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 http://www.matsu.idv.tw |
主題: 「敲敲打打玩非洲鼓創意研習營」即日起開始報名 | |
作者: 馬祖芙蓉海畫會 < > | 發表時間: 2011-06-28 |
由連江縣政府民政局主辦「100年度暑期青少年休閒育樂活動計畫」,芙蓉海畫會承辦「敲敲打打玩非洲鼓創意研習營」特別再請有「鼓王」之稱的陳錦輝老師,來教小朋友創意非洲鼓,即日起開始報名,有興趣的小朋友趕快報名!大家一起來敲敲打打玩創意!快樂過暑假! 時間:七月六日〈星期三〉至七月九日〈星期六〉 地點:復興村牛峰境一樓廂房 人數:二十名 報名專線:〈0836〉25332余小姐 課程計畫表: 07月06日/晚上18:00-20:00 /2 小時 認識節奏、身體和節奏的律動 07月07日/晚上18:00-20:00 /2 小時 句子(一)、句子(二) 07月08日/下午15:00-17:00 / 2 小時 大鼓、中鼓、小鼓 節奏配置(一) 備註:選出大鼓、中鼓、小 鼓等適當學員。 17:00-18:00 /1 小時 晚餐、討論 晚上18:00-20:00 /2 小時 合奏試驗、分組、起 Call 練習 07月09日/15:00-17:00/ 2 小時 彩排(一)、遊街 視練習情況而定 17:00-18:00 /1 小時 晚餐、討論 晚上18:00-20:00 彩排(二)、成果發表、分享討論 打擊樂是人類最原始的音樂,幾乎所有的孩童一出生就擁有打擊的天份,拿著尚未吃完 飯的筷子或湯匙敲敲打打,這即是打擊樂的原型,亦是人類最自然的能量發洩,正因如此鼓常常 成為歡樂的樂器。 非洲節奏,一種來自地心的律動,在亙古的非洲大地子民們利用節奏記錄著那古老的神祕, 藉由輕重高低不ㄧ敲擊音聲所產生不平衡感,而讓身體自由擺動,進而退去肉體和物質的感知開 啟靈性之門。我們稱為 Trance 搖擺;祂是從土地竄出的一種音樂概念與方式,古老部落裡亦是 到達人神和一的必經途徑,祂代表著土地的力量。這股力量自由、愉悅、癲狂,在沒有文字的時 代藉由海上絲路傳到了東南亞遠至台灣,為所有節慶的歡動能量。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在傳統 節慶音樂的應用,雖已有了自己的獨特文化方式,Trance 搖擺的概念卻一直存在。 這次,我們再次大膽鏈結” Trance”搖擺節奏的發源地-非洲;藉由原始節奏豐富多元的 打擊、律動等訓練方式,結合閩東的傳統器樂,試圖撞擊出新型態的節奏表現方法,創造更深更 多元的文化意涵。透過示範、討論、練習等方式,創作並教學,讓古老的節奏深根於馬祖的孩子 期望融合出屬於前衛閩東式的打擊鼓陣。打擊樂的訓練,除了一般的基礎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面 臨群眾目光時的絕對節奏感,這是手、耳、心和心情完全一線的專注訓練結果,並非只有技巧上 的成熟就可以完美演出的,不過也正因打擊樂的原始,所以也是所有樂器中學起來最快樂的。 說明 此次的研習營以親子互動的方式輕鬆進入非洲節奏,期望在短短的幾日課程裡建構一個喜愛節奏 的小小部落,在未來還可以每周或每月以鼓相聚。來參加的朋友們,請每人準備一道菜,在中場 休息時間一起用餐討論,期望一起創造出嬉戲的午後、繽紛的相聚和驚艷馬祖的活力演出。 陳錦輝 1979 出生於台中,玩過樂團,曾和非洲鼓大師 Mamady Keita 及 Bangoupake 習鼓,和舒菲大師 Zahira 學習靜心和生活。於 2004 年進入藝術生活至今,多次以繪畫、裝置、音樂和儀式介入社區或 實驗空間,2008 年成立 MoArt 【冇。藝宿】以集合「意識社群」 為偶發創作概念,繼續實驗生活。 經歷 2011 台南知事官邸 / 「尋找南台灣文創 DNA」/ 策展人 2011 雀躍吉祥-絕代傳統西藏音樂家台灣巡迴演唱會 / 鼓手 2010 新竹南埔石爺祭 / 成立鹹菜桶農村打擊樂團 / 策劃教學 2009 新竹國際花鼓節閉幕演出 / 野山田農具打擊樂團 / 教學策劃 2009 馬祖南竿牛角社區 /【浪漫浮塵利囉喔】社區藝術計劃 / 策劃執行 2009 【舞掌同輝】非洲擊奏環台交流行動 / 執行 2009 台北燈節演出 / 野山田農具打擊樂團 / 藝術、音樂指導 2008 成立 MoArt studio 【冇。藝宿】- 藝識社群 2008 嘉義環境藝術行動。梅山鄉瑞峰村 / 駐村藝術家 2008 成立野山田農具打擊樂團 / 策劃執行 2007 大隘藝術節 / 協助執行 2007 第二屆非洲音樂大賽 / 冠軍 2006 花蓮迴瀾國際藝術創作營藝術家 2005 新竹之春 環境音樂劇「河婆」/ 策劃執行 2004 東引藝術與人文系列•兒童創意美學藝術家進駐 2002 懶佛仔創作樂團 個展 2003 「蹓鳥」裝置。Nell’s Home 實驗空間。台中 2008 「憶染陸羽」裝置。民雄廣播電台日式招待所。嘉義 聯展 2010 「新台灣壁畫隊」聯展。橋頭白屋。高雄 2010 「人景人」裝置聯展。台大醫學人文博物館。台北 2009 「喜劇」繪畫。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9 「冇在奇有」裝置聯展。明新科技大學。新竹 2007 「飛來驗福」裝置聯展。月光小站。台東 2006 「四季」101 公寓實驗展。私家公寓。新竹 2000 「光的裝置藝術」戶外裝置。清水鎮碑仔口。台中 團隊簡介 Mo Art 【冇。藝宿】 茶不囫圇吞。聊笑捧滿肚。活著冉冉行。聚意識社群。 在什麼都可以是藝術的年代,開啟了一扇禪、哲學和藝術本為一體的窗,不斷打破心的疆 界,成為現代藝術最初也是最終的表現手法。儼然而生的行為、觀念、裝置、科技等形式或者茶 道、香道、等生活皆步入了現代藝術殿堂。藝術形態不斷的被打破,實體聚落也慢慢失去活生生 的創作功能而落於形式,更能自由地保持新意的唯有不斷更新的意識形態,因此藝術社群誕生。 不可否認我們有實體的家,那是我們真實分享「內」與「外」活生生的原點,但 Mo Arts【冇。 藝宿】所要呈現的是分享我們用心經營生活的概念,集合同樣的心,同樣的意識社群,不斷創造、 不斷發現、不斷慶祝生命美好的心,一起分享生命之美。打破疆域集結不斷篡行的新意念,讓美 麗的感動在每一個角落不斷的發生。 有風。有羽。輕描泥土的芳跡。 注泉。撫燃。烹出滿室的旋律。 ![]() ![]() ![]() ![]() ![]() ![]() ![]()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