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靄  溫度:24℃ AQI: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400呎 能見度:2500公尺 北竿雲高:500呎 能見度:3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4

發表時間 : 2013-12-31 12:18:21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歸來(文:謝昭華,原文刊載幼獅文藝) --閱讀人次 : 1224

作者:謝昭華

  每回出外之後歸來,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惆悵。我所說的出外,是指搭乘台馬客輪或是立榮航空的固定翼飛機離開星羅棋佈的島群。離開的時間無論是一天、兩天或是一個月,惆悵之感從搭乘火車到基隆碼頭的途中,或是乘捷運、計程車往松山機場的車程中即已浮現,旅途中時間逼迫的感覺令人窒息。

  數十年前,返回島群的感覺使人恐懼,那是因交通工具的簡陋與不適。鼠灰色的補給艦在台灣海峽航行時的漫漫長夜,沈悶的船艙中,海軍吊船的繩索發出的吱呀聲響,鄰床人們沈睡時的鼾聲、嘔吐聲,或是嬰兒奄奄一息的哭泣,都令人的心沈沒冰凍的艙底,隨著潮水韻律左右搖晃。如今的客輪比以往清潔舒適許多,但自基隆港緩緩越過海峽向島群航行的深夜,我依舊輾轉難眠。開著床頭的小夜燈,我在船行經海峽中線時,已將村上春樹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讀完。只好下床走出艙房,在艙房內人們的沈睡聲中行過走道,開門,再走到艙房外甲板側翼。倚靠著欄杆,我望向闃黑的海面,海風襲來,吹散我一頭亂髮。

  我們的大半生竟然都在旅途中渡過,即使搭乘固定翼飛機也是一樣。數十年前過往的歷史已經如煙消逝了嗎?其實不然,媒體上仍然報導著島民爭取昔日戒嚴時期服國民兵役時的薪餉補償。在兵馬倥傯的年代,無論男女都被強迫徵召擔任民防自衛隊員,血汗交織,出生入死,而國家並無任何給付。

  由於自己的工作性質以及航空公司班機排定起飛的時間使然,常要趕搭清晨六點五十分的早班飛機回到島嶼。若要順利登機,就須提前半小時前到航空公司機場櫃台報到劃位。為了避免極難訂到的機位因遲到而被取消,便須黎明即起,胡亂洗漱完畢,出門時,昨夜約好的計程車往往已在門口等候,駕駛躺在平放的駕駛座椅上正在補眠。前往機場途中,日常車水馬龍的街道此刻寧靜異常,使人覺得彷彿進入另一個完全陌生的時空。清晨的空氣清澈冰涼,熟悉所有車道超速監測器所在位置的駕駛先生有時會在無人無車的十字路口偷偷闖越紅燈,且以得意的口吻告訴我有關超速照相設置的細節。在微明的天色中,只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仍亮著制式的店招,趾高氣昂地佔據所有街道的轉角。車行經民權東路與敦化北路的交叉路口時,機場的入口標示赫然在望。這個路口應是所有島群居民共同的記憶意象,僅次於基隆港的客輪候船碼頭。今年夏天,在密集的強勢媒體報導之下,許多世居島嶼的遊子返鄉探望親友,也好奇地想要重新認識記憶中熟悉又陌生的鄉土。而他們十七歲國中畢業那年暑假在軍港港口排隊待檢,提著或肩著簡單行李簇擁離家遠行的那一天早晨,已經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這漫長的歲月間,只能靠著偶而捎來的隻字片語與島嶼親友互換彼此近況。

  有時,相隔數十年未見,突然收到的是友人子女婚配的喜訊,抑或是令人愕然的白色噩耗是完全無法逆料的。彼此難以見面有諸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竟然是聞搭船色變。只要想到將要待在駛往惡魔島般的運補艦裡近二十個小時,便因恐懼而連續三天無法成眠。

  固定翼飛機也是如此,切風、雲高不足、能見度、南機北降等等航空專業名詞或只在島嶼出現的特殊名詞,每個島民都能朗朗上口,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我習慣到機場候機時在行李中帶著一本便於攜帶的小書,但須足以提供八小時的閱讀內容,以便在機場關閉期間排遣時光。在只有北竿機場提供飛機起降的年代,那時我正在台北的大學研究所進修。在有三成機率關場的狀況下,如果當日機場關閉,就不再搭船回南竿,晚上就在同學家裡借宿。次日凌晨三點以鬧鈴叫醒,提著背包趕往機場排隊候補機位。即便到了機場,也常見航空站緊閉的大門口早已大排長龍,而排隊的道具多樣,有紙箱、背包、板凳、菜籃、身分證、健保卡與安全帽等不一而足,蜿蜒如蛇,蔚為大觀。

  在島群之間往來也是如此。最為便利的當數北竿與南竿之間。夏日晴空萬里,從窗外遠眺,北竿便自觀景窗內浮現,翠綠碧山山勢連綿,清晰可見。遇四月春霧季節,終日雲煙飄渺,島嶼若隱若現,滿佈神鬼傳奇。島際小白船每小時開航,十五分鐘航程,遊客尚未體會乘船經驗,即已抵達北竿白沙碼頭,乃怏怏然下船。以南竿島為船運中心點,至東西莒島則需一小時。昔曾陪同友人赴東莒參訪,船行中途,我已經有噁心之感。友人初次搭船,左顧右盼興奮異常,竟無絲毫暈船跡象,令我汗顏。當日同船有來自台灣本島的高雄鄉親旅遊團,婆婆媽媽在船上嬉笑喧嘩,齊聲高歌。我見他們遊興正酣,只好閉眼假寐。但也真巧,中午在島上大坪村裡用餐時,竟然又在同一餐廳巧遇。他們依然笑鬧歡喜,真是一群令導遊喜愛的團員。東西莒自從馬祖之星新船加入營運,由於船身長度可抗浪,乘船舒適度大幅提昇,竟然亦有杜工部詩中「便下襄陽向洛陽」的速度感。他日船舶若可讓車輛自行上下,如愛琴海諸島一般於各島之間自由馳騁,則可達完美之境。

  離南竿兩個小時航程的東引島則以大型臥舖客輪台馬輪為主要交通工具,往南竿島航程約兩小時,若往基隆港則需七小時。由於船體較大,於夏秋之際航行平穩舒適,航行途中我則與友人於餐廳小坐,用些輕食,閒聊片刻,即可遠遠望見如一塊巨石般的東引島中柱港碼頭。春冬季節東北季風肆虐,則於臥舖小憩,以減少船行時的不適。一如東西莒島一般,東引島與大陸並無直接開放通航口岸,每逢東北季風風強浪大,平均風浪逾九級以上,台馬輪動輒停航。此時,若無交通直昇機載運乘客,東引將成孤島,對外交通完全中斷。島際小白船由於噸位小,風浪大時舒適度不佳,冬季幾乎不作交通客船使用。多年前,我曾赴此國之北疆為東引鄉親做身體健康篩檢。因恰逢颱風來襲,風高浪急,海上交通完全中斷,竟然困居島上七日方回,身上盤纏花費殆盡。所幸三餐於鄉公所搭便餐,由鄉長供應食宿,遂免於流落街頭。當時由於工作皆已告一段落,便於風雨中陪同鄉公所友人至社區裡執行公務,此時方知島嶼青年的勤勞樸實。由於機關單位小且職缺工作人數少,幾乎人人身兼數職而無怨言。

  島群之間交通工具簡陋皆起因於人口過少,無可營利之市場經濟規模。若有希臘諸島或北歐波羅地海沿岸之眾多人口,自然有其市場,並可由民間航運公司提供舒適且可供載客與運載車輛的服務。馬祖島群於民國三十八年以前本來就分別隸屬羅源、連江與長樂三個縣治,或許,回復到數十年前島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各島就近自行與大陸的縣市通航是可行的解決方式之一,但也要大陸方面願意配合開放港埠才行。

  每日的生活裡總在大小島嶼之間穿梭,望著車船擋風玻璃的前方,人影山巒路面海浪如快速倒映的默片般不斷向後退去。正如人的一生,也只是一段漫長或短暫的永遠無法回頭的旅程。(原文刊載幼獅文藝)


(圖:《尤里西斯生命之旅》(To Vlemma tou Odyssea)

以上文章經作者同意後轉貼,謝昭華的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tse0125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