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4℃ AQI: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6000公尺 北竿雲高:8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初階會員 


註冊 : 2013-06-22
發表文章 : 26
掌聲鼓勵 : 26

發表時間 : 2013-09-27 13:09:28
FORM: Logged


絜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絜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參與【吹來一陣馬祖的風】人文講座有感 --閱讀人次 : 1117



因為這個講座,讓我對馬祖有初步的認識。雖還未真的到訪,已折服於她自然人文的美,令人心神嚮往。
我想因為馬祖的交通不便,使她成為一塊美麗的淨土。
也才讓旅人有機會感受到其「關島之美」。

就像若梅老師的畫一樣,「記錄」著每一個時期的馬祖一花一草一海灘。但短短的2008年至2013年,畫裡蜜月東莒頗有韻味的羊腸小徑變成寬敞大道;乾淨的海灘多了開發破壞;歷史建築的消失。
每當若梅老師提及至此,皆可感受到無限的惆悵與無奈。
感謝若梅老師的畫,把馬祖的美留了下來。身為一個遠在台灣的局外人,自私的希望交通不便也好,這樣才可能保護她不受破壞,永遠那麼美麗,像是蘭嶼一樣。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相反的,我也不能體會交通不便為其帶來的困擾,如同花蓮與台東人對蘇花高的渴望。而博弈對馬祖及馬祖人,又是什麼樣的愛恨情仇呢?

這讓我想到去松山菸廠時,曾提到什麼都不拆那就什麼也不用做了。
相信老師的經歷看太多這些開發與保留衝突的例子,芝辰對之間的衝突管理與平衡一直很感興趣,希望還有機會可以聽到老師的分享。這當中的考慮因素又有哪些。
最近去了台中南投,走訪了宮原眼科http://www.miyahara.com.tw/index.html、彩虹眷村http://www.ttvs.cy.edu.tw/kcc/990925hon/k1.htm和溪頭明山森林會館http://www.mingshan.com.tw/dream.html
體會了三種不同的保存方式;三種不同的故事。和老師分享。我喜歡看老建築為我們歷史留下紀錄,更喜歡其背後的故事。
雖然我發現對於很多去的人來說,美麗的故事都不是大家的焦點,朝聖才是重點。

另外,今天聽到孫華翔總監的分享,「有一種文創叫馬祖 」,很有感覺。最近「文創」似乎成了萬靈丹搖錢樹,而使得文創商業氣息多於文化,以致文創濫觴。所以更喜歡馬祖原汁原味的感覺。


分享人:芝辰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