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劉宏文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大坵記事之一:梅花鹿】
作者: 劉宏文 < > 發表時間: 2022-01-03
談到大坵島,大家想到的就是梅花鹿。這群鹿如何因緣際會到島上來?如何成為觀光亮點?如何成為大坵的同義詞?一般有如下說法:

1980年前後,縣政府所屬農業試驗場,師法金門,在南竿西尾秋桂山設「三民畜牧場」,尋求養豬以外,其他畜產的可能。起先養了十多頭肉牛,平時可當商品供軍民消費,一旦戰爭爆發,島嶼若被封鎖,則可轉為軍備糧草,多少撐一段時間。後來台北圓山動物園,又贈送十三頭梅花鹿,也圈在「三民畜牧場」試養,若能適應島上水土,或可像養豬一樣,定期採收作為藥材的鹿茸,或者泡製「鹿茸酒」,成為農戶副業也說不定。

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台馬貨物暢通,飼養牛、鹿的成本過高,民間無意接管,作為戰備物質的政策,也無實質意義。食量驚人的梅花鹿成了燙手山芋,縣府協調北竿指揮部,將十三隻梅花鹿野放到僅剩一半駐軍的大坵島上。繁殖綿延三十多年,已有一百多隻。

除此之外,曾任北竿鄉長的王詩乾先生補充了許多細節。

他說,馬祖引進梅花鹿,肇因於國防部「防孤困作戰」的政策。他未任鄉長前,曾是農改場畜產課長,屏東農專受訓回來,除了到處幫養豬戶「打豬針」防疫,也曾照顧過牛隻與梅花鹿。記憶中,總政治作戰部王昇將軍曾親臨視察。

1995年,王詩乾擔任北竿鄉長,他的同班同學柯木順剛好是農改場長。「防孤困作戰」政策隨解嚴結束,農改場的牛隻容易處裡,但是民間視為吉祥物的梅花鹿,卻不能隨意宰殺。員工每天忙著找地瓜葉、桑葉,不斷等待從台灣運補糧草;想方設法,反過來伺候,這群原本打算作為紓解「孤困」的戰備糧草 — 梅花鹿。

王詩乾說,任職鄉長期間,剛好大坵最後一位住戶,陳克難母親搬到橋仔,駐軍也只剩下一個排。他探得十三隻梅花鹿現況,請柯木順簽文,把鹿群運到草木旺盛的大坵島野放。人去島荒,此地已無人種植番薯、種白菜蘿蔔,不必擔心農作被啃食的問題,而他餵養過梅花鹿,多少知道鹿群習性。

王詩乾請白沙漁民「依排」開漁船到南竿,柯木順已將梅花鹿剪耳做記號,有的單隻、有的成雙,一起裝箱,直接載到大坵。那時碼頭未建,漁船費好大工夫才靠岸。隨後拆箱,發現一隻已經不幸夭折,所以實際野放的是十二隻。

王詩乾說,梅花鹿剛到大坵,由於糧草充足,沒有寄生蟲,每一隻都毛色亮麗,活潑健康,鹿群多在山區、林間活動,極少在海邊出現。後來,從屏東陸續引進幾批種鹿,擴大交配基因,以改善近親繁殖免疫不全的問題。他說,為配種引入的公鹿與母鹿,以及大批遊客登島,使得梅花鹿染病機率大增,他發現許多梅花鹿染上壁蝨,耳後、腰背、臀部,密密麻麻,觸目心驚。

他說,梅花鹿壽命約二十年,現在島上已繁衍幾代?精確數多少?幾隻公的、幾隻母的、幾隻幼鹿?最大生態容許量多少?沒人說得清楚。梅花鹿不能只著眼觀光,也要顧及動物權與生態保育的教育。對於鹿群的食物、醫療、分娩、減口,乃至鹿茸採收、圈養或放養等利弊得失,都要有周詳的計畫,都要有合乎科學的管理。

當初無心插柳的野放(說成棄養也不為過),誰也沒料到,會成為今日美麗的風景。登上大坵島,不能一心只想著日本的奈良公園,那裏的鹿群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我們才三十七年。如果看不到鹿群,不必懊惱,它們可能在人煙罕至之處,在密林中,雄的正在發情、母的懷孕中,也可能努力覓食,或者互相傳達人類永遠無法參透的秘密,它們不願見人。

要知道,台灣可看到梅花鹿的所在多有,但大坵島的獨特地貌與壯闊海景,那是包括奈良公園在內的它地它方,絕對體會不到的。

【大坵記事之一:梅花鹿】

談到大坵島,大家想到的就是梅花鹿。這群鹿如何因緣際會到島上來?如何成為觀光亮點?如何成為大坵的同義詞?一般有如下說法:

1980年前後,縣政府所屬農業試驗場,師法金門,在南竿西尾秋桂山設「三民畜牧場」,尋求養豬...

劉宏文發佈於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