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立委新制 馬祖1萬人1席 選票值差45倍--自由時報 --閱讀人次 : 3523 〔記者田世昊/台北報導〕下屆立委席次減半後,全台平均每卅萬人選出一位區域立委,但上次修憲維持每縣市至少一席的規定,使得各選區選出一位立委的平均人口數出現極大落差,票票不等值情況嚴重。新竹縣人口逾四十六萬僅有一席立委,連江縣一萬餘人也選出一位立委,同樣是立委,但兩位立委背後代表的選民人數竟相差超過四十五倍。
據中選會選區劃分案,以去年一月底的人口數計算,全國選出七十三席區域立委,平均是每三十萬五千六百五十八人選出一席。
新竹縣四十六萬人佔一席
這僅是平均值,落實到每縣市就呈現不同落差。雖然多數縣市都趨近於平均值,但也有縣市高出平均值甚鉅,立委平均人口數最高的是新竹縣,達四十六萬零六百六十七人,其次是宜蘭縣的四十四萬七千五百卅人,第三是新竹市卅八萬八千八百五十九人,第四名基隆市卅八萬三千九百人。
連江縣萬餘人也佔一席
至於平均人口數偏低的縣市都集中在離島。連江縣一萬零一百卅人就選出一人,金門縣七萬零三百九十八人,澎湖也只有九萬二千三百六十七人,三離島人口數相加,才十七萬多人。台灣本島縣市中,立委平均人口數最低的,則是台東縣的十五萬九千七百一十七人。
小縣藍佔優勢 更不公平
上述「小」選區,傳統上都是藍軍強項,可說是佔盡優勢。也因此,新選制實施後,票票不等值的現象,更加不符合公平原則。
與區域立委相較,原住民立委的平均人口數也偏低。據去年底統計,原住民人口數為四十七萬四千九百一十九人,未來將選出六位立委,每位原住民立委的平均人口數為七萬九千一百五十三人,約為區域立委平均數的四分之一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