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空運不足,台商買客輪拚直航 --閱讀人次 : 5326 《交通》空運不足,台商買客輪拚直航
【時報-台北電】近兩年,兩岸客貨運交流劇增,大陸民航班機加班有限或只能拿到早出晚歸的「紅眼」時段,讓海運客運直航商機湧現。據了解,三個台籍航商購船計畫進入兩岸海運客輪直航市場,最快今年底有兩艘船就可加入營運,民眾往返台閩選擇增加,單程費用比航空票價至少省六千。
兩岸客輪開放行駛已近兩年,但目前僅大陸中遠之星航行兩岸定期航線,日前發生船破事件的台籍海洋拉拉號,則屬於不定期包船。
「船已滿到九月底了!」基隆港務局航務組長許國慶表示,中遠之星原本只有廈門─台中、廈門─台中航線,七月下旬起增開舟山群島台舟航線,載客情況相當好,除總統套房、VIP等高價位套房未訂滿外,其餘都已銷售一空,主要客源是陸客團,台商則為散客,單程票價只要兩千多元台幣。
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台灣海峽海象瞬息萬變,一年約一百七十八天〈約佔四八%〉浪高兩米以上,千噸以下抗浪性不佳的船舶,乘客很容易暈船,浪高四米以上的天候年平均有四十天,因此,為了旅客安全,行駛兩岸的船舶規模必須根據行駛航線予以規範,避免重蹈覆轍海洋拉拉號的覆轍。
交通部規劃,未來行駛兩岸的船舶將依航程分為兩萬噸以上的郵輪〈如基隆到上海四百二十浬〉,跨越海峽航線的傳統船舶,約五千至兩萬噸〈如基隆到福州一百五十浬、台中至廈門的一百二十八浬〉,以及最高航程不超過四小時的多體高速船等三種。
許國慶指出,目前已有兩家台籍業者提出經營兩岸直航客貨船的申請,均使用單體快速船,且都白天開航:台中匯隆集團新購的海洋飛龍,預計行駛基隆到福建省福清,航程約一百海浬,行程約四小時;巴福公司則計畫以台閩之星,開航基隆到福州航線,航程約一百四十海浬,航程約五小時。
另外,目前行駛於北海道青津海峽的兩艘多體高速船,台商也計畫買進其中一艘,預計明年開航基隆至福建平潭,航程將不到四小時。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黃如萍�台北報導)






台海浪高 客貨船5千噸才適航
( 2010/09/16 21:39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010年9月16日電)兩岸互動密切,民航航班增班空間有限,客貨海運潛力浮現。交通部今天表示,台灣海峽浪高風強,經初步研析,建議海運業者投入兩岸間客貨船運的船重不應低於5000噸。
華達國際海運公司所屬2000噸級鋁合金雙體高速船「海洋拉拉號」,在今年8月8日自澎湖返回台中港時,不堪海浪拍打,導致船艏車道板、前甲板受損,300多名旅客海上驚魂,各界開始注意台海客貨運船體安全。
交通部表示,兩岸往來密切,客貨船有發展潛力,但台海海象惡劣,浪高2米以上天候每年多達178天,浪高4米以上天候每年多達40天,噸位不足、抗浪性不佳的船舶,不適航於台海兩岸。
交通部研析船舶規格後,認為航行台海航線船舶最小合理噸位數應在5000噸到2萬噸間,載客人數500到1000人次;但每航次載客率須達6成、載貨達5成以上,才能符合營運成本。
交通部建議,未來航行長程航線,如基隆到上海,建議應以2萬噸級郵輪規格、載客人數1000人以上的船舶航行;基隆到福州、台中到廈門短程航線,如以航速20節的傳統船舶航行,建議總噸位應在5000到1萬噸、載客人數500到1000人之間。
如以航速達35節以上、5000噸以上的多體高速航行,交通部表示,必須符合高速航程不超過4小時的規定,業者須自行注意營運是否符合成本,並應注意適航規定,避免發生船體受損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