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 http://www.matsu.idv.tw |
主題: 馬祖發現二新種雌光螢火蟲 | |
作者: 曹爾忠南竿服務處 < > | 發表時間: 2011-05-16 |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台灣一年四季可見螢火蟲,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經三年追蹤,在馬祖小島發現北竿雌光螢與黃緣雌光螢兩新品種螢火蟲。 近期是台灣螢火蟲出沒的季節,但賞螢還是得把握最佳地點與時機。 一般螢火蟲是由雄蟲發出求偶閃光訊號,雌光螢則由雌蟲發出閃光訊號。全球只有卅三種雌光螢,特生中心在馬祖發現新品種後,台灣雌光螢種類增加至五種。特生中心經營管理組組長何健鎔表示,馬祖過去受到軍事管制,因人為破壞、光害少,反倒為螢火蟲保存棲地,在馬祖北竿島發現北竿雌光螢,東莒島則發現黃緣雌光螢。 「雌光螢生性特殊,會將體型比自己大許多的馬陸,像香腸一樣剪成一段段吞食。」何健鎔表示,雌蟲交配期還會在地上把發光的尾巴舉高,吸引雄蟲來交配,每晚七點到八點舉尾發光一小時。「沒等到的話就熄燈,鑽進土中睡覺,明天同一時間繼續亮燈舉尾,等待雄蟲到來。」 近期正值油桐花開的季節,也是大端黑螢群聚出沒的時機。特生保育中心表示,大端黑螢分布在兩千公尺以下山區,成蟲會聚集吸食油桐花花蜜,是台灣少數會訪花的螢火蟲種類。大端黑螢也熱愛聚集在竹林高處,雄蟲會以高頻率閃爍黃色光芒。 生活在中低海拔山溝中的黃胸黑翅螢,由於山溝整治工法使得底部孔隙減少,導致黃胸黑翅螢幼蟲無法上陸化蛹,嚴重影響生存。「螢火蟲是環境指標生物。」農委會林務局野生動物保育科科長林國彰指出,一旦自然環境遭受破壞,不僅是螢火蟲,許多中低海拔淡水水系生物數量都會減少。 【2011/05/16 聯合報】@ http://udn.com/ ![]() ![]() ![]() ![]()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