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繁星計畫擴大辦理 25校提供1742招生名額 --閱讀人次 : 3126
更新日期:2007/11/19 12:33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十九日電) 為使全國各高中具潛力的優秀學生有機會就讀優質大學,教育部今天公佈九十七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招生簡章,擴大繁星計畫辦理,共有二十五校參與招生,提供一千七百四十二個招生名額。
教育部為落實「照顧弱勢、區域平衡」理念,發掘全國各高中具潛力的優秀學生,使他們都有機會就讀優質大學,今年擴大辦理繁星計畫。
今年由十一所「邁向頂尖大學聯盟」大學增加繁星計畫招生學系及名額,並加入獲「教學卓越計畫」經費補助的十四所大學,共計有二十五校、五百零四個學系參與招生,提供一千七百四十二個招生名額。
另外,國立中山大學為擴大照顧低收入戶子女及原住民籍學生,自辦南星計畫,對包括高雄縣市、台南縣市、嘉義縣市、屏東縣、澎湖縣及台東縣高中職生提供二十四個招生名額。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繁星計畫為增加偏鄉高中優秀學生就讀國立大學的機會,因此,凡參加繁星計畫獲錄取的學生,不得參加九十七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及科技院校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
何卓飛說,參加繁星計畫的考生,在通過大學各學系學科能力測驗檢定標準後,即以高中在校成績為優先評比項目,不以學測總分評比。
教育部提醒各高中及考生上網查詢,繁星計畫招生彙編中心網站網址是http://reg224.aca.ntu.edu.tw/star;九十七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在明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四日受理各高中推薦報名。961119






◎曹爾忠要求教育部協助清大提出的「繁星計畫」,此一計畫招生對象也包含馬袓高中,並希望各大專院校,提供馬祖的保送名額,也能夠以「繁星計畫」為基準,儘量讓我們的子弟能夠實質受惠。
曹爾忠要求大專院校保送名額以清大「繁星計畫」為基準
資料來源95年10月23日立法院
曹委員爾忠:(95年)10月5日聯合報曾登載清大推出「繁星計畫」二、三系院招生,希望招收偏遠地區原住民,這則新聞刊出後,本席有所感觸,不知此計畫招生對象是否包含離島學生?
主席:請教育部杜部長說明。
杜部長正勝:偏遠地區當然包括離島在內。
曹委員爾忠:為什麼本席要強調有所感觸?因為這幾年,教育部確實有協助馬袓高中推動保送的制度,也提供了很多名額,但每年到推薦甄選時,常因為口試的關係而受影響。譬如教育部給學校10個名額,在校成績好的學生,按照次序填了第一志願,達到保送標準而在校成績卻未盡理想的學生,則填到第十個志願,結果前面成績好的學生,在面試時未能錄取,但是依成績分數填第九、第八志願的學生卻錄取了,因此,在學校填寫保送的名額時,經常造成很多困擾。
也就是說,成績好的,經常無法獲得保送,成績不是最頂尖的,往往能夠獲得保送;我想清大的「繁星計畫」應該可以對本席剛剛所說困境提供解決之道。同樣的案子裡,本席看到還有中央大學、台大、甚至還有台科大等等;本席懇請在座的大學校長,希望貴校所提供的保送名額,儘量能夠以馬袓的學生為準,按照清大「繁星計畫」的方式來處理。
否則以中正大學為例,中正大學這幾年連續提供馬袓二個保送名額,但至今已有三年,填到中正大學的馬袓高中學生,竟沒有一個獲得保送;變成空有其名,而實質上我們馬袓的子弟卻完全無法受惠。希望部長能夠全力協助清大提出的「繁星計畫」,部長強調此一計畫招生對象也包含馬袓高中,相信此計畫對解決本席剛剛所提到的困境也有幫助。本席希望各大專院校,提供馬祖的保送名額,也能夠以「繁星計畫」為基準,儘量讓我們的子弟能夠實質受惠。部長在這方面是否能給予協助?
杜部長正勝:對於清華大學及一些院校所提出的「繁星計畫」,其用意就是要在現有的考試制度之外,能發掘具有潛力的人才,儘管在推甄考試時紙筆測驗能力比較差,但若是他能夠進到學校來,只要資質不錯、潛力夠,可能發展就會更好。其用意很好,教育部是極力支持這樣的構想。不過在過程中,因為有許多大專院校的參與,所以在計畫推展方面,一定會碰到學校選學生,學生選學校的情形,這是必然的。
曹委員爾忠:本席希望能將理想和現實拉近,譬如剛剛所提到的中正大學,既然提供了馬袓高中的保送名額,也希望學生能儘量配合學校的需求,符合規定後,再選填中正大學,但結果是學生選填以後,連續三年都被篩掉,這種狀況馬祖高中固然應該檢討,但中正大學也未嘗不應該對這事進行檢討。中正大學光有美意,不但沒法讓馬袓高中畢業的學生受惠,反而變成學生選填志願時的殺手,這非常的不公平,所以本席希望在坐的各大專院校校長,能夠體諒這樣的一個困境,給予實質的幫忙。
杜部長正勝:現在教育部有一個小組,正仔細在研究技術性的問題。
曹委員爾忠:這部分希望大家能給予支持與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