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人民篇:第三章 語言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1-03-23
第三章 語言

一、前言

 一個地區方言的形成,是歷經了複雜的社會歷史與地理條件,而發展變化的結果。就社會歷史與地理條件而言,方言的形成與社會的分化、人口的流動、遷徙與擴散、民族的融合、山川的阻隔等等因素,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早期福建地區「閩方言」是一個統一體,不分福州話、閩南話、建甌話、永安話與莆田話等等。而閩方言的形成,乃因中原長期戰亂,北方中原人士大批南移,歷經五胡亂華、唐朝末年藩鎮之亂、北宋南遷避遼金等時期,中原古漢語遂與當地閩越族方言,附近的吳楚語,經過千百年相互交融、滲透,形成了早期的閩方言。後來,由於福建省多山,再經漫長時間變化與地域分化,才從閩方言中明顯地分化出福州話、閩南話等次方言。

 閩方言受古閩越方言與吳越方言的影響,顯而易見。尤其是文法結構的「倒裝句 」,不論福州話或閩南話,都為數眾多。秦朝年間,閩越族組成了強大的「無諸國」(後來無諸國的女子,稱「諸娘」),春秋年代,有吳王「夫差」,他們的「無」與「夫」,都是「王」的意思,也就是「諸王」與「差王」,這種倒裝的文法結構,與漢方言是非常不同的。影響所及,閩方言稱母豬為「豬母」、稱公雞為「雞角」、叫客人為「人客」等等,成為特色之一。

 閩方言雖經過多方融合,但其所保存的古漢語,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以朗讀「唐詩三百首」來說,用閩方言就比普通話(國語)來的押韻準確,而且字音優美。因為中原地區遭胡人入侵後,原來八聲的古漢語,融合成為四聲,而流落南方的閩方言,卻保存了八聲古漢語,可謂「禮失而求諸野」。

 福州話是閩方言的一支,本鄉民眾大多遷徙自福建長樂,屬閩東的福州語系。福州話的形成,可說是源遠流長,經過1千多年古漢語、閩越語與吳楚語所融合而成,並且,晚近以來,受到清末五口通商影響,添加少數外來語,於是形成了今日福州語系的全部內涵,也就是本鄉方言的源頭。

二、長樂方言

 長樂方言屬福州語系的次方言之一。福州人稱長樂人為「長樂我」或「長樂鬼」,因為福州人稱「我」為「奴」,與長樂不同;另外,長樂人擅長做生意,被認為比較精明,比較「鬼」的關係。

 在馬祖列島,本地人士操長樂口音者,佔八成以上;其次是連江口音,早期集中南竿津沙村;福清口音則散居各地;操閩南話者,集居南竿復興村與北竿橋仔村,他們居住的地區稱「南館」,當地人叫他們「下南兄」。本鄉先民多來自長樂,絕大多數操長樂口音。

 福州話融合了古漢語、閩越方言與吳楚語,用一句坊間罵人的「髒話」,就可以完全涵蓋:「使汝嬭膣(卑頁)」。

 「使」也可寫「駛」,是古漢語,「御」的意思,原本是駕御馬車之意,引申為「御女」,騎在女人身上也;汝:你的意思。(見《世說新語 》);「嬭」是古吳語,也就是現今的浙江話,吳語稱呼母親為「嬭」、「娘嬭」,「嬭」也可寫為「奶」;膣(卑頁),古閩越方言,女性生殖器之意。以上本鄉坊間罵人的「五字真經」,雖難登大雅之堂,但其中兩字是古漢語,一字是古吳語,兩字則是古閩越方言的殘跡,雖是罵人的話,但深入解析,可窺見語言演變淵源,頗具「學問」。

三、方言溯源

 茲將福州話受到古漢語、吳楚方言、閩越方言及外來語的影響,分別考據及敘述如下:

(一)保存古漢語的詞語
箸:筷子。(見《荀子.解蔽》)
鼎:鍋。(見《儀禮.土冠禮》)
飲(ㄤ31):米湯(見《論語》)
暝:也寫作冥,夜晚之意。(見《詩經》鄭玄注:冥,夜也。)
卵:蛋。(見《莊子.齊物論》)
蠓:蚊子。(見《列子》)
承:奉,受,接之意。如:「承」水。(見《說文》:承,受也。)
汝:你。(見《世說新語》)
伊:他。(見《世說新語》)
索:繩子。(見《尚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許(ㄏㄩ31):那,那裡。(見《世說新語》)
聖(音「線」):靈驗。如:大王有「聖」。(見《尚書.洪範》)
晏:(天色)遲、晚。如:天「晏」了。(見《禮記.內則》)
敧(ㄎㄧ):傾斜。如:桌「敧」了。(見酈道元《水經注》)
倩:雇請。如:「倩」工。(見漢劉向《列女傳》)
沃:澆,灌。如:「沃」菜。(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曝:古寫作「暴」,曬的意思,如:「曝」衣裳。(見《孟子》)
起:蓋(房子等)。如:「起」厝。(見《漢書.武帝紀》)
跋:跌倒。如:「跋」倒。(見《說文.足部》)
興:好女色。如:做洋「興」、「興」趣。(見《禮記.學記》:不興其藝。)
媱(ㄏㄧㄡˋ):淫冶、不端莊。(見《廣韻》:媱,美好也。)
丈夫:男子。(見國語《越語》)
眠床:床舖。(見《南史.魚弦傳》)
外家:娘家。(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新婦:新婚女人。(見《世說新語》)

破病:生病。(見《後漢書.虞延傳》)
尻川:屁股。(見《山海經》:倫山有獸似麋,其川在尻。)

(二)保存吳楚方言的詞語
農:也寫作「儂」,人的意思。(見《六書故》:吳人謂人儂。)
凊:冷。(見《集韻》: ,冷也。吳人謂之。)
必:裂。(見《說文》:必,分極也。),連雅堂曰:「必:裂也。」
亢:藏。(見章太炎《新方言》:今淮西、淮南、吳越皆謂藏為亢。)
嬭:母親。福州話叫「娘嬭」。(見《廣韻》:嬭,楚人呼母。)
蜀:一。(見《方言》:一,獨也。南楚謂之蜀。)

(三)閩越語殘跡
賣(ㄇㄟ.):不。如,東引順口溜:「大水密賣著」,大潮淹不到之意。
濫:潮濕。
歞(ŋɔuŋ242):呆笨。馬祖地區民眾取名常用「歞」字,如:陳許歞、劉歞興等。
寮:指簡易的棚子、屋舍。諸如:草寮、雞寮、豬寮等。
骹溜:玩耍。
須慮:船。(見《越絕書》)
礛潭:大石頭。

(四)受閩越方言「倒裝句」文法影響
雞角:公雞。
雞母:母雞。
豬母:母豬。
狗母:母狗。
人客:客人。
頭前:前面。
尾後:後面。
風颱:颱風。

(五)受外來語影響
硼:paint(稱「油漆」為硼)
奧賽:outside(原先是球賽「球出界」之意,後來引申為「後面」或「後盾」之意。)
氣囝:ketch(原本是「雙桅船」之意,但引申為「小汽船」。)
爭波:jump ball(跳球、爭球)
鴉片:opium
噸:ton
夾克:jacket
蘇打:soda
咖啡:coffee

四、東引俗諺

•南竿北竿,東引橫山
 自古以來,從福州駛往浙江一帶的船隻,都需先經過南竿塘、北竿塘,再往上到達橫山(今之亮島)、東引。因此才延伸出這句帶有押韻的俗諺。

•東引黃瓜,乞嘴害
 福州人稱黃魚為「黃瓜」,每到春季,大批黃魚迴游到東引與亮島間產卵,黃魚迴游期間,會發出「瓜、瓜、瓜 」聲響,於是捕黃魚又叫「聽聲」,從聲音大小,可以分辨出魚群數量。因此,這句話就引申為話多的人,就像東引黃魚一樣,被嘴所害。

.東引黃瓜打倒豆官店
 福州話稱豆腐為「豆官」。由於東引盛產黃魚,每到黃魚季節,市面上黃魚甚至比豆腐還便宜。

•琉球館做戲
 早年本鄉民眾稱恩愛山為「琉球尾」,向北邊的一處海蝕溝,叫「琉球窟」。漁民從北邊海上遠望山頂,有一處平台,像戲台一般,稱之為「琉球館戲台」。昔日,東引黃魚季興旺,賭風也盛,輸了沒法還錢者,如果有人向他討債,他答:「等琉球館做戲時再還你」,那就表示,雖然承諾還債,但永遠無法兌現之意。

•軍樂園白面
 民國44年反共救軍國進駐,隨即在46年帶來了公營妓女戶「軍中樂園」,也就是所謂的「八三么」。於是地區婦女漸漸拿「軍樂園」加上「白面」來罵人。「白面」者,福州人指青樓女子也。

•福清哥蜀百空五
 早年東引南澳一直是閩浙一帶漁船泊憩的澳口,但由於天有不測風雲,民國初年,一日南澳突然間吹來東南強風,許多船隻走避不及,船沈人亡,其中福清漁民就死了105人,草草堆放在木楻中,葬在南澳中路水溝旁。因此,如果東引人向福清人說:「福清哥蜀百空五」,福清人會認為在嘲笑他們,可能因此引發鬥毆。(編按:福州話「蜀」是「一」的意思。「空」是「零」之意。)

五、謎語

•吾道向南北,東西藏地殼;大水密賣著,小水密三角。

 按:「密」,福州話是「淹 」的意思;「賣」是「不」,大「水」是大「潮」之意。以上的謎語,也就是說:「 我的通道是南北走向,東西藏在地底下,在一處大潮水淹不到,小潮水卻會淹到三角的地方。」

 這是一首本鄉流傳百年的「順口溜」,傳說誰能解開謎底,就能得到一筆數不清的金銀財寶。西洋童話中,有阿里巴巴四十大盜的藏寶故事,在我國閩東海島一帶,也流傳著相同的海盜藏寶傳說。

 「大水密賣著,小水密三角」,這是其中最難破解的謎語。而留下這則謎題的主人,正是清朝嘉慶年間縱橫閩、浙洋面,三度越洋劫掠台灣,竿塘漁民稱為「海皇帝」的大海盜蔡牽。

 傳說中的金銀財寶到底有多少呢?東引耆老陳瑞琛有以下的描述:「九罈十八缸,一缸連一缸;誰人能得到,鋪路到連江。」然而百年來,這則謎語始終無人能破解,也就因此一直流傳了下來。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