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 http://www.matsu.idv.tw |
主題: 東莒福正古陶片出土 開發史推至唐末五代--馬報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07-08-09 |
2007-08-09 縣長陳雪生前往清水民俗文物館,關心陳仲玉考古團隊於東莒蔡園的陶片發現。(圖/文:邱竟瑋) 【本報訊】馬祖開發,最早將可溯及唐末五代。由陳仲玉教授主持的考古團隊,在東莒福正蔡園發現大批古陶片,歷史介於十三到十世紀末之間,下起南宋,上推五代十國。 出土物品目前放置清水民俗文物館,昨天縣長陳雪生前往關心,並慰勉陳仲玉等人對馬祖歷史的貢獻。文化局長劉潤南、課長吳曉雲、潘建國、馬祖藝文協會理事長游桂香均到場瞭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說,這次發現,將把馬祖開發的歷史實蹟大幅往前推進,是很大的突破。 根據台灣大學地質學系研究所針對遺址其中一層位做的碳十四定年,該層位出土物品距今約一千兩百七十年。 獲離島建設基金補助,清水民俗文物館執行「馬祖史前文化專題展示」,今年規劃設計,明年公開展示;為發掘展示物件,文物館委請陳仲玉主持團隊,六月十二日起兩度來馬普查,走遍四鄉五島,終於在七月廿一日東莒蔡園地表視察,找到值得挖掘的地點,七月廿二日到卅日展開挖掘工作。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尹惠智,也是此次考古團隊之一表示,我們開了三個挖掘坑,長寬約兩公尺,深度分別是一公尺、二點二五公尺及兩公尺,找到這批古文物。 為何挖出的陶器皆破碎不全?陳仲玉表示,蔡園遺址位於「貝塚」,也就是古人的垃圾堆,貝殼、魚骨頭、破掉的陶器皆棄置於此,要找完整的陶器,在墓葬區比較有可能。 東莒蔡園除了發現大批古陶片,還有一枚南宋時期的瓦當;瓦當是屋瓦末端的屋簷裝飾。 昨天在清水民俗文物館,還呈現從南竿仁愛國小、珠螺、津沙與北竿坂里、橋仔、西莒田澳等地表發現的陶片、古物。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謝明良說,這次發現應大幅報導,讓社會大眾知道馬祖歷史。 陳仲玉曾兩度率領團隊,在莒光發掘遺址;東莒蔡園遺址在民國九十一、九十二年間發現。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07-08-09 |
2007-08-09 東莒蔡園古物發掘 陳仲玉團隊克服萬難 【本報記者邱竟瑋特稿】東莒蔡園發現大批古陶片,馬祖開發史將上推唐末五代,主持發掘工作的陳仲玉團隊歷經艱辛,完成任務。團隊成員表示,發掘時遇到各種困難,岩盤堅硬、工具折斷、天氣酷熱、工讀生辭職、地主抗議…但最後都一一克服。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尹意智,也是發掘工作的成員之一,他回憶任務的辛苦,還是感慨萬分。尹意智說,我們七月廿二日開始挖掘,第一個困難就是堅硬的地層,而我們的工具,是最基本的十字鎬。四個工讀生挖到手都起水泡,掌心紅通通一片。 困難還不只這些,當時東莒天氣正熱,陽光特強,發掘團隊汗流浹背,仍需交替上陣,兩名工讀生終於受不了,提出辭職,原本捉襟見肘的人力更顯不足。 陳仲玉等人不放棄,繼續挖出許多陶片。突然,有一位自稱地主親戚的人跑來,抗議挖掘不合法。所幸福正村長出面協調,發掘工作順利進行。 在七月卅日,發掘完成,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所主持的團隊終於達成目標。縣長陳雪生也誇獎:「真是不容易」!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