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 http://www.matsu.idv.tw |
主題: 台灣媒體報導大陸新戰機現身 漏洞明顯--國際線上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06-12-24 |
國際線上 www.crionline.cn 2006-12-24 07:14:40 ![]() 圖為中國大陸自行研製的“梟龍”戰鬥機。 “解放軍最新式戰機日前以全副武裝的姿態出現在馬祖北方約50海裏的地方。”東森新聞網12月20日突然報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不過,迅速有軍事專家懷疑,文中提到的“代號‘梟龍’的殲-10戰機”實際是兩種飛機。台灣媒體多次爆出此類兩岸軍事對峙的“離奇新聞”,島內有分析認為,由於目前兩岸沒有任何軍事溝通,因此,媒體說什麼民眾就聽什麼,而媒體的消息源幾乎都是來自臺軍方或臺當局控制的機構。臺當局利用這種情況製造戰爭恐慌氣氛,企圖以此作為“觸動台灣民眾恐共心態”的利器。不過,這次一不小心露出了馬腳。 報道內容十分離奇 東森新聞網20日報道說,根據台灣情報單位透露,“大陸代號為‘梟龍’的殲-10戰機”是被解放軍寄予厚望的最新型戰機,自從在今年9月首次公開後,一直被解放軍列為最高機密,一舉一動全都被嚴密管制。前幾天該戰機進行測試,突然出現在馬祖以北50海裏。由於這架殲-10戰機是以全副武裝的姿態出海,動機相當不尋常。 報道說,據台灣情報部門分析,這次殲-10戰機除了例行性的海上測試之外,還負有記錄臺軍東引島上“天弓”導彈的雷達參數的任務,因為在同一個空域也出現了解放軍最近才向俄羅斯租借的A-50型電子戰戰機。 這則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引起了島內各界的關注,可是卻讓一些研究兩岸軍事問題的專家感到疑惑,因為報道的內容不僅十分離奇,而且有明顯的漏洞。首先,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雖然“梟龍”和殲-10都是成都飛機製造廠的產品,但兩種飛機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它們就連外形也截然不同。“梟龍”戰機脫胎于超7戰機研製計劃,對外稱為FC-1。它突出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有超視距作戰能力,具有較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是新一代多用途單座輕型戰機。目前“梟龍”戰機已經出口到巴基斯坦。殲-10戰機則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是一種多用途中型戰鬥機,被外界認為很可能會取代殲-7和殲-8成為解放軍新一代主力戰機。 其次,臺軍裝備“天弓”導彈的東引島距離福建沿海僅45公里,而臺媒體卻報道稱大陸戰機和電子戰飛機出現在馬祖北端約50海裏,如果大陸真要刺探台灣導彈的雷達參數,何必捨近求遠,直接在福建上空偵察不就行了嗎? 企圖“觸動民眾恐共心態” 台灣海峽平均寬度約為100多公里,在兩岸海空軍都必須利用海峽做訓練、備戰的情況下,偶然有靠近對方的活動,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在兩岸多年曾經“軍事對立”的情況下,這也是“平常事”。為了避免兩岸軍事活動“擦槍走火”,2004年大陸曾發表聲明,善意提出在一中原則基礎上“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共同構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雖然台灣一些學者也曾提出所謂“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規劃,但臺當局和軍方卻對一個中國的大前提避而不談,很明顯只是希望用其製造軍事上“一中一台”。 兩岸在出現靠近對方的軍事活動時,大陸媒體的報道一般都非常謹慎,但是台灣當局和軍方卻利用這種狀況,以各種形式向媒體透出消息,甚至人為製造各種事端,企圖製造一種戰爭恐慌氣氛,以此作為“觸動台灣民眾恐共心態”的主要利器。 臺經常借馬祖刺探大陸 事實上,此次新聞中提到的馬祖,在台灣的戰略地位確實相當重要,臺軍經常利用馬祖地區,尤其是東引島毗鄰大陸的地理優勢對大陸展開各種刺探偵察。馬祖諸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海,最近處離福建僅40多公里,多為丘陵小山,地勢基本呈東北西南走向,從軍事角度而言,屬於易守難攻之地,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因此現在臺軍仍在馬祖19個大大小小島 嶼中的南竿塘、北竿塘、高登、大丘、東犬、西犬、西引以及東引(含東、西小島)9個小島上都駐有軍隊,大部分島嶼上也部署有各式武器。其中,臺軍僅在小小的東引島上就部署了“天弓”、“毒刺”、“復仇者”和“霍克”防空導彈,以及目前臺軍口徑最大的美制240毫米巨炮。目前該島直接隸屬臺“國防部”作戰指揮,編制為東引守備區,是台灣離島中少數仍具有濃厚戰地氣氛的小島,島上除了部署了各式導彈和火炮外,還是台灣空軍偵搜雷達的重要基地,其空軍的強網、海軍的大成偵察系統,都十分倚重島上的偵搜雷達。據一些台灣媒體報道,就連美軍的EP-3偵察機在大陸沿海活動時,也經常借助東引島臺軍的雷達站點導航和目標定位。 消息往往在敏感時刻出臺 一些島內政治分析人士觀察到,臺當局公佈與大陸進行軍事對抗的消息往往都是在一些比較敏感的時刻,比如炒作大陸潛艇威脅時正值臺“國防部”力推潛艇軍購案在“立法院”通過的時間,而對大鑊島集中報道時,則正好是陳水扁被女婿的腐敗案搞得焦頭爛額之時。這次,臺軍方通過媒體公佈大陸新戰機刺探馬祖的消息,一方面是因為,儘管陳水扁通過北高選舉穩住黨內,但已經失去了島內議題主導權,陳水扁妻子吳淑珍22日受審更是島內焦點,因此他希望借 “大陸軍事威脅”來吸引民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臺當局希望儘快促成軍購案通過,與美國重新修復因“迷航之旅”而造成的不信任。日前,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童振源率代表團訪問華盛頓時,美國智庫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葛來儀明確表示,如果美國總統布希任內台灣軍購案仍無法通過,將導致嚴重的後果,未來如果民主黨執政,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承諾,恐怕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臺當局炒作大陸的軍事威脅,除了要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外,也暴露了他們對大陸軍事實力發展的驚恐心理。對於大陸即將裝備的殲-10 戰鬥機,臺軍更是十分擔憂。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報道,大陸殲-10戰鬥機的發展對台灣空軍的F-16A/B戰鬥機構成空前的威懾力。儘管在武器裝備方面,殲-10和F-16這兩種飛機基本上裝備了同一代空對空作戰武器,但殲-10A戰鬥機在機動性、發動機推力方面都已經領先F-16A/B戰鬥機。在武器技術水準大致相當的情況下,戰鬥機機動性能的發揮將會在空戰中起決定性作用。台灣《中國日報》認為,“大陸自行研發的新型殲-10戰鬥機即將裝備在浙江沿海”,整體性能優於台灣空軍的F-16和“幻影”-2000。該文章還稱,解放軍新型戰鬥機“可對臺美日實施空中遮斷”,形成對台灣更大的空中壓力。 不過,即使明知海峽兩岸軍力對比的形勢不可扭轉,臺軍為了給自己壯膽,也經常給自己吹吹牛。針對大陸空軍的日益壯大,臺軍近日就狂言其裝備的事故不斷、技術落伍的“經國”號戰機得到了性能提升,在經過名為“翔升”的改造計劃後,“經國”號已經脫胎換骨,不僅火力大大增強,而且還具有了世界領先水準的隱身能力。不過,剛剛吹完牛,媒體和軍事界就爆出臺軍隱身技術是英美淘汰產品,而且隱身塗料一擦就掉的醜事。對於其十分恐懼的殲-10戰機,臺軍方人士也是一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嘴臉,稱對它的性能仍持保留態度。台灣高等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楊念祖說,大陸殲-10新戰機並沒有服役多久,周邊的配備和本身的性能是否穩定也有待觀察,這型戰鬥機的優勢還不及台灣現有的戰鬥機。殊不知其引以為傲的“翔升”戰鬥機才是真正的拼裝貨,因為就連其最主要的火控雷達部分都是美軍幾十年前的老舊雷達的混合體。從臺當局這種矛盾的心理我們不難發現,臺當局曝光的這些所謂的獨家內幕,都離不開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基本宗旨,要不就是想為臺軍擴軍備戰尋找藉口,要不就是為了當局的政治困境脫困解套。(環球時報 台北特約撰稿人 司馬岩 特約記者 李潤田譚竹潔)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