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兩岸媽祖金身連江巡遊側記--福建日報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07-03-13
福建日報   發佈時間: 2007-03-13 15:41:48

64 歲的諶祥斌老人家住連江縣西北街,毗鄰城關媽祖廟。早上6點他就帶著近九旬的老母親和一家十餘口人,手持香火和鞭炮守候在臨街的家門口。和諶祥斌老人一樣,有近百名信眾在城關媽祖廟附近沿街翹首以待。上午9點左右,隨著第一串鞭炮聲響起,鑼鼓齊鳴絲竹樂起,連江縣媽祖文化旅遊節中的重頭戲——兩岸媽祖金身巡遊活動開始了。

全身衣錦手持各式兵器的古裝禦林護衛先行,緊隨其後的看亭和香亭則是錦繡木雕、古樸威嚴,分別陣頭都是八員高抬。等到城關媽祖廟的金身鑾駕出現後,兩旁的人潮開始波動起來,許多信眾紛紛點燃了手中的香火,還在巡遊隊伍兩旁鳴放鞭炮和禮花彈。當地老人說,鳴放鞭炮不僅是給媽祖巡遊開道,也是為了祈求多福平安。

連江縣當地媽祖團體組織了舞龍戲獅、旱船高蹺等傳統藝術團隊,也熱熱鬧鬧地登場。其中,十番京鼓是當地從古流傳下來的文藝精品,十名老藝人吹拉彈唱著節慶樂曲,在絲竹管弦聲中為兩岸媽祖巡遊添色。線獅也是吸引圍觀最多的一項傳統表演專案,在一座龍蟠的亭臺下方,兩名壯漢透過手中的牽線帶動著一隻活靈活現的黃獅,圍繞著龍口中的繡球上下翻飛、前後騰挪,不時引來喝彩聲。許多馬祖來的鄉親表示,在媽祖巡遊中兩岸許多傳統儀式和表演專案大都相似,只有肩頭戲沒有看見過,當地肩頭戲《萬年歡》出現在巡遊隊伍中時,身著古裝的十多名小孩子高高站在大人肩膀上進行表演,一些馬祖鄉親甚至還向周圍人打聽起小演員怎么樣才能保持平衡的“秘密”來。

馬祖交流團此次也帶來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巡遊方陣。頭戴官帽、身穿長袍馬褂的一個“大頭”古裝人物走在隊伍最前列,只見他一手拿著錫壺不斷“狂飲”,一手持一根竹枝四處亂掃。馬祖鄉親解釋說,別看他晃晃悠悠、踉踉蹌蹌,可是當地傳統的掃街神靈,一般走在媽祖金身巡遊的前面,負責掃街開道。在旗隊、鼓樂隊和兩三米高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像之後,馬港天後宮的媽祖金身鑾駕一出現,許多虔誠的媽祖信眾開始不停地向神像進香,前面的香爐很快就被香火插得滿滿。

“媽祖金身連江巡遊是頭一回,何況是馬祖澳對岸的鄉親來這裏會香巡遊,實在是機會難得。”諶祥斌老人一邊忙不迭地點燃鞭炮,一邊說,這么近的距離早應該“三通”了,這樣互相祭拜媽祖也容易多了。家住城關的陳老伯還用自己手中的DV機拍攝下巡遊的整個過程。

77歲的陳學茂老先生是此次馬祖交流團中年齡最大的團員。他表示自己家距離馬港天後宮只有數百米,聽說這次要來連江縣會香聯誼,他把家裏的生意都放下來。陳先生表示,希望透過共同的媽祖信仰來增進兩岸鄉親的感情,也期盼這次活動後連江和馬祖兩地的文化交流能夠更密切些。老人還說5月份他要參加當地500餘人組成的進香團經兩馬直航赴湄洲島祖廟,如果馬祖和連江宗教直航能早日開通,就可以經常來這裏進香和旅遊了。

在此次巡遊活動中,連江縣當地共組織了800餘人的遊神隊伍和25個當地媽祖宮廟團隊隨行,沿途設有12個接駕站點。持續到下午5點的巡遊活動也吸引了當地數萬名媽祖信眾和群眾參與。“弘揚媽祖文化,增進兩岸鄉情”的大幅楹聯,表達了所有兩岸鄉親的心聲。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