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1℃ AQI:126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7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北竿雲高:13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謝淑靖 
新進會員 

註冊 : 2017-11-21
發表文章 : 1
掌聲鼓勵 : 4

發表時間 : 2017-11-24 18:16:25
FORM: Logged


謝淑靖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謝淑靖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一場演出落幕後,留下甚麼? --閱讀人次 : 1935



馬祖心情記事三部曲風光落幕後,身為編劇跟導演的我在思考兩個問題,
一是馬四將要尋找甚麼樣的題材?
二是素人演員該如何定位?區域劇場在馬祖的文化發展上可以起到甚麼作用?

馬一完全是從一個外地人的角度來觀看馬祖,角度也鎖在最為影響馬祖人的交通上,
以台馬輪夜渡海峽,當作是抒發在地人與外地人心情的搖籃,
涉入的層面相對很淺,卻也開始了台北愛樂劇工廠與在地居民同台演出的開始。
我們在這樣的經驗中,台北演員與設計們,開始從一次次的往返中,
感受馬祖這座島嶼的與眾不同,舉凡歷史/地理位置/風俗/人情/語言,皆與台灣本島不同,
對沒有這樣生存經驗的我們來說,是一場探秘的開始。



到了馬二,隨著素人表演班的開設以及馬祖戲劇團的成立,
我們開始從團員身上找故事,時代也從現代推前到戰地時代跟漁業時代,
許多故事的細節皆是團員提供,再由潘建國館長對馬祖有機的講解,讓我慢慢將這些故事串起。
為了往返台北馬祖的排練,特意將故事切成三塊,讓團員可以分組排練,不用花太多時間,
只要在演出前三天再整合即可,但這也造成設計們的困難,
因為在演出前幾乎沒有人知道這齣戲到底長甚麼樣子。
演出日與馬祖馬拉松同天,這齣名為<藍眼淚>的音樂劇,成為來島上參賽的選手認識馬祖的活招牌。
他們藉由一晚的觀看,讓一直披著戰地外衣的馬祖,藉由歌曲跟故事活了起來,
也讓未曾經歷這些過往的孩子們,可以藉由故事的觀看,與父母輩祖父母輩得以連結。



到了馬三,我們曾經有過幾個題材的尋找,但多為距今久遠的故事,
但因為馬二開始有了在台的馬祖青年加入,
讓我不禁想,繼續挖掘舊時代的題材,對擴大素人演員參與有沒有幫助?
對在台馬祖青年返鄉,也沒有幫助?
到底演出一晚的音樂劇,能對島上傳承文化留下甚麼幫助?


以劉宏文老師的得獎作品<寶姨>作為馬三的題材,意義有其下幾點:
文化處保存歷史的方式有很多種,口述歷史的紀錄,徵文,繪本,福州歌謠創作等等,
大量的素材其實已經用某種方式被保留跟紀錄,我何不從中選取,
然後用接力跟彙整的方式,讓更多馬祖文化的素材藉由音樂劇這個媒介,成為更大的文化有機體。
這次的成果也的確達到了這個目的,除了讓文學立體化之外,也讓兩岸三地福州語創作的音樂家,
王筱君老師,賀廣義老師,賴董芳老師,肖山老師,高竹嵐老師,張聖潔老師的作品,
能夠在一臺戲上同時並呈。



但說實在,音樂劇本身就是一種耗費時間心力跟金錢的藝術形式,
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經過反覆的排練跟各部門擺上心力的創作形態,
一篇小說可以無遠弗屆的傳播,一齣戲卻必須跨地排練,必須所有參與者排除萬難,
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時運作,才有辦法成就一齣不打斷的現場演出,
落幕之後,留下的除了照片跟影片,只剩回憶。

於是我不得不想,跨島跨海耗費這樣大心力所凝聚的,除了兩個晚上的掌聲,
還留下些甚麼?在劇場排練中所學習到的合一,學習到的合作,是否也能成為島上的養份?
或者當我們外地人撤出後,這樣地區劇場的know how是否能傳承到在地居民身上?
我們是不是該把這樣的歷程,有結構的紀錄下來,並且成為一種可操作的教材,
好讓將來想要參與的素人演員有跡可循,讓有興趣投入成為編劇跟導演的在地人才,
可以有所依循的脈絡。



或許這樣的設想,也能讓更多馬祖旅台或是在地的青年,成為種子講師,成為挖掘題材的線索之一,
讓馬祖心情記事成為跨世代/跨島/跨生活圈可以溝通的一個演劇平台。
素人演員也可以經由有系統的訓練,對表演及劇場的運作有更為完整的瞭解,
從素人演員提升為專業的群眾劇場表演者,甚或以後定目劇的規劃,
讓這些群眾劇場的表演者成為馬祖觀光事業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處處可以是劇場,人人可以做表演,
家鄉就是一本挖掘不完的劇本,等待你我來寫就。




以實際的藝術創作及劇場營運帶動地方文化,使居民對於居住的區域產生文化情感的認同與歸屬。
---平田織佐<藝術立國論>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