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來訪 --閱讀人次 : 1865 本站訊:
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同時擔任該校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的宋怡明,今天抵馬訪問,並將在前縣長楊綏生全程陪同下,進行為期四天的南北竿和莒光田野調查,明天晚上將在12據點刺島咖啡書局舉辦一場講座。
宋怡明曾就讀台灣大學、廈門大學,普通話十分流利,是研究明清史的重量級國際學者,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是美國政府的重要智庫,宋怡明的學術地位隆崇。他的著作《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是少數研究冷戰時期金門歷史的重要著作。
由於前縣楊綏生建國百年的和平論壇學術研討會中認識宋怡明,曾當面邀請他來訪,而宋怡明日前應台灣大學的邀請,來台學術訪問,指定前來馬祖做田調,今天上午在三位台灣學者陪同下抵達南竿,將由前縣長楊綏生全程作陪,馬祖文史工作者邱新福導覽,進行南北竿和莒光的四天訪問行程,明天下午將前往縣政府拜會劉增應縣長和王忠銘副縣長。
利用來訪之便,宋怡民將於明天晚上在12據點刺鳥咖啡書局舉行一場講座,題目是「如何書寫戰地歷史:從金門看馬祖」,由前縣長楊綏生和馬祖文史工作者邱新福擔任與談人。
與談摘要:本次座談由宋怡明教授介紹他的戰地研究:《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他以歷史人類學的角度,利用口述訪談與官方文獻,分析軍事戒嚴體制下的金門社會。我們同時邀請對馬祖地方相當了解的文史工作者--邱新福先生和連江縣前縣長楊綏生--來評論本書的理論與視野,並比較金門與馬祖在同樣一套戰地政務體系中,各自發展出什麼地方特色。歡迎大家來參與這場盛會,相信在您的參與討論中,將會激盪出一個與過去理解馬祖不同的視野。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作者宋怡明(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如何書寫戰地歷史:從金門看馬祖》 哈佛大學教授宋怡明今晚開講--2017-08-08 馬祖日報
【記者曹重偉報導】為聚焦冷戰時期歷史,回顧這段時期帶給馬祖的改變,縣府文化處8日晚間7時30分於一二據點刺鳥咖啡書店舉辦「馬祖冷戰時期常民生活座談會」,將邀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所長宋怡明等國內位學者專家,與多位在地文史工作者與談人共同回顧這段灰暗過往。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戰爭是一種具有毀滅性的行為,但卻是完全無法避免的事。近年來世界各國有一種將戰爭之災難與仇恨,轉化為具體的文化遺產加以紀念的趨勢,以作為戰爭的殷鑑,更作為追求和平的典範指標。
最有名的當然是1979年列為世界遺產的波蘭「前納粹德國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與1996年列名世界遺產的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馬祖由於時空背景的特殊,留下許多與戰爭相關的設施,這些設施也因戰地政務的緣故,大部分得以保存下來,成為一種相當特殊的空間元素。馬祖戰地景觀因為地方小,更呈現全島皆兵的特殊現象。
作為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線,除了戰地景觀外,縣府文化處也非常重視這段歲月的歷史軌跡及常民生活的收錄;此次特別邀請到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同時擔任該校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與其他三位台外學者陸續抵馬,今晚將在一二據點刺島咖啡書店舉辦講座「如何書寫戰地歷史:從金門看馬祖」,並參與馬祖冷戰時期常民生活座談會,預定與談人還包括台大人類學系主任林瑋嬪、台大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羅士傑、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李仁淵、日本筑波大學教授山本真,在地文史工作者邱新福、劉家國、楊綏生、王建華、游桂香、潘建國、林金炎。
加拿大籍的宋怡明,是經由前縣長楊綏生認識及引薦,今年專程來馬進行田野調查,此行將由文史工作者邱新福導覽,走訪南、北竿和莒光取材,8日下午將前往縣府拜會縣長劉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