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16℃ AQI:58  風向:北 風力:15級 南竿雲高:3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200呎 能見度:7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劉家國

劉家國友善列印



張貼者
劉家國 
資深會員 

劉家國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4-01-20
發表文章 : 1361
掌聲鼓勵 : 8051

發表時間 : 2010-01-08 03:51:58
FORM: Logged


劉家國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家國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馬祖日報應朝向辦一份「民眾愛看的報紙」方向努力 --閱讀人次 : 5406

2010-01-08 馬祖日報
縣長楊綏生表示,行政、立法機關是搭配的,一個是行政,一個是監督,媒體也是監督角色,報導事實真相,而不是「造神」運動,絕對的權利,絕對的腐化,縣長活動新聞不是版面主角,公共事務及鄉親關注才是重點。(中略)
 縣長楊綏生表示,在地報紙找回及留存地方歷史,肯定它存在價值,未來的走向,在於大家角色扮演及新聞產製、功能是否符合大家的需求及存在價值,是大家要思考的。

 以上是今天馬祖日報有關楊縣長前往報社座談所發表的言論。楊縣長對於馬祖日報的指示,十分明確。
 首先,個人也認同馬祖日報具有「留存地方歷史」的價值,所謂「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馬祖日報每天為馬祖寫歷史,其價值再明顯不過了,相信無論任何人主政,都不會主張裁撤馬祖日報。不過,個人期待,楊縣長未來五年任內,至少能夠完成馬祖日報「財團法人化」的準備工作,等到下屆連任或下屆縣長任內,正式完成馬祖日報「財團法人化」,成為接受政府補貼卻能獨立於政府之外的報社,如同英國的BBC、我國的公共電視,讓馬祖日報取得獨立自主的地位,才能真正發揮監督政府的功能,才是馬祖全民之福。
 其次,現階段仍在縣政府體制下的馬祖日報,期望它來「監督政府」,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它本身就屬於政府的一份子,縣長不操控,自有其他政治黑手來操控。況且,馬祖日報社也會主動「揣摩上意」,投縣長之所好,為縣府各單位服務,為縣議會服務,甚至當成公關工具,為立榮服務。
 雖然如此,馬祖日報仍有改革的空間,那就是朝向辦一份「民眾愛看的報紙」方向努力。所謂「民眾愛看的報紙」,就是當民眾打開馬祖日報,多數是他們喜歡閱讀的消息,而非多數是官方的政令宣導、抄襲的舊聞、大陸福州的報導。這方面,新聞界出身的縣長機要秘書張登傑最清楚,民眾想要閱讀怎樣的馬祖日報。而且,這是在不改變體制的情況下,馬上可以做到的事情。
 楊縣長剛剛才上任不到一個月,馬祖日報不會在幾天內就會轉變成為「民眾愛看的報紙」,但如果三個月內看不到任何改善,那麼,就不是馬祖日報的問題,而是楊縣長領導統御的問題,該負責的不是社長,而是縣長了。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老天使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5-10-07
發表文章 : 372
掌聲鼓勵 : 968

發表時間 : 2010-01-08 08:40:06
FORM: Logged


老天使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老天使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馬祖日報最近是有一點長進,
南機北降的問題,早就存在,
總算看到馬祖日報就這問題提出配套不足說明,
有總比沒有要好,
馬屁報的風格若能丕變,
我們也會替你們喝采的!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大風 
資深會員 

大風

註冊 : 2003-12-26
發表文章 : 224
掌聲鼓勵 : 1446

發表時間 : 2010-01-08 18:31:02
FORM: Logged


大風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大風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馬祖日報」要重新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品牌

馬祖日報成立至今,已有52個年頭。從當年的軍聞報,經過軍管時期過渡至解除戒嚴,變身為單一地區的官辦報;其也由四開的黑白版,搖身轉變為對開的全彩版,歷程可是曲折多樣;就其一生,也是精彩和傳奇滿俱了。

馬祖日報之設立,有其歷史上不能抹煞的重大意義,與發揮無遠弗屆的社教功能。但是,由於其出資與經營的幕後大老闆,乃政府這一鐵打的衙門,故其新聞報導立場和言論披露的層面,每有重重的限縮和箝制,讓其始終無法脫除一身濃濃「官方傳聲筒」的譏評,致使民間垢病不已。

就因其此種背景的使然,對於政府機關施政作為,只敢「報喜不報憂」的偏頗色彩,根本上無法探索民隱、揭發民膜,更無伸張民怨的膽氣。在現今民意抬頭的氛圍環境中,該種「自我閹割式」作法,自是無法教人苟同。

或敢以野人獻曝之心,提出下列數點淺見,俾供有司們參辦:
一、縣政、法令等宣導,可闢專欄定期為之;地區各機關(不論中央或地方)之人事遷調異動,僅以小篇幅方式處理(無須刊載相片)即可;但若其貢獻度大或甚有正面影響力之特殊人物,另論。

二、新聞內容,學習蘋果日報模式,內容只有簡單扼要的呈現,其他無關要旨的細節,無庸贅述;再者,為充分利用版面,所有新聞之「標題」字號一律縮小。

三、官方主辦的一般「例行式」的節慶、儀式、活動,或無甚緊要的會議、集會等照片,可少刊或不刊;將版面騰出來,去報導專題性、探索性、持續性的屬於郷親們更為關心的民生議題或公共領域上之事物。

四、拿掉第三版的「新聞總匯」(如雞肋),特設與擴充如聯合報等四大報的「民意論壇」篇幅;初期或不能有效地吸引讀者們踴躍投書,但只要主事者「一心如秤」,處理的不偏不倚,日久即能樹立起良好的編輯台之威信,未來定有相當可觀的成效出現;又,凡有指責性、批評性之投書,只要「對事不對人」,不會造成社會和諧或秩序之破壞者,皆可容其以「筆名」發表。

五、副刊部分,要相對地增加「稿酬」(「民意論壇」也一樣),始能讓人有寫作的動力,讓更多具有水準的文藝作品呈現,藉之提昇馬祖人的文化素養與生活品質。就此一部分,一年之中所費不多,應可設法提編專款「試辦」。有了相當的成果後,往後皆可將之納入常態性之年度預算中處理。

六、要有雄心壯志,自我定位清楚,又能確然不移。或可與「馬祖資訊網」連手,可成為互補互倚之「競合」關係者,以之充為驅動馬祖這艘「海中之舟」昂然向前奔馳、跨越風勢浪頭的「雙軸式推進器」。

馬祖日報過去的老闆中,或許有人是頭腦轉不過彎來,甘願自成為不長進的「笨蛋」;也或然是心態封建之故,不敢迎上世界潮流,懦弱成了沒有識見的「土蛋」;更有可能是意念偏頗,淪為只顧一己之名與利的「壞蛋」。但不管是笨蛋、土蛋、壞蛋,都應將其掃進歷史的灰燼爐中,讓它不再重現江湖!

以後的大老闆,都應自許為一個面目可親、形象可愛的「好蛋」。

MATSU UP!

附註:本文原於楊綏生就職日之前夕,大略完成了初稿,本待於12月31日發表。後又因聽聞其欲走訪縣屬各機關單位,實地了解業務概況;自會也有馬祖日報的這一場「答問錄」,想再一探其「主張」究竟如何;是且暫按下不發。
家國兄之見解與某我相同,故今也願取出小文,與之相互呼應一番。期許楊兄要果敢地「堅持理想」走下去!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陳天興
Friedrich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9-11-29
發表文章 : 164
掌聲鼓勵 : 1090

發表時間 : 2010-01-08 21:03:36
FORM: Logged


Friedrich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Friedrich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咳咳!大風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高手哇!看法真是一針見血喔。報紙沒辦好,是會汙染全民的眼睛和腦袋喔。以前馬報被當成『馬屁報』,馬報有人變成討好縣長,陪著玩樂的『報馬(仔)』,還還有時擺明用新聞為特定的人輔選,當然是讓人覺得超噁滴…
我要澆一盆冷水囉。我看呀!江山易改,有人幾十年都本性難移,還是等新縣長正式派任新社長之後,又等新社長上任後,再請教大風等等這類有識之士,馬報才有可能稍稍滴改革囉!
無言無言好冷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10-01-09 00:39:37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2010-01-09 馬祖日報

在地報業公共化方向之構思�馬祖日報社未來發展提報摘要

 一、媒體型態:

 1、商業化:市場為導向,賺錢為目的,易成惡質化競爭,台灣報業環境最為典型。

 2、公有化:屬黨政軍所有,易受政治力操縱,金馬新聞生態最為明顯。

  3、公共化:屬全民所有,獨立超然的公共媒體,如公視、日本NHK、英國BBC。

 金、馬日報為國內僅屬地方政府所有兩個公營事業機關,也是在地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在公民社會理念的環境下,民意自主覺醒,要求地方改革呼聲強烈,地方報業新聞產製型態、方式必須思考調整,以符民意需求及驅動地方進步。

 二、公共化形式:

 1、公有化資源。

 2、公共監督。

 公有化、公共化之差異在於社會資源的公共自主管理。金門、馬祖日報在地方自治後,只做到公有化產權,未做到公共監督、參與及自主管理。因未能做到下一步,也是關鍵一步,不能完全以公共利益為依歸而讓大眾來參與主導,反而成政府官僚體系操縱新聞及酬庸工具,無法達到公義、真理。

 三、公共化精義:

 1、平等參與的公共討論。

 2、合理分享的公共利益。

 3、專業自主的公共資源。

 4、監督管理的公共事業。

 未來公共化的在地報業待強化之處:

 1、在民主開放下,社會各多元領域逐漸發展自主力量,並逐漸有其自主的公共空間,大家能平等而理性地討論關於公共利益議題。

 2、公共辯論是基於公共利益,所以它是要集眾人的智慧與認同來完善化公共利益,即公共利益的合理分享。

 3、新聞屬專業、獨立、超然,報業是一個組織,經由層級節制體系產製。

 4、公共監督、自主管理,不僅由內部自律及全體民主監督外,還應擴充於社會外部的相關群體,如專業公正人士監督運作。

 四、預估期程:

 1、民國98.12.20:回歸專業化。

 2、規劃推動公共化。

 3、完成公共化。

 (1)新縣長接任後,以尊重新聞事業,並反映民意,提供興革意見,追求社會公理平等多所期許,本社秉持改革理念,召開新年度編採會報,99年起以回歸新聞事業為方向,不做上意之揣測,以公理、正義為原則,新聞道德為自律,事實、平衡客觀報導地方事務。

 (2)規劃推動公共化,其公共化草案包括組織架構型態、法定人士及預算編列、成立審薦委員會、社長遴選等。

 (3)經地方最高民意機關審查通過後實施公共化,成立董事會等類似組織辦理社長審薦遴選作業,為在地媒體歷史性的轉捩點,也成為國內史上第一個公共化報業之版本。

 五、組織型態:

 1、公有制的公共化:符合公共化精神,在公有制之下實施公共化。

 2、完全公共化:原公營事業機關編製撤銷,組織改編為完全公共化。

 (1)公共化前提是公有產權,也是所謂公有制,反之則不必然如此。

 (2)馬祖日報屬地方自治下的公營(有)事業機關,報紙為公共財,不被商業集團操縱;在公有機制之下實施公共化,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由大眾來參與主導(如公共委員會監督、審查)。

 六、編制架構:

 1、在公共化定位下的仍維公有(營)制事業機關型態。

 2、完全公共化組織。

 馬祖日報社組織編制33人,現採精實配備,任用職員7人、技工9人,全年預算三千萬上下,人事費近八成。

 (1)、現狀公有制的公共化架構下,薪資每年由中央調待全額撥付,減少地方財政負擔,且組織穩定性高、員工流動率低。

 (2)、組織架構完全公共化,現有機關裁撤、職員移撥及技工可移撥或資遣後重新任用。新編制新任用人員費用及全年人事預算由地方支出(無法列入中央待遇補助),增加在地財政負擔。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tinge 
資深會員 

tinge

來自 : 南竿西守旅7B3C,馬港高地的坑道,64據點 and 津沙國小,1688大,馬幹65,彈藥士
註冊 : 2005-05-20
發表文章 : 286
掌聲鼓勵 : 496

發表時間 : 2010-01-09 19:40:31
FORM: Logged


tinge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tinge tinge的個人首頁: http://tw.myblog.yahoo.com/jw!LLBZKvyWGhSzKCQoSXDgM1c-/photo?pid=6&prev=5&next=7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哇 每個員工平均薪資一百五十萬 在本島都算是很好的差事呢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除了增長年紀也希望能增長智慧,要增長智慧就要增廣見聞,要增廣見聞就要常旅行。大家都努力存錢來旅行吧!
 
中階會員 


註冊 : 2009-12-06
發表文章 : 59
掌聲鼓勵 : 140

發表時間 : 2010-01-10 00:38:12
FORM: Logged


拙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拙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的確,重點是我們全體鄉親應有一份公信力高、不隨風搖擺的報紙,所提供的訊息能正確反映民情,固然表達縣府意志,卻不能淪為少數高官或民代的傳聲筒。

社長或總編輯換誰並非重點。

當然,有關公共化,馬報所提的構想跟酒廠的可能型態類似,也就是雙軌制,公司與公營事業單位(有正式公務人員編制)並存,具備公共化(在馬酒則為公司化)的外衣,與公家單位的實質。為了保障現職人員權益,這樣的思考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我們除了消極地保障縣營事業單位每個員工都有飯吃,更重要的是用人要發揮功能。如果馬報團隊能夠達到前述的目標,每個人都為了這些目標發揮了無可取代的功能,則保障其現職現缺就業,是有意義的。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tsao 
中階會員 


註冊 : 2004-03-04
發表文章 : 51
掌聲鼓勵 : 175

發表時間 : 2010-01-11 08:50:50
FORM: Logged


tsao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tsao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一、馬祖日報社人力轉至縣府企劃或觀光建設等部門,馬祖日報社廢止,縣府利用有限人力來拼交通及拼民生及觀光。
二、馬祖日報社原來功能政令宣導,只要抽出人力3-5人在新聞課下,每二週出版一次,每日用電子政令宣導即可。
三、至於媒體功能,只要補助有良心的辦報人即可,如以前的馬祖通訊就是好報。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程治平 
高階會員 


註冊 : 2005-10-09
發表文章 : 180
掌聲鼓勵 : 345

發表時間 : 2010-01-13 01:14:17
FORM: Logged


程治平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程治平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admin wrote:
2010-01-09 馬祖日報
在地報業公共化方向之構思�馬祖日報社未來發展提報摘要
 
 五、組織型態:
 1、公有制的公共化:符合公共化精神,在公有制之下實施公共化。
 2、完全公共化:原公營事業機關編製撤銷,組織改編為完全公共化。
 (1)公共化前提是公有產權,也是所謂公有制,反之則不必然如此。
 (2)馬祖日報屬地方自治下的公營(有)事業機關,報紙為公共財,不被商業集團操縱;在公有機制之下實施公共化,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由大眾來參與主導(如公共委員會監督、審查)。
 六、編制架構:
 1、在公共化定位下的仍維公有(營)制事業機關型態。
 2、完全公共化組織。
 

簡而言之《馬祖日報》是希望未來朝著「公有或非公有形式的『公共化』目標前進」;然不論「公有」或「非公有」,都牽涉到經費來源。
先以公共電視為例吧:
公共電視法第二十八條:
「公視基金會之經費來源如下:
   一、政府編列預算之捐贈。
   二、基金運用之孳息。
   三、國內外公私機構、團體或個人之捐贈。
   四、從事公共電視文化事業活動之收入。
   五、受託代製節目之收入。
   六、其他收入。 」

另依據《維基百科全書》說明:
公視第一年得到的政府捐贈為新台幣十二億元。但依據《公共電視法》,政府捐贈的金額逐年遞減10%,至第六年以後應為第一年政府編列預算金額的50%;因此,公視自籌款負擔將逐年大幅增加;對於不能播送商業廣告的公視而言(《公共電視法》所規定的),無疑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為了因應接續而來的數位電視建設經費,公視推動修法,取消逐年遞減的規定;從2001年開始,政府捐贈維持每年新台幣九億元。為避免過於倚賴政府捐贈,以增加公視財務獨立性,公視主要的經費來源還有:
1. 企業贊助:由公、私立機構或企業團體提供經費,贊助播出之時段或節目,但不得促銷特定商品或服務,不得與節目題材有任何關聯或暗示,不得參與任何節目製播過程;因此,公視節目能夠獨立自主,避免伴隨經費而來的干預。
2. 個人捐贈:成立「公視之友」會員制度,會員以捐款的方式贊助公視,公視提供適當的回饋給會員。公視舉辦文化、教育、殘障等公益活動時,會邀請會員擔任志工。
3. 其他財源:促銷與公視節目相關之錄影帶、圖書資料、教材及副產品等。公視攝影棚、剪輯、音效等設備,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且行有餘力時,予以出租,供其他傳播公司、大學相關科系付費使用,以合理的租金做為硬體維護費用。
目前,公視年度經費約為新台幣十四億至十五億元,包括政府捐贈的九億元、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每年約新台幣八千萬至九千萬元,以及自籌財源每年約新台幣四億元。依據公視所出版的《2005公共電視年度報告》,公視2005年度收入為新台幣1,537,792,432元。

由此可知,《馬祖日報》的公共化過程,不只包含組織架構的討論和預算來源的編列等,未來要如何不被商業及政治集團操縱,以公共利益為依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短時間之內,如何將《馬祖日報》的官方傳聲筒定位淡化,才是「連江縣政府」當務之急。
建議縣府應在現行新聞課下自行出刊《馬祖縣民通訊》將「縣政訊息」透過每週出刊一次半版的《縣民通訊》(週一、周三或週五出刊)傳遞;人事可由新聞課長及「課員」兼任即可,印刷委外,發送「短時間之內」或可「議價」委由《馬祖日報》送報系統。
(順便提醒一下,台灣的許多縣市都有「市民」或「縣民」通訊,藉以向民眾報告政府施政現況)
「新聞課」可與《馬祖日報社》討論「縣政新聞」的屬性(屬於縣政新聞還是縣政訊息),《馬祖日報社》也可將屬於《縣民通訊》縣政訊息主動丟回給《縣民通訊》,將「官報」色彩逐步切割,以利進行版面改革及調整;至於《馬祖日報社》的組織架構及轉型,可以同時漸步檢討及在未來實現。

註:《馬祖日報》的「公共化」同時也牽動著小眾媒體的社區報,新聞守門人如何自我定位等問題,以下也順便引用《維基百科全書》關於《中央日報》的過去與現在供作參考:
台灣三大報時代
台灣戒嚴時期,《中央日報》身為國民黨黨營媒體,享有特殊地位。所有政府機關、學校,奉國民黨各地方黨部指示,一律訂閱《中央日報》,為《中央日報》提供穩定收入來源。台北市八德路「中央日報大樓」則為1982年由臺灣鐵路管理局以3.9億元(新台幣,以下皆同)購入,後於1999年以27.58億元售予國民黨令一黨營企業中央電影公司。關於政府機關統一訂閱,被部分人士的批評為「以國庫資助《中央日報》營運」;關於八德路大樓低價買入的批評,則為「國有財產直接變為黨產,不當利益輸送的典型案例」之嫌。
[編輯] 衰落
解嚴後,報禁解除,《中央日報》民營化,以國民黨為最大股東;實際編輯團隊,亦以國民黨幹部為主。《中央日報》與同業一樣,每日出刊的總張數增加為六大張。但《中央日報》因傳統官營色彩濃厚,編輯版面保守,不及其它報紙靈活生動,發行量每況愈下。當時網路媒體開始盛行,讀者閱讀習慣改變,實體報紙發行量普遍下滑,各報均進入衰退期,《中央日報》亦無法倖免。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任內,以「《中央日報》對民進黨的報導不公」為由,下令臺北市公家機關學校停止訂閱《中央日報》,更使《中央日報》財務雪上加霜。
政黨輪替後,由於過多政治版面、內容與社會脫節,《中央日報》除傳統國民黨員及圖書館外,一般民眾罕有閱讀甚至訂閱,零售銷售據點也大量減少。《中央日報》開始出現赤字,平均月虧844萬元,累積虧損8億餘元。
解嚴後,不斷有「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聲音;特定政黨持股過重,或由政治人物經營的媒體,如《中央日報》、《自由時報》、中國電視公司、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等,均飽受抨擊。而政黨輪替後,過去政府財政檔案公開,中央日報大樓等來源有問題的資產亦成為抨擊的目標。《中央日報》的主要經營者國民黨,在輿論壓力下,亦開始尋求出脫持股。
[編輯] 實體報停刊
2002年4月,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裁示推動《中央日報》人事精簡案,《中央日報》編制由326人調整為90人。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後,積極尋求買家接手《中央日報》。2005年國民黨有意出售《中央日報》及《中華日報》時,因《中央日報》的負債大於資產,無人有意承接;此時又提出「轉贈連戰」一案(當時連戰已經轉任國民黨榮譽主席),但懸宕未決。同時有媒體報導,國民黨大老陳立夫的家屬有意承接,但國民黨中央對《中央日報》的態度曖昧不明,導致最後議案無疾而終。
2006年5月2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中央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處分案》,停止挹注《中央日報》每年9000萬元的補助經費,避免實體報紙的出刊繼續造成《中央日報》財政負擔。2006年6月1日,《中央日報》停刊。《中央日報》停刊的消息相當突然,未依《勞動基準法》向員工預告停業,所有員工突然一起失業,引起《中央日報》產業工會激烈反彈及抗爭。
2006年9月中,《中央日報》以「網路報」的形式復刊,不再發行實體報紙。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程治平 
高階會員 


註冊 : 2005-10-09
發表文章 : 180
掌聲鼓勵 : 345

發表時間 : 2010-01-13 08:24:25
FORM: Logged


程治平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程治平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每週出刊一次半版的《縣民通訊》
正確說法應為三開

另:
公視每年的預算就二零零五年,它們各自所佔的百份比如下:
政府資助58.52%,
代制節目收入6.69%,
販賣收入6.83%,
租金收入7.72%,
個人捐贈1.06%,
企業捐贈10.32%。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