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5℃ AQI:  風向:北 風力:11級 南竿雲高:14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2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林爾文(Dr David Lin)

林爾文(Dr David Lin)友善列印



張貼者
Dr David Lin 
高階會員 


來自 : WENSIU Foundation 文修基金會
註冊 : 2021-05-27
發表文章 : 366
掌聲鼓勵 : 123

發表時間 : 2021-11-02 00:23:53
FORM: Logged


Dr David L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Dr David Lin Dr David L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odlin2000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頓悟禅宗之智慧 --閱讀人次 : 1257

頓悟禅宗之智慧

這幾天一直聆聽了一些頓悟禅宗之智慧和故事,雖然我們信的是基督,但是智慧之言,都有其相通相異之處。
平靜安穩,無我喜樂,都是人生必經之路啊!

希望

心生

心滅

眾生

正法

本性

原真

教化

慈悲

愛心

信心

盼望

憐憫

聖靈

我倒是覺得期盼有機會與各宗各派大師對話,將聖經其中之深奧之理,與各界有所交流,期盼對彼此的信仰有更深的理解!

歡迎各家說法,皆有機會在此分享,彼此學習成長,希望對彼此有幫助!

爾文(David)


參考之一: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10大经典名言,句句直达人心,了悟人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A2ECFP20528KT23.html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他幼年而孤,成年后以打柴为生,某天因听人诵《金刚经》而有所领悟,于是一心向佛。经人指引,拜在黄梅凭墓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受弘忍的器重,并将佛法衣钵传授与他。此后几经曲折,隐遁数年,惠能终于创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了中国禅宗的主流。关于六祖慧能的言论,在《坛经》中有详细的记载,逍遥子为大家整理了几句,我们不妨一起学习一下。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自性原本清净虚空,真正悟道的人,不会执著于事物表象,因此,无牵无挂,无忧无惧,自由自在。安顿好了内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释义:佛性人人具足,关键在于是否开悟,不觉悟时佛也是众生,一念觉悟了众生就是佛。
3、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释义:俗话说,“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真正修行的人,不受时间、场所和形式的拘束,随时随地,时时处处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悟道。
4、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释义:道原本是通达无碍的,为什么会阻隔和停滞呢?一切取决于自性,自性迷乱,执著于教条,就形同自我束缚,道也就不可能得到伸张;不拘泥于教条,才能真正感受到活泼泼的,道的力量。
5、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释义:不管是风动还是幡动,皆因牵动了此心,所以才会纠结。如果明了自性的虚空本质,万事万物于我如镜子照物般的自然,那么必然毫无牵袢,自由自在。
6、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释义:佛性人人具足,凡夫也可以是佛,烦恼当中蕴含着菩提智慧。前一念迷惑,就是凡人,后一念觉悟就是佛。前一念执著于事物表象,很烦恼;后一念大彻大悟,从事物表象中跳脱了出来,达到了超凡脱尘的境界,这就是无上菩提智慧。
7、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释义:明心见性是功,平等地待人接物是德。每一个意念都来去自由毫无滞碍,这样就能常常体认到自己的本性。悟道的那一刻,实实在在美妙的感觉,让人受益良多,它名为功德。
8、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释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回归每一个当下,心心念念不离自性,快乐幸福就在其中。
9、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释义:一切道的力量源于自性,当真正悟到了这一点,就不会怀疑迷惑,心心念念都是无上般若智慧。如果能时常这样,不执著于事物表象,不拘泥于教条,通达明了,就能达到真正自由自在的境界,以此心拥抱生活,自然无往不胜。
10、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释义:我们生来,行走坐卧一饭一茶,哪一样不是修行,哪一样不是禅的境界?如果要计较什么是功课,需要何种形式,那样只会离道更远。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林爾文(林大衛)David Lin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