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靄  溫度:24℃ AQI:  風向:北 風力:5級 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3600公尺 北竿雲高:1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4

發表時間 : 2013-11-12 17:51:21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獻給馬祖(謝淑靖/馬祖心情記事音樂劇編導) --閱讀人次 : 2680

作者:謝淑靖
發表時間:2013年11月12日


 我的外公與叔公,來自福建長樂,四九年跟著國軍撤退之後,第一站就來到了馬祖。在馬祖那個什麼都缺的戰地,一待就待了五年,那是段拿著槍砲對著自己家鄉的艱辛歲月,54海浬的距離,卻一輩子到不了。



 我的父親,在年輕的時候也到了馬祖的西莒島當兵,在他的印象中,當兵的兩年就是不斷搬水泥的日子,酷熱、寒風、什麼都沒有跟無盡的操練,似乎也造就了父親日後健全的體魄跟慢活的步調。

 後來,因為愛樂的駐離島計畫,愛樂劇工廠的音樂劇也隨著這個計畫,踏上了這塊陌生的島嶼。我的音樂劇處女作「雙城戀曲」,在44與45場,來到了我叔公的家鄉福州跟他當兵的馬祖,在那個兩邊都碰不到家鄉的離島,「雙城戀曲」中的分離,似乎更添了雙重的哀愁。在我叔公過世多年後,我終於將戲中的張本初,帶到戲外的家鄉,這齣巡演多年的戲,也才終於在我的心中悄悄落幕。

 而後,因著【藍海的故鄉】【十年】【和你在一起】【馬祖心情記事】以及馬祖未來的年度大型製作,我一次次的踏上這座島嶼,也在這裡,找到了我久未聞見的鄉愁。外公過世的早,與我們同住的叔公,就像是我的親外公。但是他濃重的家鄉口音,實在讓我與他之間產生了極大的隔閡,我只能意會,卻不能言傳。直到來到馬祖,聽他們操著福州口音,吃著叔公常煮的老酒麵線、紅糟鰻、紫菜魚丸湯,我才知道,叔公與這座島上的人,來自同一個家鄉。



 於是當我看著這座島上,成年不變的建設,剝落的迷彩紋飾,已經過時的反共標語,我心中都有一種沉甸甸的哀傷。似乎在脫下戰地軍袍之後,這裡便遺落了他的名字,像一艘擱淺的船,不再被人看重與需要。但怎能忘記,要不是當年軍官弟兄的死守堅持,軍民一家的共同刻苦,現在飄揚在台灣島上的早就是別的國家的旗幟。而於我私人來說,這裡有過我叔公與外公的血汗,我叔公甚至一生未娶,孤獨的,就像離島中的離島,致死方休。



 而在今年七月,我受邀跟先生到四鄉五島勘查訪談,為了日後的演出收集資料。而在東引島的某條岔路上,巧遇一座廢棄的忠靈堂,是當年的火葬場,裡面還遺留了幾尊無人認領的骨灰。後來向人詢問才知曉,那是當年直接撤退到馬祖,在台灣都還沒親人的國軍弟兄,過世後就被燒成了灰,永遠留在這座不是家鄉的島上。那時我心中一震,我的叔公跟外公,若當年砲彈一個不小心,他們不就成了其中的一座無主孤墳。在那不好眠的暗夜,我心想,這座島上,到底還隱藏著多少這樣被荒煙蔓草所掩埋的故事? 我又該如何來說這些故事?



 在七月中的場勘裡,因著馬祖文化局的安排,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的鄉親,聽著她們的口述歷史,一頁一頁,厚重而沉積,那苦到難以形容的日子,現在說來,只剩下一口喟嘆,其餘的卻滿是馬祖鄉親的樂觀與堅韌。

 二十年前在東莒當兵的趙大哥,因為看了苦苓先生的『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於是決定重返故土,而他這趟旅程最重要的一個行程:就是去尋找當年一排從連長到下士的孤墳,找出他們真正的死因。



 馬祖媳婦的婆婆,說起當年軍民一家的情況,那些海灘爬上岸的官兵,進到每戶民居,他們拆下門板當床,跟當地的居民住在一起。島上居民不分男女,年齡到了就要進入民防自衛隊,形同軍人。三不五時就要躲警報,甚至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在這火光四射的黑夜裡,謹小慎微的保護那微弱的新生命。

 走遍台灣各燈塔的年輕人,選擇在東莒燈塔落腳,他說他喜歡這海的寧靜,儘管北風一起,讓人更顯孤寂。他卻願意在這裡守著這座一百四十年的燈塔,想著這百年來,清朝人、英國人、日本人、台灣人在這片海域進進出出,這燈塔的明明暗暗,牽引了多少商船的方向。



 走訪林義和故居,他的後人謹慎的講述關於祖父當年的歷程,在那個被日本人管制的年代,他憑著一身膽識,離開陸地到海上討生活,一方面保持海上商路的暢通,一方面又維護島上居民的安全。但政治畢竟是危險,起落狂似風浪,一個祕密的夜裡,他在日本人的船上被槍殺,他的故事傳與後人的耳語,卻剩下一個「海盜」之名,再無其他。

 六月十二日端午節,我離開了前往東引演出的<和你>劇組,打算提前返台處理要事,卻因為一場大雨被滯留南竿。那個大雨磅礡的佳節,有一群像我一樣的異鄉客,被留在馬祖,在津沙開青年旅館的福哥收留了我們,還買了一大堆食物,讓我們在冷雨當中,感受一絲絲團圓的氣氛。也勾動我寫下【馬祖心情記事】的初稿,只因我想帶出一種來自偶然的感動:

偶然 就是那麼偶然

讓我們並肩坐在一起

唱一首我們的歌

 於是我寫下一個簡單的故事,寫一個外地女孩來到這裡,因為天候,經歷了各種交通的不便,雖然帶著失落的心情,卻在這裡感受到被接納的人情,看見忘記煩憂的風景,給了自己一個重新出發的可能。也讓馬祖鄉親知道,這塊島嶼不只有著悲痛的歷史,這個家園,是所有人心中的海上桃花源。



 後來,我懷孕了,算算日期,剛好就是來馬祖勘景的這一趟受孕的,於是之後的日子,我重返馬祖,就更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雖然遙遠,但是並不陌生。我知道,不管如何,我願意為這群島上的親人們,一起寫下這些將被遺忘的曾經,還有他們對未來的期待,不管博奕是否真的發生,但依然有曙光會在黑夜過後,照亮這座小島。

 感謝這次與雅韻合唱團與馬祖兒童合唱團的合作,感謝杜老師跟聖潔老師這麼多年在這裡不斷往返,培育音樂的涵養與空氣。也才能讓我們這次的製作,在極為艱困的時間資源限制下,用最短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也謝謝你們讓我們跟演員,都感受到了馬祖的人情與風光,讓大家都激起了這裡是「第二故鄉」的感動,帶出更深沉美好的故事,用表演讓更多的人能夠看見這座小島的美麗與哀愁。



以上圖文經作者同意後轉載,謝淑靖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outhday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