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雨 靄  溫度:19℃ AQI:  風向:北 風力:15級 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3800公尺 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4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刪文留置區友善列印



張貼者
文化處文化推廣科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6-09-15
發表文章 : 569
掌聲鼓勵 : 243

發表時間 : 2016-08-10 08:47:18
FORM: Logged


文化處文化推廣科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文化處文化推廣科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世界遺產講座第三場8/12晚間7時文物館開講 --閱讀人次 : 420

文轉載自馬祖日報---

【記者馮紹夫報導】文化局主辦文化講座世界遺產系列第三場精彩登場。本場次邀請曾任馬防部參謀長鄭有諒將軍與馬祖戰地文化遺產學會理事長王花俤校長分別針對馬祖戰地環境構成與馬祖自然地景的故事,以島嶼的空間與時間為座標,進行一場人為與自然的對話。講座時間為8月12日晚上7時,地點在民俗文物館一樓研習教室,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聆聽。

 馬祖列島屬於典型的花崗岩錐狀島嶼,地勢起伏極大而且陡峭。海岸經年累月受海浪淘洗沖刷形成崩崖、險礁、海蝕洞、海蝕門等海蝕地形。崩解的花崗岩塊,與來自鄰近閩江的漂沙,隨海潮日夜漲落推移,堆積形成礫石灘、卵石灘、沙灘等各式各樣的海灘。由於受惠於大自然的雕琢,造成嶙峋怪狀的奇巖與怪礁相間,岬角與灣澳交錯;長久以來,這些特殊地景散發出獨特的景觀美感,頻添想像空間,成為鄉野奇譚的題材。王花俤校長將從有形的地景意象與無形的民間傳說,帶領我們一起領略這些饒富趣味性的地景故事情節。

 另一方面,馬祖列島的地景,除了自然環境的塑造,更是人為開鑿構建的結果,而如此頻繁與緊密的自然與人為的互動,構成了馬祖獨一無二的戰地景觀。這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將由鄭有諒將軍從戰略構想與軍事思維的角度,並聚焦在「據點」此一特殊性空間,據點位於防禦正面,控制敵接近路線之各重要地形,編組堅固而能獨立支撐之戰鬥點,同時由各個堅固工事相互支援連絡而成,以坑道為經,交通壕為緯,脈絡貫通而成一有組織而富有彈性的戰鬥體。特別是在馬祖列島由據點串聯的島嶼邊緣,不僅是軍事上的鋼鐵防線,而且無論從陸上、海上、空中鳥瞰,更是獨特的另類建築美學。

 鄭有諒將軍,金門人,曾任馬防部少將參謀長,現任職台北市榮民服務處處長。著有《遺留戰地中的精神標語》(金門馬祖)等書。王花俤校長,馬祖文史工作者,同時也是馬祖戰地文化遺產學會理事長。兩人除分別主講上述主題之外,也將針對馬祖自然地質地形與戰地環境構成之間的相互呼應、馬祖戰地標語的內容和分布與在地環境的關係、馬祖/金門戰地環境與戰略部署的異同等進行對談,歡迎民眾到場聆聽、提問與交流。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