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19℃ AQI:105  風向:北 風力:8級 南竿雲高:2200呎 能見度:9000公尺 北竿雲高:25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歐陽柏燕

歐陽柏燕友善列印



張貼者
歐陽柏燕 
資深會員 

歐陽柏燕

來自 : 金門
註冊 : 2009-02-23
發表文章 : 1404
掌聲鼓勵 : 991

發表時間 : 2009-10-03 23:50:13
FORM: Logged


歐陽柏燕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歐陽柏燕 歐陽柏燕的個人首頁: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uyangpy/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牽罟˙與海洋共舞 --閱讀人次 : 3063

陽光燦爛的日子我都特別開心,因為可以充分體驗色彩的活力,不管手中有沒一枝畫筆,我都會開懷的迎接光譜的變化,禮讚陽光顆粒帶來豐富的資源,它在我身心鋪上一層金粉,讓我舒暢又靈敏的感受周遭躍動的生命力,這是極重要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在家鄉金門的海邊,重拾童年時光的牽罟活動。

坐在銜接沙灘、出海口的階梯上,我望著遼闊的天與海,等待牽罟活動展開,平日只聞海潮聲、少見人影的沙灘,此時一片熱鬧景象,前來參加花蛤節活動的人潮,遍布四方,我把視線拉遠,看見右方有一個觀景平台,再遠一點就可看見一長列的軌條砦,它已成戰地海景之一,每次當我以相機捕捉海邊的活動影像時,它們總會自然躍入鏡頭,我常以伸縮鏡頭去捕捉它們,彷彿那裡彙集了許多秘密,在單純的矗立之姿背後,隱藏著特別的議題,讓人不得不去關注它的存在。

拍過海景與人潮,再捕捉左邊的一座碉堡,平日沉默無比的它,穩然聳立在沙灘外側,彷彿與海邊的人潮及一切活動無關,但它在我心裡是重要的,我的許多照片、畫作、詩篇都有它的身影,所以我把鏡頭拉近,補上一個陽剛的特寫,讓碉堡獨立代言一種聲音。

坐在我身邊的友人,看著海邊即景,有感而發說出許多關於童年、成長歲月的往事,當我對著一攤尼龍魚網拍照時,一位乾瘦、皮膚黝黑的漁夫立即出聲阻止,原來討海人有許多禁忌:其一是女人的腳絕不能踩到漁網。

載著牽罟配備網具的漁船要下水了,有幾個人合抬著電動馬達上船,友人說這已經失去原味了,友人對牽罟的每一個步驟、動作都熟悉無比,他談起以前搖櫓、坐舢舨的經驗,一邊示範「放繩」的技巧給我們看,他說:「這其中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犯錯的,一有任何小錯,魚群就全跑光啦,若有人犯忌或出錯,長輩的三字經馬上就劈哩啪拉現場開罵了」討海人的艱辛生活,時時得與大海搏鬥的經歷,讓每一個承襲祖業的討海人,在搏命演出人生戲碼之外,也十分篤信機運,崇尚天命之說。

載著網具的小船出海了,漸行漸遠,我用伸縮鏡頭去拍攝遠景,看見船上兩色旗子在海風中飛舞著,身邊的友人突然哈哈笑說:「他們技術犯錯啦,一艘船在海上團團轉了」果然那艘船轉來轉去,繞了好幾圈,才又繼續往外航行,牽罟船的航程距離,都是肉眼看得見的距離,不久我們看見船上的人開始下網,他們迎著海風,頂著艷陽努力工作,我們在岸上祝福、等待著討海人豐收歸來,在等待的過程中,友人談起過去下海的經驗,他說當漁民發現有魚群出現時,立即會召集同村的魚夫夥伴們出海,將罟網拉投入海中,將魚群包抄起來,他找來一個「木軛」示範繫在腰背上,罟網上有一條短繩,可以纏繞在腰上,這樣就有一個省力的著力點,有助眾人合力將漁網拉上岸。

我拍了幾張沙灘上活動人群的照片,赤腳戲水的、挖花蛤的、挖螃蟹的、划橡皮艇的,大家都開心的與海洋共舞。挖花蛤大賽尚未展開,沙灘上裸露著一雙雙健康的天足,倘若生在古早的年代,恐怕這些紅男綠女都沒這等奔放的福分。

站在海邊,看著海浪湧動,記憶如潮,一項有趣的古早味的捕魚活動,勾起我許多童年的回憶,我特別安排時間,頂著烈日全程參與觀看牽罟,相機卡嚓猛拍,不只是記錄眼前的動態,也是在追憶過去的時光。

牽罟這項早期漁民的傳統捕魚方式,近日漸受到青睞,佈網牽罟變成一種海濱熱門的休閒娛樂。這項傳統技術並未有多大改變,流程也大同小異。

魚船出海前我趨近拍攝特寫,一位技術嫻熟的漁夫,成了眾人注目的焦點,但見他肩挑的網具中央部位有一個網袋,那是準備用來圍載漁獲物的,網的兩邊是兩條長長的曳繩,為使上網不下沈,下網不離底,上網有「浮子」,下網有「沈子」,靠著微妙的設計,可以順利將魚群驅入網袋中。

牽罟的流程是先是把一條曳繩留在岸上固定,有人看守著,一艘小船搖搖晃晃出航,載著漁網去網羅未知的願景,而等待是我們這幾個返鄉客唯一能做的,再來就是就是捕捉回憶的畫面了。

牽罟在過去是一件眾人同心協力進行的大事,如今漁村勞動力不足,牽罟的選擇性變小了,只能以花蛤節名義,結合觀光行銷,保留一項重視生態保育的捕撈方式;沙灘上嬉玩的孩童,正好藉機體驗傳統的漁業文化,而我們則回味著童年往事,老一輩則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絕技,而無私的海洋,樂於與眾人共舞,一代又一代綿源不絕的激起懷舊的浪花。

友人提起居住在金門的時光,凡是參加牽罟拖網的人都可「分紅」,大人一份,小孩半份,大肚雙份(懷孕牽罟討吉祥之意)友人回憶起童年時光「幸運賺大錢」的往事,臉上盪開燦爛的笑容,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一個孩童能夠在牽罟大豐收時分紅,的確是一筆大財富啊!

我和友人閒聊著,很多往事在潮汐中復活了,那些逃過我們童年牽罟網帳的魚蝦,一直在海中努力繁衍後代的魚蝦的子子孫孫,今日或許會回來舊時的海域,再度與我們相見,而一年一度的花蛤節,扮演著連結的角色,日漸沒落的漁村,年歲漸增的老漁夫,巴望著兒孫能夠了解他們曾擁有的討海人的生活,一張網罟是一個夢,生滅都在潮汐中,也甦醒在下一次的撒網情節中。

牽罟要收網了,精彩關鍵時刻到了,我趕緊捲起褲管,衝向第一線去搶拍畫面。

魚網兩翼的兩條長曳繩,被一群人拉著,逐步收攏,岸上的人將其中一條曳繩牽上岸,這時左右兩邊的人必需施力,海中的大網,靠著浮子和沈子的上下平衡,貼著海底形成一個圓弧,靜待魚兒入網。當拉網漸行漸近,當兩條曳繩併成一條時,所以圍觀的人都興奮的等待迎接收穫的一刻!

我又再度與那乾瘦、皮膚黝黑的漁夫相遇了,在一群生澀的生手中,他駕輕就熟的氣勢仍是眾人注目的焦點,魚網一寸一寸收攏,特寫一個一個拍下來,我的褲管濕了,臉上的汗水鹹鹹的刺痛眼睛,友人也擠身在圍觀的群眾中,魚網一寸一寸收攏進來,大家卻都找不到魚,空空如也的網袋,讓拿相機的人一陣失望,想拍特寫的慾望也熄滅了,相機一台一台離開,轉向去拍其他的畫面,這次牽罟活動,或只是表演性質,沒能完全配合潮汐、魚訊,所以拉網時沒看見大豐收,有人不死心的趨前去翻動魚網底袋,我也湊近去看,網袋翻啊翻、找啊找,終於看見一條三公分長的小魚,它在網袋中閃閃發光,像是完成使命的給了眾人一個交代,讓這次牽罟沒有完全「槓龜」,在它被送回大海繼續長大之前,我匆匆為它拍下一張紀念照,為這唯一的一條小魚的收穫而開心微笑,這次和友人特別前來參加懷舊的牽罟活動,我們曬紅了皮膚,以熱情挑動盛夏的海洋,我們整個下午都徜徉在燦爛的陽光底下,開懷與藍天碧海共舞,這是一種更大的豐收,它圓滿收藏了我們童年的海,記憶著難忘的點點滴滴,這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浸泡過戰火的海洋,它也是一片永遠不老的海洋,正張開和太陽一樣燦爛的笑臉,耐心等待下一張網,牽罟網收一片深情。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