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陳秀梅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細說富貴麵
作者: 陽光 < > 發表時間: 2016-11-01
口述/李伙金 撰寫/陳秀梅

  小時候,我家住在橋仔村的「阿南境」,是少數住在馬祖但會用閩南語溝通的族群,通常馬祖人會稱呼我們這個族群為「阿南仔人」。

  1949年國軍未進駐馬祖前,我有時會看到家境富有的村民,會從橋仔村的碼頭搭船去對岸的福州市、梅花鎮及黃岐鎮買麵粉回來,當時麵粉價格在5-10元左右。每次購買麵粉的人大約有七、八戶人家,有時是十幾個人,大家會事先約好,合買一包麵粉做「狗麵」現代版的拉麵來吃;有的人家則是買已做好「薄片的風吹麵」煮來吃,但無論買麵粉或買「薄片的風吹麵」對家境清寒的我家來說,都只能用生活中僅有的空檔羨慕別人。

  當1949年底國軍進駐馬祖後,陸續開始發放救濟物資,而我家合乎救濟條件的只有弟弟一人。當時很多人家都窮困,所以會將救濟物資的麵粉,以每斤3元賣給其他有錢人家。我家領取到的麵粉數量有限,又因氣候及保存的關係拿到的麵粉品質不一,有些麵粉呈現紅色,有些麵粉會結塊,還有些會長小蟲。許多人家會因麵粉變質,就將結塊或長蟲的麵粉給雞鴨吃,但我的媽媽和外婆在一旁,會放手讓我做「風吹麵」,而做好的麵會被當成點心來食用。

  回想1950年17歲的我,拿到有些結塊的救濟麵粉後,先用做門窗的鐵紗網布做成可篩的濾網,再秤3-4斤篩好的麵粉,接著用掃把肘的尾部木條做成桿棍來擀麵皮,而在一旁的媽媽會在重要時刻,提醒我用木條將皮捲起來輕輕滾動,滾動時要灑一些自製的地瓜粉。自製地瓜粉的材料,是用自己種的地瓜切成地瓜籤,用水洗過後的地瓜籤粉會沉澱在水底,大約要經過三個小時靜置後,地瓜粉就結塊成形了,但要曬乾後才能使用。粉末較粗的地瓜粉不能直接拿來做「風吹麵」,於是媽媽又教我將粗粉桿細,但我也看到有些人家裡會用石磨將粗粉桿細做「風吹麵」。製作程序繁瑣的麵,需要靜置後再晾至在竹竿上風乾,一竹竿一竹竿晾至的麵條,在陽光及微風的吹拂下,散發出金黃色的麥香,此時麵成了夏至應景的美食,馬祖人稱做「風吹麵」。

  1957年我嫁進后沃村的夫家,從事捕魚的夫家生活一樣窮困。此時我也會將救濟麵粉,經過繁雜的程序,再加入自己栽種的地瓜做成的粉,做成獨有的「風吹麵」。生活雖忙碌,但去海邊找海產時,也會特地去海邊採蚵,或是用夫君捕獲的鮮魚肉,來烹調出風味絕佳的蚵仔鮮魚肉「風吹麵」給夫君吃。爽口的「風吹麵」會讓夫君在炎熱的夏天中,因麵的柔順清爽有了好的食慾。

  1979年搬進塘岐村賣魚麵。早期夏至接近時,是手工魚麵的淡季,所以我會買麵粉來做「風吹麵」,當時每斤賣20-30元。夏至應景美食有:用米做成的「鼎邊銼」、用麵粉做成的「狗麵」、用很多食材煮成的鹹粥,後來有更多人買我做的「風吹麵」代替「鼎邊銼」來做應景的夏至美食。

  1994年女兒向同事鄭敏興主任,詢問「風吹麵」的時代背景後,也進一步確認麵的柔順提供給家中的小孩及老人,以及胃口不好人的一道暖胃點心,之後就取馬祖話的諧音,並穿鑿「花開富貴」的意涵,正式取名為「富貴麵」沿用至今。

  上個月,幾次強烈颱風吹拂下讓我閒得發慌,閒不下來的我又開始捲起衣袖,做起有親情味的健康「富貴麵」。秋高氣爽的近日,北竿塘岐村的街道上,仍時常可看到一竹竿一竹竿的富貴麵兒隨風吹拂的婀娜姿態,在天空高掛的陽光照射下,麵片成了淡淡的馬鈴薯黃,並且會飄出陣陣的麥香味兒。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