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 http://www.matsu.idv.tw |
主題: 津沙、繒沙 | |
作者: 劉家國 < > | 發表時間: 2014-03-19 |
很多舊志中的謬誤,都將經由這次的續修,得到正名。目前,仍有一則地名令人深感困惑,就是南竿的津沙。多數對馬祖文史有研究者,都知道「津」與「金」在福州話的發音明顯不同,津沙的命名應非澳口的沙灘「赤耀如金」而得名。個人認為,昔日津沙是一座以「圍繒」為主要生計的漁村,很可能原名「繒沙」,而澳口外側左邊的礁石是「繒沙囝」。不過,這也不過是推論,除非津沙民眾能夠找到清朝或民國初年的土地買賣契約,或可解開津沙命名之謎。 即使馬祖四鄉五島有很多沙灘形成的澳口,但除了津沙以外,少有其他澳口以沙灘為名(只有北竿的白沙和午沙,但白沙和午沙的「沙」字發音與津沙的沙不同音),依據馬祖先人的命名習慣,以及沙灘的「沙」馬祖話發音,津沙也不太可能以沙灘得名。很可能與「津沙仔」有關,而跟所謂的「金色沙灘」無關。 馬祖話中的「沙」,是指海邊的礁石,如東引的西沙(蛇礁)、老鼠沙、龍船沙等。 在馬祖以產業關聯、謀生方式來命名的老地名還不少。東引的「紫澳」,原來要寫作「柴澳」,是早期居民討柴之地;東莒猛澳,原名『糸孟』澳,當地曾是早年捕蝦皮的場域;西莒田澳,本字來是「塍澳」,起因於民眾在那邊耕種甘薯;之前,純喫茶網友也發現,坂里原名「塍村」,當地曾有小型稻作栽培。 像福州話所說的田地.., 其實所用之字並非是「田」字, 而正確應是「堘or塍(ㄔㄥˊ)」字,字義是泛指水稻田的意思.. 像是西莒的田澳,正確該寫成是「堘澳」 坂里村的舊稱就是「堘村」 喪嶼(小坵)的故事-戲說蔡牽 文:黃鵬武 http://www.matsu-news.gov.tw/news_info.php?CMD=open&UID=126575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