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旅遊與釣遊 » 釣魚情報 | http://www.matsu.idv.tw |
主題: 釣訊 牛角澳船釣假黃魚正熱 --馬祖日報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04-06-06 |
2004-06-06 【本報訊】又是週休二日!受到鋒面及熱帶低氣壓影響,海面風浪不平靜,不適合岸際磯釣活動,但最近南竿掀起一股牛角澳船釣帕頭仔(假黃魚)的風潮,每天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就吸引許多釣友,釣況好的話,一個人可以釣起數十尾,感受豐收的喜悅一點也不難。 帕頭仔就是地區釣友所稱的「哥哥弟」,這種小尾的假黃魚在離水之後,肚子內的氣囊會鼓鼓叫,通常出現在沙質海岸區,南竿的牛角澳最近經常可以看到多艘小船繫纜在外海船釣帕頭仔,釣組採倒吊三連鉤,如果潮水配合,一次三尾同時上鉤並不困難,一個潮水釣上數十尾也是常有的事。 現在的季節黑鯛、黑毛釣況通常不好,但仍有多種對象魚可以選擇,如石狗公、石斑、黃雞魚、帕頭仔和即將報到的鯷魚等,一竿在手,同樣可以享受釣魚的樂趣。 |
|
作者: 愚人碼頭 < > | 發表時間: 2004-06-09 |
![]() 學名 Pennahia pawak (Lin, 1940) 異名 Argyrosomus pawak 俗名 (中) 春子、帕頭、白?; (英) Pawak croaker 分布 中國東海、南海、台灣海峽。本省產於北部至西南沿海。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吻圓鈍,吻長大於眼徑,口大,端位,斜裂,上頜稍長於下頜。背側面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鰭灰褐色,在第6?9棘間有一深色斑。幼魚體側有兩行黑斑,會隨著年齡增大而漸漸消失。 棲息生態 棲於沙泥底之近沿海魚類,以幼魚及小型甲殼類為食。多活動於10?40公尺水深處。 漁業 本種為本省之重要底棲漁獲之一,1?3月為盛產期,體型較小,但肉質細緻。台灣海峽是本種最大的漁產區。 體長 為15?20公分左右,較大者可達25公分。 (轉貼自漁業署網站)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