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15℃ AQI: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3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阮鳳舞

阮鳳舞友善列印



張貼者
阮鳳舞 
中階會員 


註冊 : 2012-09-16
發表文章 : 16
掌聲鼓勵 : 90

發表時間 : 2012-09-19 01:50:54
FORM: Logged


阮鳳舞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阮鳳舞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梯下-東引細部觀察(四) --閱讀人次 : 4326

 梯下位於西引,西引過去叫「深水」。古龍說的對,名字會取錯,綽號不會取錯。「深水」澳是水深V字型港灣,明代叫「布袋澳」,也很寫實;V口面向西南,港灣2排山護衛,港內水深,東北季風時避風的良港。港嘴西由三三據點下西鼻至東和尚看經下桶楻沙800米,深至碼頭忠義廟1100米。

 梯下位於港灣中段東方,蓮花園(138.1米)山腳,港灣中最避風處,就算刮南風也不太怕,除非正西南風;如果不是腹地太小,先民會在此選址安居。

 深水(西引)過去一道海溝與東引相隔,漲退潮時海溝流急,居民稱海溝為「中流」。深水腹地太小,水源不足,沒有良好耕地並不適合居住。加上中流的阻隔,風險浪急,想上一趟深水還真不容昜,就像從前北竿來南竿,東莒到西莒,搖櫓坐風帆方便嗎?

 深水就變成東引居民,放牧、草場。這裡指放牧是養羊;草場是指東引草皆取光,無處割草晒乾做燃料時,在天候許可下才會來到西引取草;再來就是「討拉」,採貝類。

 梯下偶爾來幾艘漁船避風。台灣光復後,沿海與台灣貿易熱絡,台灣的糖、米、鋁鍋,樣樣好,貿易「麻欖」往來台灣,都會在東引避風打尖,等候更有利的風向,一起揚帆駛往,本地話稱「放針」。這樣,梯下就集結眾多麻欖等待「放針」。

 有人潮,就有生意,這時梯下開了幾艘「浮店」,就像影片中越南水上商店,搖著櫓,販售雜貨、食品,東引人「歪頭」、「桃桃」、「淡淡」(金順父輩),都曾在深水開過浮店。

 蓮花園也住了幾戶人家,做小生意為生,「呆豬嫂」大鼻的媽媽也曾住過;「依炳」清福父親放過羊。家母憶起:她哥哥與姐夫也曾經短暫在梯下蓋了一棟小店,漲朝時分水會升到門前階梯,後來國軍借居,養了2條白蛇,國軍歸還後,她姐夫曾過去拆回幾根樑柱蓋屋。一次家母與長工到西引遊玩,「小小姑」(清福祖母)留她吃點心,耽擱了點時間,返回起風轉流,差一點搖不回東引,受到騖嚇。

 兩岸阻隔,梯下也跟著沒落,深水留下3戶人家,做些國軍生意。建橋後,來到西引,遠望梯下,梯下原來是花岡岩節理,與澎湖玄武岩節理相似,有洋面望去,像階梯立於水岸。東引的旅遊圖中,梯下與南澳都畫有階梯古道,南澳階梯古道有人知,梯下荒廢多年,誰又知,曾經這裡有條古道。

 梯下過往千帆雲集(下圖),而今人們帆影難辨,是否想過,知道過,曾有人用福州語英譯記錄過木帆船。(延伸閱讀木帆船辨識)



 另一段:

 乘著神風牌機車,迎風來到梯下路口,一道水泥階梯直通海岸,這條步道修整不錯,想必過去來往的人還不少,現路旁雜草繁茂,路道變窄,告訴我:很久沒人走了。

 來到近岸,我指的是浪花可以飛濺處,怎麼了!是座座堡壘,一道小長城,處處面海射口,這是我才感受到,什麼叫一致對外,什麼叫一丘之貉。(圖2張)





 被敵人打怕了,人們會築起陣陣高牆阻絕,這樣外界世界漸漸淡忘了我;不想過往輝煌,不想外界繁華,因為我們流落如此死守,流落築起海上長城。每天面海相望,夕陽由故鄉那頭落下,每日潮起潮落。

 這裡我們枕戈待旦,等待另一次潮起,領袖並沒有忘記我們,一次又一次補給,牠告訢我們等待。是的,我們可以等待,年邁老母不能等待,母親親像日落夕陽溫暖多情,一次次撫慰我漸逝黑髮,我深怕來得及白髮人送白髮人,這淺淺海峽我們無法過渡,我心糾結海角一隅,日夜高唱:

 風雲起,山河動,黃埔建軍聲勢雄,革命壯士矢精忠,金戈鐵馬,百戰沙場......所向無敵,立大功.....凱歌唱。

 接著唱:

 .........預備作奮鬥的先鋒。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

 此時,我不想凱歌歸,唱到莫要驚,越唱越騖,領袖老了,能攜手向前行嗎?返家路越來越遠。我想效忠領袖,我不想一切只為戰鬥,只想回家。(下圖)



 我站在人們放棄的戰場,如同站立退輔會養老院前,漸行漸遠。離開時我忘了來此目的,找尋過往帆影點點。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