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0℃ AQI:58  風向:北 風力:10級 南竿雲高:20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7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陳高志

陳高志友善列印



張貼者
陳高志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0-03-25
發表文章 : 159
掌聲鼓勵 : 729

發表時間 : 2015-05-31 20:03:41
FORM: Logged


陳高志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陳高志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馬祖方言本字講析 (3)----說「玉」和「班」 --閱讀人次 : 3066

 中國人是喜愛玉石的民族。古人都把「玉」解釋為:美麗的石頭。雖然如此,它必須先經過切與磋的過程方能成器。今天就介紹這兩個字的結構給大家做參考。



 「玉」是象形文字。象一根細繩貫穿片狀的玉飾。因玉飾的形狀多元,輪廓也容易和其它的物品混淆,故以成串的玉飾來表達其形體。在古文字中,「玉」、「王」兩字的區別在於中間一畫,這一畫偏向上方的為「王」,在正中央者為「玉」。後來為了明確的區隔字義,才在「王」的旁邊加「、」成「玉」的專用字。以細繩貫穿玉片的樣子,這已經是後來的形體了,相信它在未加工之前只是一塊璞石而已。

 《說文》對「班」的解釋是「分瑞玉。」國語念ㄅㄢ,馬祖話說ㄅㄤ。請大家仔細體會,它的聲音是出自口腔的後面,是收舌根鼻音的。馬祖鄉親ㄢ、ㄤ不分,這絕對是事實。所以,前些日子讀謝昭華局長的〈三少四壯集•方言〉大作,內心頗感戚戚焉。以我為例,除非電腦打字,或刻意去說,否則,一開口就出現福州腔,常常被台灣的學生引為笑談。因此,每次接到新的班級時,我都會先招認自己有特殊的鄉音。多年來,就是靠還算足夠的專業知能去彌補先天的缺陷,使自己還能在大學、中學的講台上「存活」著。把馬祖話的「班」發成ㄅㄢ的音,那是受國語的影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耆老鄉親來示範說讀,一聽即可明白。(參閱馬祖母語教材2下《福州語》第一課p.6,本頁內容有「上班」之詞彙。馬祖方言之所以有ㄢ,我在新縣志《語言志》中有分析,請參閱該書的〈序文〉p.155及p.196。)



 上圖是設想古人切分玉石的情境。刀下的圖形姑且當它是一大塊的玉石。一刀切成兩小塊,所以有「分開、分離、分割、張開」的意思。學校的年級編班,如:甲班、乙班,男生班、女生班等,簡單的說,就是把一大堆的學生做個分類。「分、班、頒、斑」今天的音讀有異(四個字有兩種讀法),但是在文字初造時的音義是有關的。既然如此,它們的古音是相同的,而且字義也相近,所以,彼此是同源詞的關係,其重點就是在「分」的意義上。

 以實際的例子來看,所謂「頒獎」,就是把獎品「分發」給得獎人;班、頒同義,《孟子》寫做「頒白」。「頒白」的意思是:頭髮灰白或黑白「紛雜」的狀態;「斑馬」的意思是:馬匹身上有黑白「分明」的花紋線條,後來斑字引申為「雜色也」。《左傳•襄公26年》記載了伍子胥祖父的故事。伍子胥的祖父名字叫伍舉,因案想逃亡到國外,在半路上遇到老朋友聲子。《左傳》的故事說:「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這句話的意思是:遇見老朋友,把樹枝、枯草「分」散鋪在地上當座席,大家邊吃邊討論將來回國的打算。這個故事就是成語「班荊道故」的來源出處。班布、班發的班,後來被「頒」字取代,然後一直用到今天。現在「班」的詞性屬名詞,這是漢語轉品(詞性活用)的現象。其他方言以班做「分開」、「張開」義使用的例子並不多,但馬祖方言的例子卻所在多有,請看下列幾組實例。



 動詞的「班」,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口語中並不陌生,但很少鄉親知道他的本字是「班」。照片(下圖)中的兒童、竹梯雙腳張開的樣子就是「班」的形象。李如龍等人編的《福州方言詞典》用「頒」。馮愛珍的《福州方言詞典》則用「 斑」。合理的推測,三個字出現的先後次序是「班」,「頒」,「斑」。本單元講的是本字考述,除非本字太過冷僻,否則,選較早出現的、最好認的「班」為本字是妥當的。



【註解】

1.第一組第一句的「去」,本來是動詞,作「離開、距離」的解釋,後來引申做前往之義。隨著時代演進,字詞之義逐漸虛化(虛字化),最後變成語氣詞。它在句子的末尾出現時,是表示做某事的結束。因為音變劇烈,所以,我寫其他文章時乾脆用「呵」替代之。

2.鄉親們對第一組第二句的「劣」字用法可能有不同的意見,且聽我說分明。它的反切是「力輟切。」《說文解字》說:「弱也,从力少。」《廣韻》說它的字義是「鄙也、少也。」由這些字義來看,它不離:衰弱、稀少、粗鄙、不足、稍稍…等範圍。後來字義才引申為:差勁、下等、不入流…等。到了今天,它的字義已經往負面義發展,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反而不知道它的本義可以翻譯成「一點點、一些些、稍稍、稍微…」等。日常生活中,要求別人迅速去做某事,口語說ㄌㄧㄡ^ ㄌㄞˇ(liu242 laiˇ),漢字即寫成「飂劣」(快一點)。抱歉!框格中這個字的國際音標應該是lai21才對。

3.末句末字的「了」,也有鄉親發成ㄋㄡ+ (nou33)的音。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游桂香 
資深會員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5-10-02
發表文章 : 89
掌聲鼓勵 : 424

發表時間 : 2015-06-02 12:54:25
FORM: Logged


游桂香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游桂香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幾日沒上馬祖資訊網,今日一看,對於高志兄對「班」字的解析嚇了一跳!以刀劈玉、切玉、割玉、劃玉都是不可能的,摩氏礦物硬度表(Mohs scale of mineral hardness)︰硬玉、翡翠6.75~7.0,和田玉6.0~6.5,金剛石10最硬,是用來加工玉的材料,《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裡說的「它山之石」即解玉砂的金剛石砂礦。

考古學上從來沒有「以刀解玉」的記錄,何況玉石被人類利用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金屬器的刀產生於何時呢?對班字如何解析,我完全沒有意見,但很難認同刀和玉的關係形成這「班」字。

史料上出現明確有關解玉砂的記載始于宋代,如北宋 《元豐九域志·河北路》:「邢州,巨鹿郡安國軍節度,治龍岡。轄縣五:龍岡、沙河、巨鹿、內丘、南和。土貢:絹一十匹、瓷器一十事、解玉砂一百斤。」而記錄了古代治玉過程最為詳盡的畫作為清代李澄淵在光緒17年(1891年)應英國人要求而作的《玉作圖說》,此畫冊原作現見於畢索普的《玉石的調查與研究》(Bishop:Investigation and studies in Jade》,New york,1906.)

因要搭機,匆匆數語,未盡之處,網路上有很多資料可供查詢。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游桂香
陳高志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0-03-25
發表文章 : 159
掌聲鼓勵 : 729

發表時間 : 2015-06-02 19:50:46
FORM: Logged


陳高志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陳高志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感謝桂香的指教。
 古人創造「班」字的時候,並不知道後來的科學分析。但是他們在腦海中一定有切割、打磨的概念和想像的畫面。否則不會有「琢磨」等相關的語詞流傳下來。漢字的起源是圖畫,是獨體方塊字。造一個字形表達某一個概念,多半是取其大意而已,這個大意的涵蓋面要廣闊,換句話說,文字的適用對象、場合不能太過狹窄,不然的話,再多的漢字都不夠使用。這個「大意」也許不能百分之百的符合實際含意,但是他畢竟是眾多的「意思」之一。舉例來說,普天之下美妙的事很多,但古人只能取「羊大」來表示「美」好,畢竟肥而大的羊可以說明垂涎、嚮往的意思。好吃的食物不是只有魚和羊,但是它畢竟是人間美味的食物之二,所以古人用「魚」+「羊」而成「鮮」就不會感到突兀。抵抗敵人的工具有千百種,和殺戮有關的字多从「戈」,因為「戈」畢竟是武器之一。

 《說文解字》書中所載許多與天象、氣候有關的字,若用今天的科學新知來衡量,絕大部分是站不住腳的。歷來研究文字的人都是根據既有的字形來分析,並且針對組合的「零件」觀察它的結構意涵。漢字既然是表形文字,那意味著文字中的每一個配件(或組合)大部分是有意義的。寫《說文解字》的許慎就是遵守這一個原則。如,他看到「禿」字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此字的結構是「禾」+「人」(禾下之人是人的另一種變體)。因此解釋「禿」:「無髮也。」並且引通人王育說:「倉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製字。…」這個說法有一點荒唐,但是他為了使文字的形、義能密切結合,也只好如此這般了。

 「班」字中間是「刀」,為了使文字的形、義能密切結合,我必須解釋成「以刀切分玉石」,否則就是我的錯。人間可被分割的物資很多,如,竹子、木頭等,但是「玉」是其中之一。可以用做切割的工具也不少,如,鋸子、斧頭等,但刀子是工具之一。所以這兩項物品的組合是合乎邏輯的。「班」是既有的文字,我是根據老祖宗傳下來的「班」,用分解動作的方式進行分析,我不能自作主張的換上別的部件然後再進行解釋。班字从「刀」重點是強調「分開」。所以《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分瑞玉也。」段玉裁註解更說:「會意。刀所以分也。」其道理在此,重點也在此。

 再次感謝桂香的回應,也讓我知道許多有關考古專業的知識。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