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1℃ AQI:86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7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北竿雲高:130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陳芸 
高階會員 


註冊 : 2016-04-19
發表文章 : 19
掌聲鼓勵 : 205

發表時間 : 2019-03-28 11:53:53
FORM: Logged


陳芸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陳芸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逝者如斯》 --閱讀人次 : 286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我說這闋千古絕唱〈臨江仙〉,原是「說秦漢開場詞」,父親說但做為「三國演義」開卷詩,也毫無扞格,人性不變,朝代更迭,歷史只會一再重演。

 父親說周瑜,不僅雄才大略,公業赫赫,而且性度恢廓,待人謙讓,更是赤壁之戰真正的英雄。

 父親又說諸葛亮最有悲世憫人的胸懷,想當年,劉備在臥龍崗終於見到了諸葛亮一面,一席《隆中對》將天下三分之勢看得淋灕透徹,劉備不禁拜謝,急請孔明岀山相助,諸葛亮一推辭,他便大哭到:「先生不出, 如蒼生何!」讓同樣擁有慈悲心腸的諸葛亮感動言:「將軍既不相棄,願 效犬馬之勞。」

 父親接著說這不是一般高士的故作姿態,而是一個傑出政治家的艱難的鄭重選擇,是對蒼生社稷的矜重諾言。

 我說總言之,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又不及諸葛亮。我囁囁嚅嚅:「我歷史課本已經丟掉很久了。」

 父親總結的說:「要跳脫歷史課本巢臼,先說劉備,當年三顧茅廬,能忍著,不怕關羽阻撓,不怕張飛說長道短,最終請到諸葛亮,這就說明,為人認真一點,誠懇一點,有錢不一定使得上力,處世打拼一點,委屈一點,能撬動更多的人脈關係。」

 真的,我的眼內綻出了淚來,他話還沒說完⋯⋯。

 從來不曾想像過,我和父親竟然可以一起談論中國歷史,談起中國小說歷史上最燦爛的一篇,《三國演義》。

 生命如果不堅韌,又怎麼有資格來到這個世界!

 一九三九年父親赤手空拳來到世上,祖母便溘然長逝,兩年後祖父也因捕魚落海失蹤。

 在山水蕭瑟,歲月荒寒的島嶼,父親度過了非常孤苦的童年。成長在無以為繼,處於人命逐草四方艱難,每一天只求不餓著肚子能有力氣走日常的路,只求還能以身體勞動換取下一餐的溫飽。童年的歲月,很沈很沈。

 千般孤苦中,有一半,竟與窮潦有關。

 二十世紀初葉戰亂、流離、貧病碾壓了多少生命,在馬祖列島的生活,常受對岸共軍武力威嚇,動不動跑警報、動不動死人、動不動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斷炊,活了下來已經很難,活著更難。我問父親,那你怎麼活呀?啊!多傻的問題,當然是蕃薯。父親說這番薯,無論什麼樣惡劣的環境,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長大,殊不知沒番薯碗要空,是番薯周濟了生活。

 生活,其境況窘迫可知。

 在活著困頓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念完了小學,再也沒有誰可以給予金錢資助繼續升學的拮据裡,萬般無奈竟微露一絲曙光,欣幸遇上了一次叩門投牒的契機。民國 43 年,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基於照顧前線居民,培養地區人才,提升民眾教育水準,遂有保送地區優秀國校畢業生赴金門升學之政策。但父親並沒有得到命運之神特別眷顧,且決絕無情地關上了父親的另一扇希望之窗,以落後相隔四個名額的成績,讓他無緣赴金門中學初中部就讀,他確切自己已經失去所有上學的可能了。

 從此,上學成了他永遠的憧憬和追求;從此,總總上學的妄想已不再入夢矣。

 這也是命啊!命裡當然。

 在那樣年輕困頓的時期,也曾沿街叫賣過醬油、醋、油雜貨,也曾打過各種零碎的小工,便也開始了短暫的少年樵夫歲月。晨曦微光,父親就得跟著年長多歲的伯父,開拓足印踅著草逕到山裡地頭戴著斗笠、捲起褲管、打著赤腳學做庄稼活,刨挖土壤種植谷物薯類,伯父則擔起了大部份粗重勞動且拼了命掙活,而父親無心耕地收穫,則是天天隨身帶了本脫線缺頁的舊字典,靜棲在大樹蔭底下手不釋卷的把它翻透,對求學問道是那般的如饑似渴。

 在父親的童蒙記憶和口頭敘事中,我真真才能夠感受讀書認字在他精神世界中的份量。

 然人有坎壈,失於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

 失學後的父親不悲不喜,不怨不怒,運用有限所學的初階教育基礎,腳踏實地厚積薄發、涉略書籍增長知識、豐富頭腦增加閱歷、刻苦積累修身自省,他深知道一個人在困境中仍然要認真地對待生活,抵禦生命中的黑暗。

 父親的人生地圖岔出很多支線,並不一路風帆順遂,他有未伸的抱負。他是很多長一輩山隴居民口中的老村長,我認為父親不怕惡,他看得見弱者,同心給予扶傾,待人真誠對朋友更是豪氣干雲;也是我心目中最頂級的策士,集政治謀略於一身,他更瞭解世間滾滾龍爭虎鬥,匆匆兔走鳥飛,人性不會例外,歷史鮮少。

 耄耋之年的父親,許多舊事早已模糊淡忘,但一生走來曾經出現過的悽苦,站在晦澀風雨中,每個歷練都屬生命的禮物,不曾或忘。

 八十年已倏忽過去,那個遠踞荒蕪的山頂,站在高高的丘壑上看著遠方大海的少年,恍若變成坐在江邊的蒼蒼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看遍了世道興衰,曉以淡心對待得失,曉以靜心看盡繁華,知暢達時不張狂,知挫折時不消沉。

 時移事往,歷史給人的感受是濃厚、深沉的,似歷盡榮辱後的滄桑。古往今來,所有的英雄豪傑們,不都是得回歸大地化作微塵。永恆的只有青山不老,不變的只有太陽依然升起。

 人的一生,又能看盡幾回美麗的夕陽呢?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記民國一〇七農曆戊戌歲次大年夜 致最親愛的爸爸仁者有壽

註:戰地政務實施之前本縣保送制度(民國43年至民國45年)

 民國43年,本縣國民學校第一屆學生畢業,三個國校共20多位畢業生。福建省政府應允本縣保送10名國校畢業生赴金門就讀,然因地區家長或因觀念閉塞,或因家貧,欲留下子弟協助家計,最終僅有5位成行。民國43年9月4日,第一批馬祖保送學生曹金平、曹常楷、曹常為、李趙東、胡文光等五位,搭乘水上飛機由馬祖到臺灣轉赴金門就讀;而同屆張興國、張定國、游新泰等三位同學,因為家境較佳,自費前往基隆水產學校(基隆海事學校前身)就讀。











  已有 11 位網友鼓勵
小編 
網管 


註冊 : 2018-09-03
發表文章 : 10455
掌聲鼓勵 : 4437

發表時間 : 2019-03-28 13:01:54
FORM: Logged


小編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小編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連江縣政府於民國65年9月10日成立連江縣選舉監督事務所,辦理第一屆村長選舉。12月12日投票結果,南竿鄉介壽村3 人參選,陳依富當選。(資料來源:103年續修連江縣志;陳依富是本文作者陳芸的父親)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