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家教中心「志工培訓及督導」圓滿落幕
作者: 連江縣政府教育處 < > 發表時間: 2013-10-20
馬祖日報【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縣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志工培訓課程」及「個別化家庭親職教育輔導」,日前於縣府三樓會議室圓滿落幕,邀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沈慶鴻副教授抵馬進行課程講授,課程內容為「家庭教育個別化服務」、「建構及8185服務簡介」、「團體督導」。

 家庭教育中心日前舉辦「健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志工培訓課程」及「個別化家庭親職教育輔導」,首日課程主講人沈慶鴻副教授從全台11條輔導專線電話說起,依機構部門、服務對象、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提供者及付費與否來分析各專線電話之間的差異,使志工了解目前台灣的輔導專線,以利日後辦理接線時能依其需要轉介,並說明電話會談這種隔空溝通的方式,與傳統面對面式的會談相較,具有方便、時效性,及具隱密性之優點;由於服務容易取得,只要有電話,就可使用服務,特別對於「有時間限制」、「偏好快速解決問題」的人們,電話會談是較有優勢的選擇。

 另對於「多數無法在他人面前或團體中自在表現」的人來說,電話的支持性服務更給予其充分的安全感。對於有經濟壓力、工作因素、居住在交通不便或有其他壓力的使用者來說,專線的服務能有效的達到助人目標。而「412-8185專線」的服務工作舉凡家庭、婚姻、兩性交往、自我調適、親子互動、人際關係等主題,皆是專線服務的範圍,沈慶鴻副教授也建議志工們可以撥打「412-8185專線」,學習其他縣市的志工是如何應答的。

 第二天課程更加精彩,沈慶鴻副教授說明「建構方案」(全名為「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與專線電話不同,其是家庭教育中心志工,透過個案轉介(或主動求助)的管道,在獲知案主的相關訊息後,走出辦公室,主動與轉介機構認定需要服務者接觸。建構案將「重大違規或特殊行為學生」和「親職低�失功能家長」進行結合,是推動因「家庭因素」而適應不佳學生的關懷及以支持家長執行適切親職為目的工作,期待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網絡連結下,達到提升學生適應和強化親職功能之雙重目的。

 兩天課程中,沈慶鴻一直強調「改變家長,就改變孩子;改變家庭氣氛,就改變孩子的行為」,以服務家長為核心,以親職教育為焦點,將親職教育送到家的服務,是建構案的志工們的使命。志工們表示擔心面對個案時會不知所措,對自己沒自信,沈慶鴻副教授舉例一樣是外島的金門縣志工服務案例,案主是位剛升上國一的學生,因為將頭髮染紅而被老師罵,因此就不再上學,學校將此案件轉出給建構案的志工,志工深入調查後,發現案主是因為父親不關心自己的緣故,因此不在上學,後來志工反覆的去拜訪案主家,反覆了50幾次的輔導,將案主帶回學校,案主後來考到軍校畢業返鄉特地去找志工,感謝他的幫助,此一案例鼓勵了志工們,沈慶鴻副教授還請志工舉出身邊的案例,實際模擬與個案面談的情況,建立志工們的信心。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