦,為三千噸級人員運輸艦,行駛金門;一艘雲臺艦,為一千噸級人員運輸艦,行駛馬祖。六十一年,海軍雲臺號AP-519首航。(註12)六十四年,海軍委託基隆臺灣造船公司仿太武艦建造凌雲艦AP-522,七月十五日接收。六十六年,再向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即原臺灣造船公司)訂造萬安艦AP- 523,六十八年元月二十六日接收。七十年訂造雲峰艦AP-524,翌年九月十日接收。七十二年訂造武岡艦AP-525,翌年十月九日接收。七十七年增訂新康艦AP-526,十一月接收。各型運輸艦陸續成軍,相繼加入臺馬航線,船上設備改善,航行時間縮短。每月開航四至五航次,如逢春、端、秋三節或寒暑假,則視需要加開,臺馬之間海運大幅改善。七十四年為節約能源,減為每月三航次。如遇天候惡劣,常須二十日始有船班。

 七十四年底,南竿福澳碼頭啟用,各型交通船改泊靠福澳港,自此不再小艇接駁。七十七年六月,東引中柱港碼頭啟用。翌年八月,中柱港竣工。五千噸級船舶皆可靠泊,東引對外海運大幅改善。

 七十九年,縣民陳振清等多人聯合臺籍人士集資新臺幣近一億元,自澳洲購進四百五十四噸連江快輪,載客量三百六十五名。八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縣首艘民營客輪首航淡水、南竿及東引。臺馬航程僅需四小時,大幅縮短航行時間。緣戰地政務尚未終止且開放觀光尚未實施,其船體較輕不耐臺海風浪,票價每張一千二百元負擔又重,民眾搭乘意願不高。經營未及一年,即遭拍賣。是年十一月四日,平均航速十六節,載客量三百六十三人之金門客輪,恢復臺中至南竿福澳航線。在海軍AP艦往返臺馬之空檔開航,每月往返二航次。

 八十二年,縣府研擬造船計畫送交通部爭取補助,並建請國防部同意海軍AP補給艦由三航次增為五航次,暫時疏解臺馬交通之不便。

 八十三年元月,馬祖地區首座民用機場在北竿啟用。北竿居民轉賴空中交通,往返臺馬。三月,海軍運輸艦每月船班減為三航次。八十四年七月,縣府與金門航運公司簽約,另由金門快輪每月開航二航次,往來基隆、馬祖及東引。

 八十三年七月,縣府委請臺灣航業公司代為經營臺馬客貨輪。八十四年報請行政院核定,補助新臺幣二億五千七百萬元。八十五年,委託中央信託局公告徵選。八十六年九月,自日本購置五千噸級中古客貨船一艘,可載客五百名,改名臺馬輪,首航基隆、馬祖及東引。八十九年七月起,再增加每週航班為六航次,幾為每日開航。其航報雙日先東(東引)後馬(南竿),單日先馬後東,每月約二十六航次,航行時間約九至十一小時,一舉解決臺馬海上交通長期之窘境。

 八十七年三月,東引直昇機場完工;七月,西莒直昇機場完工;十月,東莒直昇機場完工。其後東引、莒光鄉民往來北竿,再轉搭飛機赴臺,更為便利。九十二年元月南竿機場啟用,臺馬空中交通改善益多。除非天候不佳影響機場起降,地區民眾搭乘臺馬輪前往臺灣之意願已是大減。同年,址設基隆之新華航業公司,開始承接縣府所屬臺馬輪之航務與客服委外業務。(註13)九十三年三月一日起,設籍本縣民眾搭乘臺馬輪票價八折。九十七年四月十六日,臺馬輪網路訂位系統上線。

 一百年七月二十九日,縣府與最有利標廠商高雄高鼎遊艇公司簽約,建造新臺馬輪一艘,命名臺馬之星,設計載客六百四十六名。一百零一年七月十日開工,後因變更設計延長工期,改訂一百零三年三月三日在高鼎公司船廠舉行命名及下水典禮。一百零一年元旦,立法院通過〈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即日起設籍本縣民眾搭乘臺馬輪票價七折。五月十日,麗星郵輪寶瓶星號載客一千四百餘人首次抵馬,因海象欠佳取消登島旅遊。九月二十日,麗星郵輪寶瓶星號復載運一千四百九十三名遊客抵馬,其中一千四百四十四人由小船接駁至福澳港上岸遊覽。

 臺馬間客輪運送,除臺馬輪以服務馬祖鄉親及民眾之外,國防部為輸運馬祖休收假官兵,亦承租民間快輪,謂之軍租民輪。最早承租金航輪、金門快輪,後改租金門籍合富海運公司所屬之合富快輪。

 民國九十年,除臺馬輪每月開航二十六航班外,軍租航報船每月另開十二航班,主要為基隆經東引至馬祖,少數由基隆直開馬祖,每航班提供民眾五十個艙位。九十一年六月十日起,搭乘合富快輪民眾,其票價八百八十元與臺馬輪票價六百五十元之差額,由連江航業公司補貼。一百零一年二月,縣府與馬防部訂定〈馬防部軍租民輪提供民眾搭乘支援協定〉,每週二由合富輪軍租航報提供民眾往來各二十五個艙位。翌年二月,調整為基隆往馬祖十五個,馬祖往基隆三十五個艙位。遇臺馬輪檢修保養及每年進塢歲修,則由合富輪替代航行。

(主撰: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楊秉訓)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