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靄  溫度:23℃ AQI:126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15000呎 能見度:5000公尺 北竿雲高:10000呎 能見度:6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非凡音電台

非凡音電台友善列印



張貼者
yuika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3-04-17
發表文章 : 1786
掌聲鼓勵 : 17

發表時間 : 2018-08-15 09:55:32
FORM: Logged


yuika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yuika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人們為何喜歡在神明面前發誓? --閱讀人次 : 1954



在廟裡的日子

在還沒有社區活動中心之前,漢人社會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就是「廟」,因為廟前有廣場,有戲臺表演,有大樹讓大家納涼聊天;附近還會出現傳統市場和夜市,像是臺北的霞海城隍廟旁有迪化街,臺中豐原慈濟宮周邊則有廟東夜市。比較大的廟也有經濟的力量,例如新莊的慈祐宮前就有個石碑,記載著乾隆年間,廟方向渡船的人和店家收了多少渡稅、店租。

而現今,若要認識地方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到各地廟宇的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看那些捐錢給廟宇的紀錄,就能在上面的照片找到他們「頭」和「臉」。

廟是信仰和權力的核心,也是充滿文化的場域,除了可以欣賞書法、繪畫、雕刻、建築等,神明誕辰時,還有戲劇演出和陣頭表演能觀賞,是電視機尚未出現前,欣賞表演的管道。

此外,廟也常跟政治有關係。例如選舉時,有些候選人發表政見都沒人關注,但一說要到廟裡「咒詛」、「斬雞頭」以證明賄選清白,就會有好多人跟去看熱鬧。隨著科技發展,現在還出現「線上求籤」,乩童也可以透過Line為信徒服務。比起其他宗教,這些都是臺灣廟宇的特別之處。



神明的功能:審判善惡

無論是清朝、日治時期或現在,有時嫌犯不認罪,警察會將嫌犯帶到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大眾爺這類「地獄司法廟」,讓嫌犯坐在那裡,自己好好想一想。晚上廟裡黑漆漆,又有可怕的七爺、八爺盯著看,嫌犯往往會在倍感精神壓力之下主動認錯。

很多宗教都有宗教審判,像是好人到「天庭去彈豎琴,壞人到地獄被火燒」,也有很多宗教叫人要懺悔。但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大眾爺這些主宰地獄司法神明的廟,最特別之處,在於其具有「神判儀式」的文化和功能。

所謂神判儀式,就是把地獄當成「衙門」,藉由神明來審判善惡是非,讓做錯事的人自我懺悔。除了做虧心事的人會被抓到廟裡,也有人會到神明面前「斬雞頭」證明自己的清白,例如政治人物有賄選爭議時,就在民眾面前發誓:「若我有錯,就像這隻雞一樣遭到天譴,身首異處。」不過因為太血腥,現在許多廟都已經禁止民眾到廟裡斬雞頭。

此外,廟裡神明的容顏也是值得注意的細節。像是城隍爺、大眾爺這種地獄司法的神明很凶、是非分明,人們若在這類神明面前說謊,會有受處罰的心理壓力。相反地,若是有人說要去媽祖面前詛咒自己不得好死,就是自知理虧、沒有膽量,因為媽祖是很慈悲、包容的神明。



神明的功能:調解糾紛

在臺灣,人和人之間若發生糾紛,通常有三種解決途徑:第一種是請里長、村長、社區主委調解,例如誰家漏水到誰家了,就「私下聊聊」解決。第二種是到法院按鈴控告。很有錢的人可以請個律師跟你告到底,但小老百姓沒辦法這麼做,寧願到廟裡去跟神明「告陰狀」,這就是第三種解決方式,也可視為一種廣義的法律文化。

許多有冤屈的民眾,會主動到主宰地獄司法的廟裡告陰狀,大部分是為了法院較難定奪的民事案件,例如複雜的夫妻外遇、家庭糾紛、沒有收據的倒會等情況。廟裡的「筆生」為了確保民眾所言屬實,避免助紂為虐,通常會要求民眾先去法院按鈴控告,或是拿出財務糾紛的收據,抑或先擲筊杯取得神明認可的正當性。

「筆生」是何許人也?在新莊地藏庵,就有懂得六法全書的「筆生」,負責幫有需求的民眾寫「牒文」給神明告陰狀,粗估一年就要寫三千多份。十年前新莊地藏庵只有一位筆生幫忙寫牒文,現今增至五位,民眾甚至需要抽號碼牌,可見神明也是很忙的。至於牒文內容,就像官方文件,以白話文結合文言文,並記有一些法律用語和神明的名字,由筆生記載著:「某某人幾月幾號來跟我說……,請神明(地藏王、大眾爺等)幫忙來查這個案件……」

這些前來跟神明告陰狀的人,通常一開始都表情生氣、痛苦,但也不能在筆生面前謾罵,要講清楚冤屈的來龍去脈。講述過程中,口語轉化成了文字,情緒化的字眼也變成規範性的語言。這時,和神明告狀完的信徒會感到自己的冤屈被神明聽見了,同時也向神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情緒也就變得比較緩和。

信徒跟神明告完狀,會不會去跟有糾紛的對方放話?一定會。因為當事人的情緒緩和了,對方也知道神明介入了,就有機會重啟談判。因此,等待神明受理案件的緩衝期間,也是當事人重新調解糾紛的機會。例如原本要不回來的一百萬,可能重新談判,先從三十萬開始還;或是原本老公有外遇不承認,現在知道有神明在看,就有可能乖乖回家。



神明的功能:化解瘟疫與悲情

生、老、病、死,人生在世有各種困難,除了前述善惡的對立、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紛,人們還得面對瘟疫的考驗。而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傳染病也帶來了一些宗教活動。

以前臺灣移墾社會,建設還沒那麼完善,夏天一到,瘟疫就會更加嚴重,這時就靠祭祀五瘟神來驅除瘟疫。例如,臺南市在清代就有瘟神廟,裡面供奉來自福州的五福大帝,即五瘟神。五瘟神的誕辰是農曆五月五號,即是因為天氣從端午節開始變熱,蜈蚣、蛇、蚊子、蟑螂、螞蟻都跟著跑出來,傳染病也在這時開始出現。

除了氣候因素,瘟神也是世界性的現象,而且跟「港口」和「船」非常有關係——以前黑白電影中的吸血鬼,就是帶著「老鼠」手下坐船去感染人類,就像黑死病的感染途徑一樣。而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在依據條約開港通商後,雖透過淡水、安平、雞籠、打狗等港口將銀子帶進來,卻也同時把細菌和老鼠給引了進來。

從歷史來看,許多傳染病都是從港口由船帶進來的。在此歷史與社會脈絡下,就發展出了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燒王船」儀式:王船在地方繞道,由道士替大家懺悔,並請瘟神離開,最後再把所有髒東西跟著船一起燒掉,達到淨化功能。

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瘟疫已能藉由醫療控制,不再透過這些宗教儀式來驅除。因此,現今東港迎王祭典遶境時,改在曾發生過車禍、自殺、意外等事件的地區,讓畫著臉譜的「魔鬼特攻隊」──八家將、五毒大帝等陣頭,趕走地方上的厲鬼和災禍。有些家庭還會準備紙人替身,讓它替家人承受髒東西或壞運,再和王船一起燒掉。



不止於迷信的宗教信仰與受難儀式

以人類學家特納(Victor Turner)提出的「社會劇場」和「受難儀式」概念來理解,這類儀式其實是在回顧當地的悲情、驅逐不平安。同時,還有另一層意義是,讓民眾面對自己的痛苦。

現今有些人會到東港東隆宮改運,讓「班頭」拿著溫王爺令旗打自己的手心,或用板子打屁股,還有人會戴上紙枷當「犯人」。這些都是屬於王爺信仰的受難儀式,透過宗教儀式來解決自己的罪惡感。康豹在田野調查時就曾看過,令旗連信徒的手心都還沒碰到,那個人就開始哭了,因為他正在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

宗教有時會被看成是一種「迷信」,但透過這樣實地走訪臺灣各地廟宇的研究,讓我們對宗教有了不同的理解:無論是化解悲情的受難儀式、明辨是非的神判儀式,或是重啟調解機制的告陰狀,表面上是宗教活動,其實都是在處理人們的心理問題或是社會問題。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033/3308813
非凡音廣播線上收聽: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104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