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劉枝蓮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天空下的眼睛》二刷 劉枝蓮桃園辦分享/經濟日報 曹松清報導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6-11-08
2016-11-07 16:15:16 經濟日報 曹松清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劉枝蓮(左二)希望透過《天空下的眼睛》,讓讀者對照島嶼歷史圖騰或鑲嵌她生長之地的紋理,更能深入認識或瞭解不一樣島嶼風貌。 陳希倫/提供

 馬祖首部用文學方式寫史的散文著作,劉枝蓮十年磨一劍,以長期蹲點的島史心得與家史、個人史鎔鑄一起,寫出一本具有素人特質與獨特文學交融,也帶有某種社會學觀察的在地之作,甫出版半個月已進行第二版印刷,以回應各界的支持與認可;5日在桃園市的讀字書店舉行第二場次新書分享會,過去曾經披上神秘面紗的馬祖,在特殊的年代有著許多人生悲喜故事,讀來令人動容,也認識不一樣的馬祖。

 發行之後二週,博客來、金石堂等國內網路通路龍頭庫存便已售罄,這在寒風吹襲的出版業,閃起些許微光,也讓眾人驚艷。《天空下的眼睛》繼臺北飛書頁之後,在桃園市讀字書店有了第二場新書分享會。不同於臺北場的嘉賓雲集,甚至名導王小隸亦自言抱學習心態出席,劉枝蓮這次低調邀請三位神秘嘉賓──林好音(曾是海保部隊女兵)、馮雲仙(曾是馬祖中階主管)及五年班林淑萍教授,作者想以三位女性堅毅不拔的成功典範,接力40至70年代紛飛歲月,來突顯《天空下的眼睛》以愛與包容為束口。

 《天空下的眼睛》是以馬祖1958年國軍登島以降,跨度時間約30-40年。全書分四輯,從國軍登島之馬祖近代史,到動盪年代先人篳路藍縷的生命史。從出生、死亡、婚嫁、討海故事,說著海島人的風俗節慶,人情世故生活節奏史;再推向從閩江口到牛角灣,從牛角灣橫渡黑水溝開枝散葉的家族遷徙史。劉枝蓮以四股敘事結繩編織《天空下的眼睛》彷彿說著許多人故事,因為熟悉就顯得特別耐讀。

 桃園是馬祖人遷移最多人的地方,就如劉枝蓮在遷徙1980年中一段話這樣寫著:「在島上許多人這島上許多人,包括我的母親在內,自祖上從福建曹珠村遷徙而來,就準備在方圓五百公尺,守著日出日落過一生,從來沒想要離開。甚至連未竟今生也在原地打轉,為自己建造墓園也不能太遠,就在住居後山,以方便魂魄得以回家。然而,有時候個人命運反覆起伏,往往受洪大歷史視角而左右,就如馬祖1970年代開始的出走潮,為了生活,打破方圓五百公尺的疆界,離開家鄉,出門闖天下……。」的確,每一支氏族遷徙的故事,都是都是整個族群共同記憶的一部份,作者透過作品,呼喚屬於那段時間長流,傷懷但不會氾濫。

 最後,劉枝蓮希望透過《天空下的眼睛》,讓讀者對照島嶼歷史圖騰或鑲嵌她生長之地的紋理,更能深入認識或瞭解不一樣島嶼風貌。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