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靄  溫度:25℃ AQI:  風向:北 風力:5級 南竿雲高:300呎 能見度:2500公尺 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6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戀戀莒光

戀戀莒光友善列印



張貼者
田澳社區發展協會 
中階會員 


註冊 : 2006-10-05
發表文章 : 56
掌聲鼓勵 : 147

發表時間 : 2011-02-23 16:28:44
FORM: Logged


田澳社區發展協會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田澳社區發展協會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田沃社協對於100年多元就業進用人員問題回應 --閱讀人次 : 1910

田沃社協之前已經做過聲明,進用多元就業的方式經過理監事會議的討論,進用的方式以家戶為主,一戶進用一人,並考量個人的工作狀況、工作態度以及身心的狀況等等考量選取。因為今年的多元就業機會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田沃社協面臨空前的難題,希望做到每家每戶都有工作,但是又必須照顧到身心障礙者,這些我們都經過慎重的考慮,但一個家庭出現兩個工作機會,反彈的聲音更大,決定之下只能擇一,如此當然會有人沒有工作。社協居中希望能夠協調出一個工作機會給翁小姐,但沒人願意退讓,也沒有人願意放棄這個工作機會,對此,社協也相當的遺憾。

至於田沃社協是家族企業一說根本是子虛烏有,西莒地方很小,牽扯來牽扯去的都是親戚,即使換了一批理監事,工作的人員還是一樣是這些符合資格的人,這些人跟理監事多少都有關係,既然大家都有意見又都不願意退讓,所以只好辭去理監事的工作,請大家不要抹煞了這些願意為社協付出,盡心盡力、勞心勞力、出錢出力的人。

社協是義務性的工作,理事長的職位同樣也是義務性質。本人因著一份熱忱而接任這份工作,希望能夠帶動地方和諧、活絡地方社區活動,但是接任一年多以來卻時常感到事與願違。即使如此,我還是盡心盡力的把這份工作完成。雖然不能夠盡如人意,但我自問已傾全力為田沃社協付出,若社員們認為本人無法勝任,我願意讓出這份工作給更有能力和熱忱為田沃社協付出的人。

西莒是個小地方,容不下任何的分裂,在失業人口眾多的情況下,我們也希望積極的寫計劃以求明年能夠爭取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希望讓大家都有工作可做,但工作機會的多寡非我社協所能掌控,也非哪個家族可以控制,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與體諒。對於網友的批評與指教,本社協會虛心接受並盡力修正,但求能夠盡如人意。謝謝各位的批評與指教,社協將繼續為西莒的未來而努力,如對田沃社協進用人員一事還有疑問,歡迎來電至0836-88155。

田沃社協理事長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曹菅 
中階會員 


來自 : 台北土城
註冊 : 2007-11-07
發表文章 : 30
掌聲鼓勵 : 101

發表時間 : 2011-02-25 11:49:48
FORM: Logged


曹菅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曹菅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做「志工」要比做有給職的工作來的有意義多了。怎麼說呢?做志工者不用與人比較工作量的多寡。盡心盡力就好,不爭您我多少。身無負累狀態中,身與心是非常的自在(那樣的心境既是禪悅)。拿薪資的卻剛好相反。除非家裡真的需要這筆薪水來餵飽肚子亦或繳交小孩的學費;若僅為了郵局存摺多幾個零,或為了吃好、穿著華麗、住的氣派以滿足私人的欲念,個人以為這樣的生命價值是毫無意義的。
聖嚴師父說:『「生命的意義是盡責與負責;生命的價值是奉獻與貢獻。」什麼是生命價值?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有名、有地位、有勢力、有錢,就表示他的價值相當高。然而這些到底算不算有價值?可以算是,也可以說不是。那就得看他對人類的貢獻有多少,如果沒有貢獻、只有地位、只有名、只有錢,那麼它的價值就很有限了。』
農曆年期間吵的沸沸揚揚的大陸首善陳光標先生,來台發紅包給一些急需要錢過年的貧戶。他的理念和價值觀是沒有問題的。然而有人說他沽名釣譽,應該多看金剛經。個人看法是,他從不在意別人的褒貶,才是真正的做到了離相而不著相呢?再者,有「台灣的母親」之稱的陳樹菊女士,一生勤儉持家,三餐僅以五、六十元的素便當果腹,賣菜的利潤全數捐予慈善機構。這般的善舉若於娑婆世界遍地開花,何患「人間淨土」不會實現。
位於中亞的不丹小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若跟台灣比國民所得,再過三十年也跟不上,但若比人民的快樂指數台灣大概要輸三十年。這個小國度是從古印度獨立出來的,目前以觀光為外匯主要收入。若要與家鄉比較生活水平,大約是在五十年代那般情境。這裡的人民快樂因素不是存款的多少,而是精神層面的滿足。
所以聖嚴師父非常強調:眾生內心要做到「心靈環保」。因為我們愛與人做比較,比什麼呢?比存款、比房子、比兒女、比車子,更有甚者比外在的服裝及妻妾,於是優則慢、劣則瞋,致煩惱升起心不清淨。殊不知數時年後這個我們最最愛的色身都得放下。若思及此,世間事還有什麼好比較的呢?其實師父所謂的心靈環保其實很簡單,就是心理衛生、心理健康,如何使我們自己清靜、安定,進而影響、協助他人生活愉快,這就是心靈環保的目的。例如碰到與人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多替人想想,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場,寧可自己吃虧絕不站人便宜,這樣亦算是一種佈施。佈施猶如掘井,井越深,水就越多,唯有使人離苦,自心才會安樂。倘若有人認為眾人皆貧唯己獨富,這樣才有優越感,那他定是位自私鬼。我們應要處處與人方便,時時為他人著想,若能做到即使眾人皆富唯我獨貧也無妨當然更好,但至少得做到自利而利他的基本要求。「自利利他定要做、自利損他千萬別做、損己而利他應嘗試著去做。」
倘若大家皆能做到使別人離苦而為自身存在的價值,這樣於自己的內心深處將會升起一種莫名的喜悅,這樣的感受就是「法喜」。這道佳餚個人暫把它稱作『心靈禪悅』,各位看到的只是菜名,欲知其中滋味唯由各位願意去品嚐(實踐),始知其中的美味。
最後敬祝各位鄉親 家庭幸福 美滿



演捷 合十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曹菅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