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維倫(金伙)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被需要的人(四~四) 林維倫
作者: 金伙 < > 發表時間: 2022-03-05
被需要的人(四~四) 林維倫


本文原載於民國六十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央日報副刊,
那是我唸臺灣師大國文系二年級時發表的,
當時用的是筆名:東方雲


他寫給玉芸的信上,曾有這樣的話:「我簡直已變成了馬祖最窮的人,無論那一個島上,幾幾乎都會碰到我的債權人。然而,他們信賴我,支持我;因為我的確幹得有聲有色。這些年來的切身體驗,使我更加相信:沒有錢,照樣能夠辦事;關鍵在於是否有決心,是否肯動腦筋。現在,馬祖一天天在進步,一天天在發展,想到自己的努力能夠在故鄉的建設上產生一些作用,心裡就感到無比的安慰。但願有一天,你也能夠到馬祖來,分享我的驕傲與興奮;當然,也希望伯父能來,好讓他看看馬祖的真面貌。」


又是一年過去了,蔣先生看到女兒對大正真情不渝,而大正也的確有志氣,再加上對馬祖的一分好奇,蔣先生終於答應了女兒的要求,陪著她到了馬祖。
初到馬祖的人,對於大陸的近在眼前,會深感驚訝!不是嗎?僅憑肉眼,就能把對岸的山巒樹叢看得一清二楚。誰會相信只不過盈盈一水,竟然分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更難以置信的是:在這個反共最前哨的戰地,人們竟然那麼自在,那麼悠閒。除了偶而能在山頂上或樹叢裡看到發光的砲身而外,竟嗅不出一絲一毫戰鬥的氣氛!他看不到想像中的殘破荒涼,更聽不到預料中的隆隆砲聲。他想:要不是到馬祖來,他會永遠蒙蔽在錯誤的想像中!


在大正的安排下,能夠去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驚奇於介壽商場會那麼繁華,福澳街頭會那麼熙熙攘攘。他們曾在香煙繚繞的天后宮裡,虔誠的祈求過福祉;他們曾攀上雲台山,在雲飛霧湧的時候,慷慨高歌,低吟淺唱。那屹立在洶湧波濤中的莒光燈塔,是他們在落日餘暉裡細數片片歸舟的證人;那山腰裡精心設計的碧山園,他們聽著山頂上傳來的雄壯戰歌,愛國心情跟著無比的激動。他們曾到過那個包圍在浪花之中的世外桃源:大坵島。大坵的總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島上有一個小小的分校,負責三十幾位小朋友的基礎教育。在那裡,蔣先生一行曾受到島上「最高文化首長」分校主任的殷勤招待。主任是大正在馬中唸書的同班同學,舊友重逢,備感親切。看到那個大書櫥裡擺得滿滿的中外書籍,以及園子裡喧鬧著、追逐著的鴨對雞群,主人淡泊寧靜、自得其樂的情操,曾在他們心底激起多少感嘆和敬意!


緊靠著大坵的,就是高登島。高登是馬祖最接近大陸的地方,距離對岸的北茭半島只有八千多公尺。可惜那是軍事重地,普通老百姓不能隨便去。不過他們能在碧山頂上以高倍數的望遠鏡細細審視故國山河,也算彌補了不能到高登的遺憾。


在東莒島上,蔣先生親眼看到了大正賴以起家的基業。指著忙碌的員工們,大正說:「已往,人們除了打魚以外,可賴以為生的職業不多,為了生活,好多人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因而造成勞力、人才和資金的外流;近幾年來,由於經濟的改善,這樣的情形已經逐漸緩和。不過,現在只能算是起步階段,政府跟民間仍然有許多事要做。目前,我們正進行一個新計劃:要成立一個新的連鎖企業,將海產的生產、加工、運輸以及相關事業納入一個企業系統,減少消耗,增加利潤,好為我們下一個更龐大、更有意義的計劃鋪路。」


看到爸爸滿意的神情,玉芸笑得好開心!不是嗎?做一個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比什麼都更有意義!她爸爸已清楚地認識,大正就是那個社會所需要的人。


以下照片,取自網路,或取自南竿鄉志,北竿鄉志,莒光鄉志;
大坵分校照片取自馬祖資訊網林金炎校長:大坵分校憶往
目前大坵島廢村廢校撤軍,島上是梅花鹿天堂!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現今福澳港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