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18℃ AQI:71  風向:北 風力:5級 南竿雲高:13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陳高志

陳高志友善列印



張貼者
陳高志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0-03-25
發表文章 : 159
掌聲鼓勵 : 729

發表時間 : 2013-09-23 18:42:35
FORM: Logged


陳高志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陳高志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方言講古(十八) (巾盾) ----貪汙 --閱讀人次 : 2466

 福州方言沒有貪汙之詞,馬祖鄉親口中的貪污是來自國語的語彙。但是,類似行為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史不絕書的。所以,想了很久,也找了不少的文獻,似乎只有「(巾盾)」字能用。這個字的方言發音和「糖」的方言音相近。

 我定「(巾盾)」為貪汙之字形並非憑空想像的,因為幼年時代,曾聽過地方父老聊天,他們口中說ㄊㄛㄨㄥˋ(thoungˋ),指的是「暗存、私藏」的意思,我就順著這個音向上追尋。在《廣韻•諄韻》直倫切的同音字群中找到「(巾盾)」字,並說他的字義為「布貯也」。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裝盛物品的布袋。《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載米的工具。以工具引申轉品為貪汙行為,音義還算符合。

 歷史的記載是出於後人之手,在撰述時難免受個人主觀的因素影響。各朝的史書對貪汙案件的描述以及登載的犯罪贓物,若都是出於實錄,那今天的後浪跟前浪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舉例來說:

 東漢的梁冀,曾任大將軍,當時的大將軍豈是等閒之官!貪汙事跡敗露後,朝廷鋪天蓋地的抄家,把他的動產、不動產、藏在各地的金銀珠寶集中拍賣,所得的贓款三十萬萬。雖然我們不知道當時的幣值,但是由史書記載知道,桓帝因為有這一筆充公的贓款收入,就抵免了當年天下稅收之半,可見梁冀蛇吞象的貪念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我們的半個老鄉---蔡京,他是福建仙遊人。王安石變法時缺乏人脈,因此大量引進被認為有抱負的新人,蔡京就在此時進入權力的核心。王安石引狼入室,結果也被他鬥垮,失勢以後的王安石,辭官回故里,心有不甘,每每在書桌上書寫「福建仔」三個字以發洩憤恨,由此可知蔡京的人品了。他是在宋徽宗時代掌權的,此時宋徽宗不顧國難當前,組織船隊到全國各地收集花石、珍異,並徵招巧匠以籌建宮廷林苑之需。蔡京膽大妄為,竊藏皇家物品以為私用,後來以買官鬻爵被舉發,流放海南島,並且客死此處。

 江山美人、遊龍戲鳳、、、,男主角是明武宗正德皇帝。當時有一個宦官名叫劉瑾,作惡多端,連朝廷重臣王守仁也對他無可奈何。王陽明甚至因為糾舉閹宦而受廷杖,繼而貶官到貴州龍場驛。劉瑾是太監,居然對男女情色也有研究,他為武宗設計豹房,廣納天下美女,武宗沉迷於此,他就趁機海撈。總督張永向皇帝稟報劉瑾十七條罪狀,最後定了劉瑾的罪,凌遲處死。行刑時,當年被欺壓、搜刮、壓榨、陷害的人都來到刑場,以一錢換一塊肉,生吞他凌遲割下來的肉片以洩恨。

 清朝乾隆時代的大貪官名叫和珅,他是滿族人。不到二十歲就當了輕車都尉,其後逐步升遷,當過四庫全書館的高級官員、戶部尚書、兵部尚書、軍機大臣等。由學經歷看來,他也算是文武雙全的人。所以,能獲得大貪官封號者,基本條件是:膽要大、官位要高。乾隆在位六十年後嘉慶帝繼位,他在登基之前早已掌握情資。所以,嘉慶帝在乾隆過世宣讀遺詔之後,立刻捉拿和珅,送交王公大臣會審,定了罪命他自盡了斷,並且充公財產。抄家的清單登錄:房屋兩千多間、良田八千餘頃。暗藏各地的珠寶黃金白銀,粗估達十萬萬兩白銀。所有財產折合朝廷十年的稅收,因此留下「和珅倒、嘉慶飽」的諺語。滿清螳臂擋車,挾義和團之「神威」對抗八國聯軍。戰敗談和,天價的賠款是: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和珅一人貪汙所得就足夠打兩次八國聯軍。東漢的梁冀和清朝的和珅,可謂「前後輝映」的蟊賊。

 為了收集馬祖方言語料,多年來,除了備課教學、閱讀文獻之外,也經常參加各個同鄉會活動,每遇耆老攀談,無不仔細聆聽。凡有所得,當下紀錄,若有疑問,立刻請益。所以,每次與會,摸彩常常摃龜,筆記卻收穫滿滿。今天介紹的「(巾盾)」字,它的語意及使用情境只能算是小小違規,其規模無法和古今權貴、慣犯巧取豪奪來相提並論,只是在沒有更精確的語詞表達貪汙的陋行時,我們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但至少在描述暗藏、私藏的語意上,它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Zeno 
中階會員 

Zeno

來自 : 此岸
註冊 : 2004-01-12
發表文章 : 113
掌聲鼓勵 : 159

發表時間 : 2013-09-25 00:55:10
FORM: Logged


Zeno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Zeno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想問高志教授,此「ㄊㄛㄨㄥˋ」(thoungˋ)的音,是否與「褪衣衫」(脫衣服)的「褪」馬祖話字音相同(近),只是聲調不同呢?

如果是的話就有趣了,因為「褪」也是有「藏放」的意思,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褪字》云:「藏放。如:『袖子裡褪了一封信。』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懷揣十大曲,袖褪樂章集。』」

看《異體字字典》造的句子,假如把賄賂的錢財暗存、私藏在袖子當中(古時多長袖長褂),也是挺寫實的。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陳高志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0-03-25
發表文章 : 159
掌聲鼓勵 : 729

發表時間 : 2013-09-25 19:49:52
FORM: Logged


陳高志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陳高志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今晨看了回應,因為要趕去世新上課。回家後,將資料仔細閱讀,所以未能即時回應,真是抱歉。

褪和(巾盾)若撇開聲調不談,兩者的方言聲韻真的是同近。但是,漢語是單音節的語言,他的同音字特別多,聲調具有別義作用,因此,聲調是很重要的部分。總體來說,國語的第二聲(陽平),閩東方言要讀成53,這類似國語的第四聲。國語的第四聲的字在閩東方言中反而要唸21或213,類似國語的第三聲(半上或全上)。這不包含由中古變來的入聲字在內。褪和(巾盾)若將聲調考慮進去,則相差就很大了。舉實例來說,褪的國語讀ㄊㄨㄣˋ,我們的方言是說ㄊㄠㄥˇ(有朋友注成ㄊㄜㄥˇ或ㄊㄛㄥˇ,國際音標注成thoung21比較精確),若和其他文字構詞時它的聲調有變、也有不變,端視下字的聲調而定。如:方言說「褪色」時是:ㄊㄠㄥˋㄋㄞkˊ,說「褪衣衫」時是:ㄊㄠㄥˇㄧ ㄌㄨㄛㄥˋ

褪是後起字,大量出現在宋朝以後的詩詞曲的作品中。由《文史辭源》書中歸納所知,它有四個義項。即:1.寬衣,卸衣。2.凋謝。3.減色。4.退卻。並沒有「收藏」、「藏放」的意思在內。再查《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在褪字底下收了60個詞條,費了大半天的功夫去閱讀,發現字義不離《文史辭源》中四個義項的引申。另外,王鍈、曾明德編的《詩詞曲語詞集釋》特別舉河套口語有關褪字意義說:「河套口語褪的含義極廣,用法很靈活。寬大鬆動叫寬褪褪,、、、糧食從這一口袋倒到另一口袋也叫褪。走出去退回來還叫褪。」這和教育部提供的資料仍然有落差,如果勉強一些,「糧食從這一口袋倒到另一口袋」的字義或許能用。只是得繞一個圈才講得通,有一些麻煩。褪既然有「脫落」、「去除」的意思,說輕鬆一些,貪汙者把公款據為己有,如同把國家剝了一層皮,由這個角度思考,褪似乎也可以做貪汙的引申義來用。話雖如此,我個人是不會選它當貪汙字義來用,因為,褪和(巾盾)都是扮演引申義的腳色,在條件相當的情況下,而(巾盾)因為字音更符合鄉親的口語,所以,我個人覺得選用(巾盾)的理由會稍稍充分一些。

教育部編的文獻一定有他的公信力,編審委員們都是望重士林的碩學俊彥,他們引用的資料必有所本,對他的答案心存懷疑是可以的,但是,在證據尚不夠堅定時先假定他是正確的。我個人藏書已決定捐給馬祖民俗文物館,大部分的書已裝箱待運,所以,翻索不易。我會將此問題牢記在心,等回台大圖書館時再查索更大的工具書,看看能否找到理想的答案。

匆匆作答,暫時未能提供更好的答案,只有說一聲抱歉了。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Zeno 
中階會員 

Zeno

來自 : 此岸
註冊 : 2004-01-12
發表文章 : 113
掌聲鼓勵 : 159

發表時間 : 2013-09-25 23:04:38
FORM: Logged


Zeno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Zeno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高志教授不必看得太嚴肅,只是提供想法當作參考。

本來想有個字就是「納賄」的意思,即「贓」字,《廣韻》載「則郎切」,韻可與oung合,唯聲是精母字。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