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清代第一奇才紀曉嵐 /陳寶全
作者: 小市民 < > 發表時間: 2008-03-15
紀昀字曉嵐於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出生在河北獻縣崔爾莊。紀曉嵐的才學高於劉羅鍋。從小就愛唸書如史子集、百家雜說、無所不讀。甚至對地契文書、鄉間應酬等文稿,也讀津津有味,使他養成了博聞強記的習慣。他生平有幾大嗜好、愛吃肉、喜抽煙、好看書、嗜飲茶。小弟願與讀者們一同分享紀曉嵐一生處世之道、做為我與讀者們學習的功課。

紀曉嵐的生平

在河北省崔爾莊流傳一首名謠: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數了北京就數崔爾莊。崔爾莊喲崔爾莊,九門九洞九關廂。十字街頭跑開馬,南關園子立道場……可見紀家崔爾莊是何等威風。紀昀的祖父輩三代屬一品大官,極享盛譽。某日祖父紀天申在書房納涼。夢境中天空出現了一個大火球慢慢落在崔爾莊上空,正三圈倒三圈一溜煙火光落在紀府的院子裡。醒後知是夢境。但這時府中老婢女稟告紀老爺:『大兒媳『容舒夫人』給老爺添了一位少爺。』他是紀天申的第五個孫子。他想到剛才的夢境取名為『曉嵐』小時皮膚白嫩、容貌端正,天資聰穎,稟賦異常。深受全府長輩疼愛。從小喜愛祖父說故事給他聽。紀老爺把愛孫摟在膝前,講傳奇故事給曉嵐聽,小嵐迷戀不已。長大些教他背誦律詩絕句,教三、四遍他會一字不錯的背誦下來。後府中請老師教他,曉嵐背三字經就像江河流水、滔滔湧來。再長大些讀『四書』『五經』。他叔叔紀容端教他作詩對句。他大多用詞恰當,對仗工整,出言幽默、膾炙人口。他八歲就讀完四書。後讀「詩經」、「書經」、禮記」、「易經」及「春秋」五部儒家經典著作。九歲參加童子試。他娃娃臉好玩皮,手拿一截樹枝考試官測試他說『小童子暗藏春色』他趕忙答以『老宗師明察秋毫』九官稱他為小才子。次年到河間府應試考官出上聯是『十歲頑童,豈有登科大志?』他對下聯為『三年經歷,料無報國雄心』。

曉嵐對題娶回美人

乾隆十二年曉嵐應順天府鄉試中以第一名解元奪魁。他博覽群書繼承前人的史學傳統對『史通』提出批評取其精華著成『史道削繁』四卷。書成刊印,曉嵐立刻名噪一時為他後編的『四庫全書』打下理論基礎。十七歲曉嵐離別家鄉五年後(二十二歲)返里已成英俊韻秀的青年。某次隨舅舅到寺廟參訪。舅見柱上只有單邊:『水月寺魚游兔走』舅要甥兒對另柱邊。曉嵐以『山海關虎躍龍飛』舅舅連稱佳聯。他叔叔容端對他說:祖父輩見你成人正為他議婚。他祖母言:有位進士之女才貌雙全也在求婚。小姐本身出試題在馬府應試。若小姐認為沒答對會吃閉門羹喲!曉嵐由四叔陪同到馬府求婚。馬小姐書寫上聯:『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曉嵐揮筆寫出下聯:『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小姐心想如此才俊何不再考曉嵐一題。只見寫道:『月中秋會佳期下彈琴誦古詩中不聞鐘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歸古廟中宰相運心機時到得桃源洞與仙人下盤棋』這上面四十八個字不成詩句如七言絕句應該是五十六個字,想了半天讀了幾遍,恍然大悟,這是一首「藏頭露尾」詩,起首的一個字做了最後一個字的一部分,其他各句的頭一個字,便是上句末尾一個字的半邊。他看叔叔後起身念道:八月中秋會佳期,月下彈琴誦古詩。寺中不聞鐘朝便,更深方知星斗移。多少神仙歸古廟,朝中宰相運心機。幾時到得桃源洞,同與神仙下盤棋。』他已讀完小姐已應允這門婚事。兩個月後二人成婚。

曉嵐苦讀三年鄉試奪魁

乾隆十二年他又參加鄉試,考官是劉羅鍋父親劉統勛出試題試題為:『乾隆十一年召大臣並賜宴,瀛台賦詩,賞花釣花,眾臣謝表』只見曉嵐開始就寫道:伏以皇慈霧洽,雅協協兼酒笙簧;聖渥天浮……世道昇生,著太和於有象……開場白讀起來迴腸蕩氣:主考劉統勛極其欣賞。往下看更是氣象萬千:『青龍布席,白虎執壺,四溟作杯,五岳為豆』『感覺心曠神怡,同餐元氣。』劉鑼鍋老爸讀後禁不住伯案叫好。接著為:當童西江之浣女。樂諧韻潗,致戒夫琴瑟之專;詩被管弦,務親夫風雅之正。劉考官談後暗讚此文出手不凡,所心獨運。開始劉大人只顧看文沒看卷內的姓名等啟封後才知寫文者為秀才紀曉嵐。這曉嵐比劉墉小幾歲,但其學識遠比自己兒子優秀。曉嵐通過科試本參加狀元科擧,無奈母重病急忙帶「妻」「子」回家探母孝道。中守護半年。母命歸黃迫。母要他參加狀元考試。孝子曉嵐為。母守喪三年並未參加狀元考試。


妙寫春聯展現曉嵐文才


少年同伴劉銅要他幫寫春聯。他立刻揮筆就寫。但竟有人以求劉書聯來炫耀鄉里、曉嵐知道後就謝絕高門顯戶的請託。某次由書童陪著路經『張駐所』門口,見破房立在寒風中,木板閂還沒貼春聯。他心中生出一股憐憫之心就幫他寫了一付春聯:『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剛說劉銅要知友『曉嵐』幫他寫副春聯。他寫:『驚天動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橫批四個字:『先暫後奏』劉家三條光棍一起動手貼好春聯果然引起鄰里稱讚:但春聯詞傳到『姜家府』要投狀衛門告曉嵐寫此文記上請官府將紀家滿門抄斬。事出有因。因紀家高價買了姜家看好的一處田產。姜家懷恨要報仇。知府大人問曉嵐為何要如此書寫春聯。曉嵐回答知府大人說:劉氏兄弟三人,長『劉銅』次『劉鐵』、再次『劉錫』。大哥劉銅是賣爆竹的。爆竹聲響劇烈說是『驚天動地門戶』不謂不可。老二劉駐專管米糧過年一事,說他『數一數二人家』也未嘗不妥。劉錫最小賣燒雞的,買來活雞,先殺掉再處理小生說他『先暫後奏(做)』也不過分矣。知府聽完說『大膽』紀昀,舞文弄墨,口出狂言本人上奏聖上定奪。奏文上呈劉統勛。他看後不由得笑起來,認為這是文字遊戲反而喜歡這副對聯並赦免紀曉嵐罪過一場虛驚到此為止。到乾隆十九年紀昀中二甲第四名賜進士出身。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他中進士入翰林登上壁途。但他仍艱苦努力看書,不斷學習進取。舉他與文社伙伴集詩對句。劉墉提李白詩:『文章輝五色』曉嵐搶先答出:『心跡喜雙清』另位擔『小窗多明,使我久坐;』曉嵐答:『入門有喜,與君笑言』曉嵐哥哥『紀昭比』信手捻來吟出:「胸中己無少年事」劉墉吟為:『門外猶多長者車』曉嵐吟以『名高八年星辰上』,『詩在千山煙雨中』。
文采機智戲弄太監,紀昀受和坤嫉妒發配邊疆
某次太監看曉嵐英俊漂亮在寒冬拿把扇子對他說『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談否?』曉嵐回敬他:『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麼?書房中立刻爆出一陣哄堂大笑,這時老太監哭笑不得。曉嵐與翰林同伴比賽作詩總是快人一步吟出。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等佳詩。乾隆皇愛吟詩作句看到『桃開柳絲』就吟曰:『風吹楊柳千枝動,雨打桃花萬朵遙』皇上覺得兩句對仗工整滿意問紀曉嵐此聯如何?曉嵐知道皇上好勝喜歡高人一等說:『聖上之聯,美則美矣,只是為盡善也。』乾隆聽後果然不快。要愛卿說來,朕聽聽看?曉嵐唸出:『風吹楊柳枝枝動,雨打桃花朵朵遙』乾隆這回笑了。紀曉嵐的機智幽默替乾隆皇增添許多樂趣。乾隆二十四年紀昀赴南方任職剛上任寓所門口貼單聯:『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紀昀看後寫上:『俺北國,一天一地一聖人!』
元宵製燈謎乾隆皇猜不中


元宵節乾隆皇要元宵觀燈,詔令大臣廣製燈謎,擇優行賞。京城裡文人學士挖空心思,一時創意,佳作百出。乾隆皇興緻高,走出太和門來到大清門。見一具彩指做得精美上面用工整小楷書寫道:『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復,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也是妙文』大臣全被這富燈謎難倒,誰也不敢在乾隆皇前多說一言。乾隆皇是寫過三萬多首詩奇才皇帝。又喜歡『對句』『清謎』哪裡好意思講自己猜不出來便叫大臣猜。幾位老臣絞盡腦汁仍然不知所云。皇上見大臣全猜不中問此燈誰製作?身邊部屬稟報是翰林院學士『紀曉嵐』。劉墉老爸劉統勛便趁機誇獎他的得意門生。乾隆皇經劉大臣一說。誇獎紀曉嵐果然是個卓越人才要紀曉嵐回稟謎底是『哪兩字』。這時曉嵐在家中正和妻妾們歡度元宵節。忽然府中響起紀學士接旨的喊聲。曉嵐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誠惶誠恐跪地接旨,讀完聖旨心中一塊石頭才安心落下『趕快奏明謎底是『猜謎』二字。乾隆皇要當場測試紀曉嵐的才學。某天皇帝要見紀昀。皇上先出個簡單對聯要曉嵐即問即對。帝上聯:『孟子致為臣而歸』曉嵐即答:『伯夷非其君不事』。市出:『此地崇山峻嶺,茂林條竹;』紀答『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何圖』乾隆皇聽後非常高興。紀昀常被皇上宣召入宮,漸漸得到皇上的竉愛。大夥都知皇上也竉愛和坤。某次三人乘小船遊湖到了湖心『歷下亭』:忽然皇上問道:『這歷下亭』歷史悠久,湖光山色,可曾文人墨客所做詩文?和坤想討好皇上馬上應聲說道:『有』……皇上和紀曉嵐想聽和坤下文,誰知自會拍『馬屁草包』的『和坤張口結舌說「有」後眼睛眨巴半天也沒有想起一首詩來。皇轉向紀昀紀曉嵐引用杜甫其中詩的兩句曰:『海右此亭右,濟南名士多。』『好』-『好』皇上連聲稱讚,和坤在旁全得滿臉通紅。朕看了濟南四大名泉中三大名泉,尚有一泉叫何名字?和坤急答『全錯』。皇上又轉向紀昀。紀卿你說是哪個?紀曉嵐回答是『金線泉了。』乾隆皇點著頭說:『對』,『對』。某次劉墉戲弄和坤正值嚴冬北京的風雪淆加,劉墉心生一計,要讓和坤出洋相。劉墉得知和坤應召入宮、劉墉換上一身破舊的皮袍到通往宮中路上等候和坤。劉墉差人攔住和坤轎子遞上名片同時說;中堂親自過府賀年,沒遇到和大人,現在下轎了。和坤本對劉墉耿耿於懷,但見劉墉如此尊重自己。只好下轎,和坤正要跟劉墉打招呼,但劉墉沒等他開口先『撲通』一聲跪在雪地上口中嚷『給和大人賀年!』和坤見劉大人下跪,和坤不得不急忙跪地回拜,可是和坤身穿衣袍是格外名貴,價值萬金的雪貂皮袍和錦繡馬掛,一下子沾得污濁不堪。兩人站起身子,和坤看劉墉也是沾滿泥污但劉穿得是破皮袍早已破舊不堪根本不值錢知劉墉故意整他,和坤心中叫苦不迭。和坤知曉嵐深得皇上歡心『嫉妒心充滿和坤』心中要『報仇才心甘』。某次和坤向乾隆皇稟報『狀告』紀昀洩露查鹽機密。曉嵐確在空信封內裝入一撮食鹽,一撮茶葉信封內沒寫任何一個字打發人送信給『盧見曾』。和坤爪牙早已監視紀昀日常一言一行雖查到空白信封。但沒其它証據。和坤老是告狀紀大臣查鹽洩密弄得乾隆皇不得不處理此事。乾隆帝對紀昀說你未寫任何一字但事實俱在。人証確鑿。只好忍痛輕罰紀昀發配到新疆的烏魯木齊。隻身出塞服罪。紀曉嵐在西域三年曾寫詩一百六十首。曾寫道:余從軍西域時,草奏草檄,目不睱給,遂不復吟詠,或得一聯一句,境過輒忘,一百六十首,皆歸途追憶而成,非當時作也。』紀曉嵐這些詩作為清代詩壇帶來水新鮮氣息,今天看來極具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記載了西域的風物人情,其功力深厚,非他人可及。


三年後返京編四庫全書
乾隆皇繼位三十年後要宣揚文治武功要劉墉老爸劉統勛編全書。乾隆四十三年紀昀恩師劉統勛病逝,終年七十三歲。後由曉嵐接棒簊工作。多虧曉嵐記憶力超強大量搜尋古今藏書,然後進獻入京。紀昀負責檢閱,分類列目入庫備用。紀昀有過目不忘能力。曉嵐張口就溝,溝後就寫,寫後成章,章後編冊,裝冊成書。四庫全書由曉嵐,劉墉及多位文學士編撰而成。就如同劉墉所寫:『文章千古業,春秋五車書』整整化了八年完成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總計一萬二仟多種。這是一部曠世傑作,後人讀此四庫全書後無不驚嘆紀曉嵐學識淵通被稱為『一代奇才』或『一代文宗』


看完以上感言


紀曉嵐平生大嗜好,愛吃肉,愛抽煙,愛看書,愛飲茶。他一次能吃三斤牛肉有人稱他為『以肉為飯,無米粒進口』飲茶如命,平生不善飲酒。常自說:『平生不如東坡,銜杯己覺朱顏岮。今日從書論酒味,何殊文士談兵戈。』


他也有『大煙鍋』之稱。他本人煙管不理嘴。紀曉嵐不隨便應酬,認真把事處理好。活到八十五歲長壽而逝。風流才子他一生無愧於世,可以含笑九迫不必子係為他傷悲就如後輩一幅輓詞:『浮沉勻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他死在喜慶皇帝內。後代總評紀曉嵐如下:『敏而好學可為文,固實華之共茂;授之以政無不達,矧齒德之兼尊。式被喜稱,用彰令範。』故曉嵐謙名文達。紀昀凌墓在崔爾旁西南。石碑刻文:皇清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曉嵐好學謙卑值得您面對文學處人應以他為『學習榜樣』。多唸書只會替自己『加分』伙伴們您我努力學習吧!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