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陳高志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方言講古【二】
作者: 陳高志 < > 發表時間: 2011-05-12
方言講古(二)行第--排行

 近日由<馬資網>得知常璧學弟完成《曹氏族譜》的鉅著,內心感到敬佩不已。家族譜系的撰述,必然會有行輩排序的問題,本次的方言講古,就以「行第」及其相關的詞語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

 「行第」方言說ㄜㄥˇㄋㄚˊ(ou ŋ31 na242),有些鄉親會說ㄜㄥˇㄋㄠˊ(ou ŋ31 nau242),他的作用是使長幼有序,昭穆不亂。以我家為例,家父是「聯」字輩,實際上是「庭」字輩;我的堂兄弟是「高」字輩,實際上是「尚」字輩。由我算起,接下來的三代是「崇、孝、敬」,這就是三代不同的「行第」。牛角陳氏是來自福建省長樂縣鶴尚(上)鄉的玉溪,和北竿芹壁陳氏是血脈相連的。我的輩份頗高,連冠人校長的尊翁都得稱我為「叔公」,當年和冠人校長走在塘岐街上,總覺得腳底騰雲,背後颳風,怎一句「快樂」了得!

 以「聯」和「高」字所取的名字習慣上叫「讀書名」,家譜上所載的叫「譜名」,也有人稱之為「表名」,不能隨便使用。年初家母仙逝,朋友送殯到祖墳墓地,見我父祖之名,並非習稱之號而感不解,因為墓碑上是以「譜名」載記,經我解釋後方恍然大悟。

 在馬祖,家族中的妯娌是以她的丈夫排序作疊音稱呼,如,ㄧㄧ(ㄧˇㄧˊ)、二二(ㄋㄧˇㄋㄟˊ)、三三(ㄙㄤ ㄋㄤ)、、、、等。我們家族(姓陳的)不排第三,因為避免被影射成閩南戲劇<陳三五娘>中的男主角「陳三」。從唐朝開始,習慣上是以同一個曾祖父的堂兄弟一起算排行,所以,白居易又被稱「白二十二郎」,元稹又稱「元九」,韓愈有<祭十二郎文>、、、,都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之下所產生的制度,但是,這樣表達方式久了會把真名給失傳了,典型的例子是,白居易有一首五言絕句名作<問劉十九>,這個劉十九到底是誰,至今沒有答案,因為當時排行十九的不只ㄧ位,至於姓劉的,那可多了。

 說到這裡,我再度向常璧弟至上最大的敬意。
作者: 曹常璧 < > 發表時間: 2011-05-13
很感謝高志學長教授對我的嘉勉與鼓勵,高志學長教授不論在教學或治學方面他那追求「真知」過程,更是我們馬祖人學習的榜樣。談到「行第」也是我在編撰家譜過程中與曹氏宗親解說最多的名詞,行第中的學、冠名是如何運用?為什麼要學、冠名,其緣由為何?與現在名字區別為何。只能不厭其煩逐一解說後再登錄。

僅把自己這次訪視對所謂「學、冠名」之運用,說明如下,並請斧正:小孩誕生取得是「乳名或小名」,及長入學時取用「學名」,結婚成家要到祠堂正式冠上「譜名」即冠名,大去時墓碑上也是寫「譜名」,冠名時要宴請五服(福)宗親暨族長,從自己這一輩向上推四代族內親人(暨同一高祖父之後)。有一些入贅的家庭贅夫與婦女都不能到祠堂去取名,另外經濟弱勢家庭也沒能力到祠堂去取名,譜上無名,視同異類,這些家庭會被族人歧視,也演變出很多悲劇。

當然現今開放多元化的社會,只要努力耕耘成果必可預期,對宗族依賴度也漸漸日微,宗族對所屬成員影響也相對日薄,另又延伸出現今家庭中對自己三代內的親人能充分瞭解的幾希,親人間的互動更是漸無,「親人」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希望五福內族人都能相識,這也是我撰寫家譜原因之一。

最後,再次感謝高志學長教授對我的嘉勉與鼓勵。
作者: Zeno < > 發表時間: 2013-11-21
請問高志伯父,
【「聯」字輩,實際上是「庭」字輩】,我查網路有《玉溪陳氏譜序.義例》(未見原圖,是大陸網友打成文字貼網),其載『三峰公議以字行,自廿五世起,撰成十五世曰:「貞、元、亨、利、茂、于、丕、承、尚、崇、孝、敬、天、其、必、佑」』(所列昭穆共16字,故應為十六世,未曉是網友誤植或其他原因)。
長樂市鶴上玉溪陳氏

「聯」所對應的是「承」,未曉「庭」字所依是何版本?

另外,「聯、承」俱有連接、繼續之義,「高、尚」俱有尊崇之義,亦可連繫。再以其《義例》所推,「聯」字輩(「承」字輩)為玉溪陳氏第卅三代,「高」字輩(「尚」字輩)為第卅四代。

依《玉溪陳氏譜序》
玉溪陳氏第一世=陳胡公74代孫=潁川陳氏(陳寔公)31世代孫
「高」字輩=玉溪陳氏34世=陳胡公107世=潁川陳氏64世

以上僅依《譜序》登載所推。
作者: Zeno < > 發表時間: 2014-01-13
修正:

「高」字輩=「尚」字輩=玉溪陳氏33世=陳胡公106世=潁川陳氏63世,以此類推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