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4℃ AQI:  風向:北 風力:13級 南竿雲高:16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0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5
掌聲鼓勵 : 34098

發表時間 : 2008-09-16 02:53:03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近月來 傳兩起毒蛇咬傷人意外--馬報 --閱讀人次 : 3650

2008-09-16

 【本報訊】連江縣立醫院表示,近一個月內,縣立醫院急診已收治兩位被毒蛇咬傷的患者,一位疑似遭眼鏡蛇,另一位疑似遭雨傘節咬傷,都經注射蛇毒血清後住院治療,已無大礙,提醒軍民六至九月為毒蛇咬傷高峰期,鄉親與軍中弟兄要特別留意居家與軍營附近毒蛇出沒,以防蛇咬。該院也特別提供由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所撰寫「如何預防毒蛇咬傷及咬傷後如何立即處理」,摘錄其重點供讀者參考:

 臺灣地區臨床上常見重要性毒蛇有六種。其特徵及咬傷的中毒症狀分別是:

  1、雨傘節:神經性毒蛇,外觀特徵為全身黑寬白窄相間的斑紋。咬傷時,局部可能只感覺針刺感,隨後局部會有麻木感,咬痕常不明顯。全身性症狀以肌肉無力為主,有瞳孔放大合併光反射異常、眼皮下垂、吞嚥困難、發音困難。因吞嚥困難,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特別注意病人隨時可能會呼吸衰竭。

 2、眼鏡蛇:神經性毒蛇,俗名又叫飯匙倩。受驚嚇時上身仰起,頸部擴張,從背後看似眼鏡。蛇毒同時具有組織毒,可使組織壞死及神經毒素阻斷神經傳導,麻痺橫紋肌。台灣眼鏡蛇咬傷局部會紅、腫、痛及組織壞死。多數病人無典型神經症狀。全身性症狀則有頭昏、噁心、嘔吐、腹瀉、眼皮下垂、吞嚥困難、肢體麻木等。罕見呼吸衰竭。

 3、百步蛇:背部兩側有黑邊,深褐色倒三角形斑,左右連成菱形斑。屬出血性毒咬傷時,局部有劇烈疼痛,皮下腫脹迅速,皮膚很快出現多個水泡及血泡,咬痕處會持續滲血。病人凝血機能明顯受到抑制,可能合併其他器官的出血,例如牙齦出血、便血、尿血,甚至咳血或腦出血。若沒有治療,咬傷部位可以持續腫脹及組織壞死。造成間室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續發感染等。

 4、青竹絲:屬出血性毒,俗名赤尾鮐。外觀特徵為鮮綠色背部,腹部黃綠色,尾部磚紅色。咬傷時,毒牙痕明顯。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之影響小,少見全身性出血症狀。咬傷率高,但致死率低。

 5、龜殼花:外觀特徵為背部中央有一條較大且呈波浪狀具暗色之暗茶色斑塊。屬出血性毒,咬傷時,毒牙痕明顯,局部會疼痛、腫脹,皮下可見瘀血,少數有水泡或血泡。延遲治療腫脹程度可能會迅速惡化,嚴重時造成間室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症等。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有影響。

  6、鎖鍊蛇:出血及神經毒。背部有暗色或深褐色橢圓形斑紋,有如鎖鍊狀。主要在台灣東部及南部山區較為常見。咬傷後,牙痕可能不明顯,局部可能有輕至中度的腫脹、瘀血、水泡或血泡,全身性出血症狀明顯且嚴重。很快出現擴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腎衰竭相當常見。也可能會有溶血、橫紋肌溶解、肺水腫等。少數個案可能發生腦梗塞、休克、意識障礙。

 如何預防毒蛇咬傷?

 1、儘量不去草叢及灌木叢,特別在四到十月天氣暖和的時候。必要時穿高桶鞋、寬鬆褲子及戴手套,以防蛇咬傷。清理住家附近蛇可能藏匿的地方,以防孩童玩耍時被咬傷。

 2、不要隨便進入竹林或矮樹林中,若要進入,最好隨身戴帽子及棍棒,撥弄枝葉,切忌使用手以撥開枝葉,容易被青竹絲所咬傷。記得台灣毒蛇咬傷,以青竹絲最常見。

 3、打草驚蛇,事實上蛇是相當膽小的動物,給予它們足夠的脫逃時間,就不會反咬你一口。

 4、不要隨便撿拾草地上、溪流邊、甘蔗園或樹林下任何枝狀物或石頭,以及其他廢棄物品或花草或翻動石塊,都有可能遭到蛇的攻擊。

 5、廢棄的房子、洞穴等都容易有蛇居住,不要隨便進入或不要隨便用手摸索。勿輕易嘗試去抓蛇或玩蛇。

 6、露營時應選擇空曠乾燥地區,避免紮營於雜物或石堆附近,晚上應升起營火或灑石灰於營帳周圍。

 毒蛇咬傷到院前的初步處置,雖然仍有許多爭論,但目前醫學認為下列原則是有幫助的:

 1、保持鎮靜,避免亂動肢體。記住咬傷時間,慌亂及緊張反而加速蛇毒的吸收。告訴自已,目前醫學發達,在台灣因毒蛇咬傷死亡者,已經很少了。

 2、儘可能觀察並認清蛇的形狀、顏色及其它可能的特徵;若只有自己一人時,則不要去追打毒蛇。記得辨認何種毒蛇,有助於診斷,但並非必要的。即使不知那種毒蛇咬傷,常可治療成功。

 3、移除肢體上可能束縛物,包括戒指、手環等,以避免肢體腫脹後,使肢體的傷害加重。

 4、患肢保持低於心臟之位置。以夾板或護木固定患肢使其不能亂動。

 5、特別是神經毒蛇咬傷,儘快以具彈性的衣料等,在心臟及傷口之間給予壓迫性包紮,不要束太緊,須要容許手指頭伸入的空間,且維持血流暢通。

 6、儘速就醫是最重要的初步處置步驟,不要有任何延遲。充份利用行動電話或無線電馬上呼叫最近的緊急醫療網及119,可得到立即的救治。

 以前許多做法,目前醫學認為是有傷害的,千萬不要再使用。略述於下:

 1、避免以口吸,以免口內有傷口,而造成援救者毒害或病人之傷口感染。

 2、勿使用橡皮止血帶或其它物質而阻斷動靜脈血流;反易造成使肢體腫脹壞死更加厲害。

 3、不要切開局部傷口:毒液常注入較深部組織且吸收快速,因此切開傷口並無法將毒液清出,易造成感染或切割方式錯誤會使癒合不良。

 4、不要使用冰敷或電擊,反使血管收縮或壞死,局部血液循環變差,使肢體腫脹壞死更加惡化。

 5、不要喝酒或咖啡、茶刺激性物質,以免促進血液循環,反而使毒液吸收更快。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