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雨  溫度:22℃ AQI:  風向:北 風力:8級 南竿雲高:500呎 能見度:6000公尺 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6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5

發表時間 : 2010-06-14 01:46:12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購置新臺馬輪首站說明會莒光開講 --閱讀人次 : 1888

2010-06-14 馬祖日報


 縣長楊綏生率交通局長等專程抵達莒光舉辦購置新世代三體快輪說明會。(圖�文:陳樂團)

 【記者陳樂團�西莒報導】縣長楊綏生率同交通局長劉德全等一行前往莒光,與鄉親面對面說明購置新臺馬輪過程,縣長就建購新式三體快輪的十大理由,以及十個疑問及回答做精要說明外,並強調建購新式快輪著眼於馬祖海空交通現況、整體發展以及未來的競爭力。

 購置新臺馬輪過程說明會昨晚八時二十分,在西莒鄉公所三樓藝文廳舉行,關心未來交通發展的鄉親,陸續抵達現場聽取說明,首先由交通局長劉德全及課長盧進發,分別就鄉親對新世代三體快輪造成疑慮進行說明,希望排除鄉親不必要的疑慮;交通局強調,政府是為了加速改善及創造馬祖整體競爭力,才設想購置現成三體快輪。

 經過說明後,莒光鄉親在會場對新臺馬輪購置無持反對意見,只期待要能朝著舒適、不增加乘客負擔,能永續無阻原則而快速進行改善。同時,鄉親提出對新臺馬輪快速、具競爭力有其必要,但客、貨源是營運的支撐點,交通局必須要考量客源,以使新式船隻減少成本。

 鄉親對目前島際交通表達意見,民眾表示,目前島際交通船往往無法達到容量的需求,夏季觀光人潮載運量會出現不敷使用,希望未來新島際船速度也要快速。

 交通局表示,新造島際交通船專家設計評估航速為22節,巡航26節,最高30節,將會做有效改善。

 莒光首站說明會之後,將會陸續在南竿、北竿、東引做說明會。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5

發表時間 : 2010-06-14 01:48:43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購置現成高速三體快輪面臨的難題及克服之道 �文:縣府交通局提供

 各界對高速快輪的疑慮:

 一、預算高出原來一倍,需另覓約14億預算,如何取得?

 答:有鑑於要求中央財政拮据另覓預算困難,購置新船所增加之額外預算可朝幾個下列方向進行。

 (一)尋求企業合資或民間募股(部分或全額)。

 (二)銀行融資。

 (三)先銀行融資購得船後再尋求民間募股。

 上開方向進行,前提是政院須核准變更動用原經費14.2億預算。

 二、高速三體快輪能否適航於海象險峻的台灣海峽?

 答:現成高速三體快輪耐浪高 4-5米,這是經過德國勞氏驗船協會認證,等級代碼OC3 Hs Max=5m,含蓋台灣海峽風浪觀測率達95.02%,推估全年可航行趟數達346趟,較現有臺馬輪每年實際航行220趟,高出126趟。

 三、現成高速三體快輪油耗每趟較現有臺馬輪多出約50-60萬元,造成直接成本增加,如何尋找更多的客、貨源,以維持正常營運?

 答:油耗所造成直接成本的增加,需要有足量的客、貨源支撐,才能達到持續經營的目標。如果僅以現有的臺馬輪載客率推算,每年虧損將擴大到2.5倍約2億元,其中約1億元為代營商利潤,亦既實際虧損約1億。

 高速三體快輪的優勢要將航線延伸至馬尾,爭取兩岸的客、貨運輸,在定點、定時、高速、大運量、低票價(相對於飛機)的優勢下,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可樂觀地預期達到損益平衡或進而獲利,簡單估算如下,我們每趟次直航人次兩岸各300人、貨量來回各以100噸計,加總其運費收入即超過新台幣180萬元,即得知不難達成。然而再朝另一面因兩岸客源的引進,帶動觀光,增加消費,刺激需求所帶動的地區整體經濟效應,將是一筆可觀的業外收入,不可小覷。

 四、先進的高速三體快輪在國內欠缺高速船操作人員,操作上是否有困難?

 答:高速三體快輪操作,需有高速快輪執照始可。依計畫將徵選具有船長、大副及輪機長執照者接受短期訓練,初期亦可採代操作模式或代訓及技術轉移方式辦理。

 五、國內有無維修能力及零件取得更換是否有困難?

 答:

 (一)船殼部分:國內已經具備了鋁合金船體的建造及維修能力,亦可上架作船體處理。

 (二)主機部分:MTU引擎為量制化產品,國內亦有代理�製造商。

 (三)其他零件部分:以較可能受損的T-FOIL(倒T型舵)為例,可先行預購備用,換裝技術該船廠將會授權轉移,沒問題。

 六、高速三體快輪將造成對現有航運(台馬及小三通)業者的衝擊,如何面對與解決?

 答:政府施政以照顧最多數人的利益為原則,能面面俱到,照顧所有的業者最好,斷無為照顧極少數人的短暫利益,而犧牲絕大多數人利益做法。

 對於經營台馬間的現有貨運業者而言,馬祖的本身需求市場小,多數是靠小三通中轉貨運支撐,自政府開放直航後,中轉市場極度縮減,造成現有業者的困境。在客運小三通部分,因空中交通不穩,成本又高,造成上游客源缺乏,空運直航後更形嚴重,目前已至難以支撐的地步,正要求減班中。

 兩岸小三通要靠改善空中交通以增加客源,遙不可及。針對現有業者的困境,政府除輔導另闢客源(例如黃岐航線)外,也希望業者共同加入投資高速三體快輪,共創馬祖整體競爭力及利基。

 七、東引鄉親是否反對購置高速三體快輪?

 答:東引鄉親並非反對購置高速三體快輪,而是擔心不彎靠東引,經向東引鄉親表達隔趟彎靠後,非彎靠趟次另以替代船隻航行,東引鄉親已不再反對。

 八、損益平衡在那裡?

 答:航線規劃從基隆開始至馬祖,再延伸至福州馬尾,對所有直航旅客均以每航次新台幣2000元計,來回新台幣 4000元。三成的載客率來回加總600人次,客票收入即為120萬元。另貨物部分係以高單價或高附加價值之物品為主,當天快遞送達,載貨量來回加總以 200噸計,單價每公斤新台幣5~8元,貨運收入至少100萬元。兩者相加就高出我們的經營成本每趟次新台幣180萬元。

 九、三體快輪之貨物運送要如何裝?

 答:均採貨櫃集箱式拖曳進出,船廠已先行針對基隆、馬祖及馬尾之停靠碼頭作勘察,將預作規劃設計最適用跳板,成案後即可於船尾平台處進行增置,屆時上開所有碼頭均不會作任何施作與變動。

 十、新世代三體快輪採租賃方式也是我們的選項。

 答:依商業規則採三年或五年是可行方案,交通部毛部長亦在行政院專案會議時提議作策略分析,船廠也認同可實施。我們已併入修正計畫報告書中報請交通部審查。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