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13℃ AQI:62  風向:北 風力:9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劉宏文

劉宏文友善列印



張貼者
劉宏文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1-09-20
發表文章 : 237
掌聲鼓勵 : 1693

發表時間 : 2017-09-10 12:06:45
FORM: Logged


劉宏文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宏文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回望白犬:東海老兵登島紀行】 --閱讀人次 : 2784

 今年6月2日,文化局辦理東海部隊老兵〈再登白犬島〉活動,我有幸參與盛會,惜因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十多位老戰士及家眷在馬祖領空盤旋數圈,又飛回台北。三個月後的9月2日,再次在松山機場見到老兵,都是80歲以上的老者,個個精神奕奕,神采粲然。他們每人戴一頂藍色帽子,繡上白色「海堡」,大聲地以家鄉話交談,在候機的人群中非常顯目。



 初次看到「海堡」二字,心中狐疑,是不是「海保」的筆誤?後來才知,這支於民國38年6月3日,於川石島成立的非正規部隊,約有4千多人,分散在岱山、四霜、浮膺、西洋、白犬、平潭、烏坵各島嶼。從北到南,有如海上城堡一般,扼守廣闊的福建海域。這4千多人的部隊,一度冠以「海堡」之名,其中約1千5百人駐守白肯;在糧餉不足、身分未明的情況下,有5年時間成為屏障台灣海峽一股重要的武裝力量。

 民國43年,這支以突擊敵後作為主要戰術的部隊,走入歷史。多數官兵歸建國軍,移防金門、臺灣;但也有許多人留在馬祖,以其學經歷與技藝訓練,轉型教師、公務員、廚師、裁縫、金飾、糕餅、理髮…等各行業。這些馬祖鄉親慣稱「海保」的同鄉或他鄉之客,說共通的閩東方言,為以漁以農的馬祖民間,在番薯與魚鮮之外,注入更豐沛的源頭活水,以及更多元的謀生選擇。

 這次再訪馬祖的老兵是由東海聯誼會會長,高齡86歲的王宗猶老先生領軍,包括七位東海部隊成員及眷屬、王調勳司令的千金、外孫女與媳婦、參謀長何善寶先生的公子、千金,一行17人,在縣長的接風宴之後,入住鐵板的飯店。



 飯店臨海,海浪輕拍堤岸的聲音激起王司令與何參謀兩位千金的遊興。路燈昏暗,我擔心她們年歲大,路況不熟,便陪著往海邊走去。鐵板澳口的堤岸圍成弧狀非常優美,海風輕拂,遠方漁火明滅,兩棲成功隊透出的燈光在海面晃動。遙想當年,她們的父兄在馬祖活躍的年代,在那樣一個男性世界中,八、九歲的小姑娘,必定如公主一般集寵愛於一身吧!

 次日,正是九三軍人節。始終未被國防部接納為正規部隊的這群老兵,終於踏上昔日戍守之地—白肯(犬)島,距離部隊解散、離開成功門那天,已經有63年了。老兵們都說,除了新建的碼頭,青帆港大致仍維持當年青蕃村的模樣,城門還是當年的成功門(現中正門),陳大哥廟升格為陳元帥廟更見巍峨壯觀。他們合十敬禮,感念陳元帥庇佑,在經歷那麼多的磨難之後,耄耋之年猶能重溫熱血青春。



 中正門前歡迎儀式簡單隆重,文化處特別安排軍號開幕,當嘹亮的立正號奏起,氣氛頓時回到肅殺年代,大家正襟危坐,接受王副縣長的歡迎。等到王宗猶會長上台致詞,談起當年九死一生、肝膽相照的游擊戰友,已是淚流滿面。他提到過去十多年來,「東海聯誼會」為自己的青春,為五年的無給付出爭取最起碼的尊嚴。他們以衰老之軀,奔波於國防部、退輔會、立法院,不知走了幾遭;而所有的請願、訴狀、公文,都變成沒有回應的呼喊。



隨後,老兵們穿過城門後面,有如時光隧道般那段窄窄的樓梯。《東海波濤》作者,參謀長何善寶先生的公子何小松童年在此度過。感謝他為我們導覽,一一指出記憶中的部隊配置,包括:參謀本部、廚房、住家、司令台、操場、辦公室、醫務室、營房、碉堡、檔樓、西方公司、吳航國小等舊址之所在,甚至為我們描述,處決匪諜後,拎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遊街之處。

 等到一行人走到當年稱「海屋」的「山海一家」司令部,見到新落成的大樓,雖然建材與格局仿效初時形制,但是變高變大後的新版「山海一家」,比起40年代的海屋、或60年代改建的「山海一家」,顯然已經失去當年素樸、剛毅、草莽的核心本質。我幾乎不忍直視何小松先生黯然失望的神情。

 小雨後的晚間非常涼爽,文化處精心安排閩劇露天演出,前後台皆是素人的馬祖戲劇團令人驚豔。當晚的戲目是《桐油煮粉干》,唱詞非常逗趣。媳婦、婆婆、縣官、女婿乃至於衙役,不論唱腔、身段、念白皆有模有樣;地區雲台樂府擔綱的文武場,也非常精彩。台下觀眾坐著、站著,黑壓壓一片,老兵們尤其專注。劉義榮老先生感受特別深刻,他曾是海保部隊「海豐劇團」的一員,曾經指導過東引耆宿陳瑞琛、陳振根唱折子戲;論輩份,還是當晚飾演婆婆、來自東引劉碧雲校長的祖師爺呢!



 次日往下沙(東莒),探訪位於大坪村八駿部隊的指揮部(第三支隊改編)。曾是支隊長陳逸民貼身傳令兵的曹常來老先生回憶,滬澳(福正)外海的防波堤就他們修建的。當年沒有水泥,他們上山下海找石頭,一塊一塊壘砌堆積。陳富慶老先生說,海城號砲艇突擊後回航,嚴重受損,他們把破船拉到沙灘,沒有電焊工具,他利用沈船堪用的材料,以鉚釘一片一片的修補船殼。


曹常來賢伉儷

 時間很快,三天兩夜的行程一下過去。王會長說,四千多位海保老兵,60多年來失散凋零,目前僅約2百餘人在世。我望著陳富慶先生持有的通訊錄,那一行一行觸目心驚的紅線,代表已經先行離去的戰友,且每月、每年都在增加,當所有名字都被紅線掩蓋,那一度活躍閩東海域、出生入死的東海老兵,是否就永遠埋葬在歷史的灰燼裡?

 帶著上一個世代的綿綿鄉愁,老兵們搭乘下午的班機陸續回台。曹常來先生把他珍藏的老兵名冊留給我們,劉義榮老先生也把保存多年的《東海部隊奮鬥史》捐出。關於「海保」部隊的來龍去脈,形之於文的只有「東海聯誼會」編纂的《東海部隊奮鬥史》、何小松撰寫的《東海波濤》,以及零星記載於縣志、鄉志裡的段落。而馬祖民間歷來關於海保行蹟的傳說,更是繪聲繪影,莫衷一是。他們如何聚集成軍?為何加入海保部隊?參與哪些重要戰役?他們是海盜嗎?西方公司的角色?小香港的由來……?



 這些不僅是我們,也是多數馬祖鄉親的疑惑。在老兵登島前夕,我與文化處吳處長、好多樣工作室廖小姐、戰地文化遺產協會王校長,共同商議幾個訪談主題。希望重返舊地的老戰士,在回望過去之際,能夠留下書本以外的更多細節,讓我們從中發現、觸摸、理解與想像,填補戰地政務施行之前,那段兵燹混沌、多面向且難以捉摸的時光。

 然而,這畢竟是63年前的回憶,回憶永遠不等於真實。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17-09-11 01:01:27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