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馬祖應善用乞討錢財
作者: 紀布德 < > 發表時間: 2014-10-17
前些日,曾報導美國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每日沿街向人乞討金錢。有一天,一位布施者看見這位老太太駕駛一部新車,在別處又準備向人乞討。

這位布施者是一位黑人,過去曾覺得這位老太太年齡一大把,怪可憐的,因此有好幾次布施零錢給她。

這次看見她有新車,而且比自己所擁有的車還好,剎那間火氣上來,就破口大罵說:「我每次給一、兩塊錢,都是自己捨不得吃用而給你,自己沒有錢添加汽油,經常步行,但布施給你的錢累積起來,就可以添加好幾公升的汽油」。

這位老太太還理直氣壯地回嗆說:「我家有孫子靠我養育,以及接送上下學」。

這位穿著破舊衣服的黑人,嘴裏嘀咕著,氣沖沖地離去了,若從他削瘦的身材推斷,大概也是一位經濟情況欠佳的可憐人。


馬祖連江縣政府的每年度經常性支出約30億元,幾乎全數向台灣要求供應,其他大型鉅額建設經費更是全額依賴台灣。

早期,由於中央政府的財政尚稱寬裕,考量離島特殊狀況,大部分都能有求必應,慷慨解囊,套句俗話說:「要五毛給一塊」。

例如馬祖先在北竿島建立首座飛機場後,不久在南竿島又建立另一座飛機場,亦即近距離的兩個島嶼存在有兩座機場,而且兩者皆是闢山及填海造地而建造,均須花費鉅額的工程款。

時至今日,兩者都屬目視機場,遇到雲霧天氣都成難兄難弟般霧濛濛及視茫茫,無法順利起降,兩者之間沒有互補效益。


現今的台灣政經情勢丕變,中央政府的財政顯然江河日下,再想錢財需索的有求必應,的確有些困難,而從過去慷慨解囊就變成今日斤斤計較,要一塊給五毛都不容易做到了。

馬祖的政治人物應認知現實的殘酷,連江縣政府的財政除無法長期依賴中央政府之外,更應該珍惜所乞討得到的每分錢財。
例如,政府要求各公立大學以「募款」自籌部分財源,要以成本效益的觀念成立作業基金,舉辦有效益的各種活動。

其實,從美國那位老太太的新車「刺傷」那位黑人的憐憫心之例子裡,可提醒馬祖的政治人物,對於向中央政府爭取的錢財,是等同「乞討」得來的錢財。

它是台灣節用而給馬祖的錢財,當然不能揮霍亂用,也不能耗損浪費,更不應徇私貪瀆。因此,務必要作最有效的運用,即找「對的事做」,更要以最少的支出產生最多的效果。

當然,馬祖最好自己能夠找到生路,運用自己賺來的錢財,但即便是花費自己的,也應該善加運用成本效益的理念,從事各項的支出,以發揮最大的效益。
紀布德 103 10 16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