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1℃ AQI: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7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北竿雲高:13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陳高志

陳高志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10-07-08 01:17:50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有關「補庫」我的拙見/文:陳高志 --閱讀人次 : 3895

2010-05-01 馬祖日報

 今天收到《馬祖日報》,閱讀之後,發現99年4月21日第一版有「補庫」相關新聞,一時興起,持狗尾以續珍貴之貂,謹提拙見以供參考。

 今之「冥器」,三《禮》等古文獻皆寫做「明器」。明、冥二字雖然同音,但是兩者意義並不相同。「冥」用於亡生者這可不必爭論,但是「明器」的含意有二,一為天子分封諸侯時所賜之物,其意為「明德之分器」;另一含意為隨葬物,其意為「神、明之也」。大陸考古發掘的戰國楚墓中的陪葬物就是寫成明器。由此看來,將拜祭鬼神用的祭品包子寫做「明頭」是於史有據的。

 補庫用的小包子有三種,大粒的包子144粒為一個單位,故馬祖方言又稱為「百四四(ㄅㄚˇ ㄒㄧˋ ㄌㄟˇ)」。長一輩的鄉親向餅店老闆說訂製「百四四」時,老闆一聽即可會意。他的外觀大顆,成本高,故由「做頭」的人提供,或由大眾出資承製,禮成後再分發給大家。中型的以36粒為一個單位,故又稱為「三十六粒(ㄙㄤˇ ㄋㄟ ㄌㄦㄩㄌㄚ)」,這種包子才叫做「明頭」。最小的比大拇指略大一些的叫做「ㄗㄝˋ囝」。

 「明頭」的容量單位鄉親確實是寫成「羊」,這是寫同音的錯別字。正確的寫法應寫成「禓」才是。《說文解字》說:「禓、道祭也。」《廣韻》是將同音的漢字排列在一起。禓字在《廣韻》中是和「楊、陽、羊、洋、烊.....」諸字並列,其讀音皆為「ㄧㄤˊ」。國語的第二聲字(來自中古時代的入聲字不算)在福州方言都要念第四聲,各位鄉親不妨將「平、缾、憑、房、門、迎、文、王、魚、陳、民、.....。」用福州方言念念看,就不難發現此事實了。羊、禓兩字相較,羊字簡單好認好寫,適合民間日用,代代「誤」用後,今人反而不知其本形、本音、本義了。即使是大陸出版的《福州方言詞典》也未收此語彙更何況是ㄧㄤˊ的字形「禓」了。

 既然如此,禓的字義為何?《說文解字》、《廣韻》都解釋為「道路上的祭祀。」三民版的《學典》說它的讀音有二,其字義為:「ㄧㄤˊ路上祭。ㄕㄤ死於非命的強鬼;驅除強鬼的祭祀。」鄉親們,看了資料以後,再聯想馬祖補庫的場景,您們會認為我將「蜀羊」改為「蜀禓」是有道理的。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