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上竿塘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縣醫升級不是馬祖醫療的萬靈丹
作者: 上竿塘 < > 發表時間: 2023-10-12
縣醫升級部立一直是地方話題之一,最顯見的影響就是院長人事權不歸縣府且院長也不必到議會備詢,人事權在中央或地方是一把雙面刃不容易預測好壞,不過升級的支持者會以金門醫院的例子支持自己的論點

固然金門的心導管室搶救了許多緊急的心肌梗塞患者,不過金門馬祖在常駐人口上有顯著差距,遑論還有金門酒廠的支持,就算縣醫排除萬難設立了心導管室,以馬祖一年的Case數來看,對心臟外科這種靠手藝活的醫師來說,若留在馬祖無異於是職業生涯上的慢性自殺,在留才方面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升級部立後,金門仍需要仰賴IDS計畫的支援醫師,對於在地醫療人員而言,只要有證照不論到本島或國外都能輕易找到工作,除非特殊狀況需要待在馬祖照顧家人,否則「 合約滿就走人 」已是大勢所趨,升級部立醫院後對於醫事人員留任很難有太大助益,雖然醫療在地化是地區目標,不過現在台馬交通便捷,慢性病要到台灣的醫學中心治療並不是難事,急性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也該以預防醫學輔以緊急後送

早年劉增應與台大醫院推動胃癌防治,無聲無息中讓許多鄉親免於胃病而死,同樣的概念放在緊急後送,以最危險的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為例,發病前大多都有跡可循,今年5月的頸動脈超音波就幫助地區找到62位異常的鄉親,若這62位鄉親沒有積極追蹤,入冬後血管收縮可能就是腦中風需要緊急後送的潛在名單

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疾病最後急重症往往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若有一百塊的預算投資在疾病初期的宣導和檢查,可能能夠發揮一千塊的價值,但一百塊的預算投資在最後急重症的後送或許只能發揮十塊甚至一塊錢的價值,因此以預防醫學的角度切入看縣醫升級後對地區預防醫學是否有助益,更能從源頭解決地區緊急醫療後送的切身之痛

醫療資源不足常常是大家感到不滿的一點,天候或患者狀況不佳無法緊急後送更是讓家屬情緒高漲,不論縣醫是否升級為部立醫院,若是患者自身沒有運動習慣,不注意控制三高問題,不設法戒菸戒酒,腦中風和心肌梗塞注定是早晚的事情,就算家就住在三總急診室對面也終將難逃一死
作者: 五星雪裡紅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金馬人口差異大,但台北金門人口差異更大
而金門的醫療進步是馬祖眼前可以參考的案例
因此人口差異並不是馬祖醫療不用進步的藉口

更何況如果都要為每個醫生的前途考量
那離島與山區居民都不可以生病了
派駐、輪調或是升職加薪的誘因,都是政府制度可以主導的
終歸是縣府願不願意做、立委願不願意爭取而已

馬祖縣醫如果升級
會有更多預算來做預防醫學、急重症處置、各類醫療人才與醫療設備
不要妄想「多運動」這種建議就可以防止所有緊急狀況
否則世界上有健身房就好
都不用蓋醫院了
作者: 上竿塘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五星雪裡紅 wrote:
金馬人口差異大,但台北金門人口差異更大
而金門的醫療進步是馬祖眼前可以參考的案例
因此人口差異並不是馬祖醫療不用進步的藉口


無法具體說出「 進步 」是什麼,那升級只是淪為口號式的空談,與民間信仰改名就能改運無異,「 進步 」是升等後有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固定負責馬祖醫療支援業務,甚至派駐台灣醫事人力維持離島衛生所業務,或是由衛福部主導設立兩組腦血管心血管團隊24小時提供地區急重症醫療,若沒有做到以上任何一點升級部立很難看到顯著成效


除了人口差異外,金門醫院還有「 金門酒廠的支持 」,在常駐人口不到一萬的列島推動醫療在地化固然有其極限,仔細聽薛瑞元在備詢時所使用的字句都非常之保守,地區固然沒有心導管室不過在近年已經引進MRI可以做頭部磁振造影,若病人不運動、不控制三高、不節制菸酒,對自己的生命不願負責,等人倒了才緊急推到急診室喊著醫療資源不足要後送台灣,中央挹注再多資源到馬祖也愛莫能助


回歸到基本的問題,醫療的「 進步 」意指什麼?心導管室成立?腦血管團隊駐馬?醫學中心認養地區?如果連這基本的問題都無法具體回答,大概很難說服縣立醫院升級部立
作者: Knight Erran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如果縣立醫院維持原樣繼續原定踏步,馬祖醫療水準只會和澎湖、金門差距越來越大,永遠停留在上個世紀後期。
先不說最高階的醫療層面,連不少專門科別都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支援,每個月才輪到來一次,而且每個月來支援的院區醫師都不一樣,對醫師和病人來說永遠都是流動和不穩定狀態。
像開版者這樣多次為現今政治大頭護盤,緊抓醫療現況不改變的熟齡人員們剩下的後半輩子最好練就不壞之身,將來一旦生大病就乖乖在縣醫這樣醫療環境醫治就好,不必去台灣就診,也不必麻煩某大咖幫你們去喬榮總或三總的病房。
作者: 我是689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我倒是支持縣醫升格成部立醫院
如果院長是否需要去議會備詢是個大因素的話
表示縣醫的服務深受政治影響
不一定是好事~~

成部立醫院後可引進更先進的設備
人力也能由中央統一調度
中央政府手上有一堆公費生和計畫
要派駐人力至外島並非難事
至於醫事人員的留任..大家有感覺衛福局有在積極留才嗎?
給衛福部經營後至少確保人力無虞
對地方民眾的健康安全或許更有保障

最好連離島衛生所一起改革
按醫師實際業務量派發薪資
藉此增加各醫師服務動力
減少各衛生所普遍存在的"同工不同酬"、"少工多酬"的不平等狀況
讓回馬祖服務的醫事人員不論在南竿或是離島工作內容都不至於差太多
也順勢要求補足衛生所24小時緊急醫療的人力
補足人、或是給夠錢

預防遠遠勝於治療這個我也很認同~~
但許多生病因子也不是只靠運動或定期篩檢就能全面預防
每年舉辦的健康篩檢可以初步檢查常見毛病與身體異狀
是衛福局相當成功且深受民眾歡迎的政策之一

雖然說引進更多儀器與人力對中央經費相當吃緊
但若凡要以效益考量的話
馬祖單獨設縣本就是個大賠錢 不是嗎?
馬祖地區若有第一線處理急重症的能力
只要能挽回一條生命都是相當划算的投資

在縣醫未來走向方面
我更支持改制部立醫院
作者: FIM-92Sting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大家想也知道這10年來哪些所謂的高層泡茶俱樂部與周邊人士反對縣立醫院改制升格為署立與部立?箇中原因不外衝擊到他們的行政掌控權,或個人利益算計。
某筆名幫人上網代言講的冠冕堂皇,也遮蓋不了因衛生主管部門長期作為有限,使馬祖各醫療院所年年都淪為新兵訓練站,眾多青年醫師、藥劑師、護理師一服務期滿,立即離開馬祖,當中也包含前一任的馬祖高官子女在內,甚至時有傳聞離島衛生所員額無法補齊,就算每年爭取再多醫事保送名額,也改變不了長期回來過水服務又走人的重複老模式。
今年馬祖幾大政客妄想新四通,毫不汗顏跑去與中共談蓋一座統戰大橋來馬祖,置國家安全於不顧,又不惜將本縣降格為“馬祖鄉”,如今還好意思運作反對馬祖醫療升級部立醫院,將馬祖人長期健康丟一邊,將自私心態極大化,豈不是極度荒謬?!
作者: 黑暗騎士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或許為了下一代著想,
縣立醫院改制為署立醫院,
未來在醫師、設備、資源可望更為充裕,
讓馬祖的醫療水準進入嶄新的里程吧!

當然,任何制度的變革,都可能損及部份人的權益。
因此,縣立醫院改制為署立是地區一件大事,
針對移交事宜等應完成先期準備,
並為員工工作權和權益爭取最大的保障;
未來所有員工在職等提升,
待遇的調整上要公平,
不管是對編制外或編制內的人員。

總之,縣立醫院改制為署立,
是必走的道路,
對整體鄉親而言是一項利多,
企盼大家能和衷共濟,
改制的意義,代表未來北區的醫院,
將百分之百成為馬祖醫院的後送醫院和支援醫院,
不但醫療服務品質不能讓馬祖鄉親失望,
期待醫療能讓鄉親能更有信心!
作者: 馬祖的風 < > 發表時間: 2023-10-13
一堆人在畫餅
不管是高端醫事人員常駐還是尖端醫療設備進駐
到基層醫療人員福利提升跟接軌國際醫療水準
最後全都可以用一個最俗氣的字來換算
那就是「錢」
因為這些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麻煩畫餅的詢問一下李問
倒底改制署立每年會多給馬祖多少錢
人家洪立委都請專家評估不敢隨李問畫大餅了
樓上幾位卻很熱心的幫李問畫了一堆大餅
真飽
作者: 友志一同 < > 發表時間: 2023-10-14
樓上有空問李問,怎麼不趕快請馬祖性騷擾委員前助理發動公投呢?

講這麼多有用嗎?

在立院質詢的還是民進黨洪申翰,馬祖立委還在被前助理說他裝瘋賣傻!

趕快請陳委員用前助理說的「不正常」手段質詢即可!

今日的馬祖公投 明日的馬祖歷史

有沒有很熟悉呢?!
作者: ОЗСП3057 < > 發表時間: 2023-10-14
假設縣醫升格改為部立,經費自然就由中央衛福部接手規劃和承擔,馬祖醫療各項專科才可能邁向健全化和制度化,也能提升院內人員素質。
反觀佔著立委大位那麼久的大佬除了最擅長喬派系事情,問政時間打屁哈啦,平常籠絡親信跟班,監測異議人士,幾十年的德性都沒變過。過去到現在當這麼久他曾經要求過衛福部提出馬祖醫院升格部立規劃評估嗎?根本是完全交白卷,無心提升馬祖在地醫療健全化。
大佬回馬祖時,這些立刻圍在旁邊的幫襯與網軍,在本項馬祖醫療升級議題上,有什麼資格批判洪申翰立委和李問主委?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