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 溫度:23℃ AQI:51  風向:北 風力:2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新聞、布告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友善列印



張貼者
Liner 
資深會員 

Liner

來自 : 駁岸邊(Bo-Huann-Bin)放煙火
註冊 : 2010-05-18
發表文章 : 1431
掌聲鼓勵 : 1745

發表時間 : 2010-12-21 23:07:51
FORM: Logged


Liner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Liner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亞太防務雜誌第31期(2010-11):東引進駐天弓飛彈秘辛 --閱讀人次 : 5627

亞太防務雜誌第31期(2010-11):東引進駐天弓飛彈秘辛

引進駐防空飛彈的始作俑者就是前參謀總長郝柏村。1982年5月13日 郝柏村主持作戰會報指示,應進行外島岸置防空及對海飛彈的研究,以符合向前爭取作戰縱深。1983年6月12、13日,郝柏村巡視東引、馬祖後指示,為在戰略上對共軍構成威脅,增大我防空作戰縱深,應研究於東引、馬祖地區適時進駐防空飛彈,其位置選定以在共軍岸砲射程以外,而我能直接威脅共軍福州、龍田機場為原則。

由於整體防空是由空軍總部負責,因此由空總發函請陸總部就郝柏村指示做進一步研究,陸總則要求防空飛彈指揮部和馬防部提出研究報告。

飛指部在報告中指出,馬祖距大陸海岸18.3公里 ,在共軍180、130、122公釐 加榴砲的射程內,而東引距大陸海岸61.1公里 ,共軍火砲雖對東引無影響,但空中與海上攻擊、地對地飛彈、海防飛彈等,都能直接威脅東引、馬祖地區。由於陣地選定前提是在共軍火砲射程外,因此只有東引符合條件。

飛指部在報告結論中指出,若在東引部署勝利女神飛彈,陣地構建工程概估約2年至2年半才能完成,裝備拆卸、裝運、安裝、測試約需半年,總計擔任戰備時程,約需2年半至3年。不過就作戰效益而言,以部署天弓甲型防空飛彈系統較佳,依其計畫時程,概於1988年始能研發完成。

飛指部建議,為達成戰略構想,初期以一個減裝勝利女神飛彈連進駐東引,其擔任戰備時程概需3年。如果「天弓計畫」能如期完成,則逕行進駐天弓甲型防空飛彈系統較為適當,並於發展中先期構建陣地,以縮短擔任戰備時程。

東引進駐防空飛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直接威脅共軍福州、龍田機場,因此東引天弓飛彈連長白雷達的偵測範圍,必須涵蓋福州、龍田機場,而長白雷達採固定陣列天線無法旋轉,偵測角度只有120度,所以東引天弓飛彈連長白雷達的偵測範圍大部都在東引西南方和南方,雖然可有效妨礙福州地區共軍空中進襲台灣北部的戰術行動,迫使共軍戰機繞越,增長其作戰半徑,但東引西北、正北和東北這些方向都是長白雷達的偵測盲區,也就是天弓飛彈的射擊死角。像東引的天弓飛彈就無法迎擊北邊路橋機場來襲的共軍戰機,雖然東引有部署DMS雙聯裝刺針飛彈和20公釐 機砲,但這些都是野戰防空武器,射程短很難有效防禦來自天弓飛彈防空網外共軍戰機的攻擊。

而且共軍已有加油機,加上原本航程就很長的蘇愷27戰機,要繞過東引北邊進襲台灣北部並不困難。如果能在東引增設一座長白雷達,將偵測範圍擴及東引的西北和北方,將可使共軍戰機繞越更遠航程,增加台灣本島防空反應時間,也可強化東引地區的空防。
詳細內容請參閱亞太防務雜誌第31期(2010-11):東引進駐天弓飛彈秘辛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Liner 
資深會員 

Liner

來自 : 駁岸邊(Bo-Huann-Bin)放煙火
註冊 : 2010-05-18
發表文章 : 1431
掌聲鼓勵 : 1745

發表時間 : 2010-12-21 23:30:00
FORM: Logged


Liner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Liner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依據媒體報導 歷次的漢光演習兵推
戰時東引和馬祖等外島 真的也只能自求多福 尋求獨立作戰
F16支援外島友軍 是緣木求魚.不可能的任務
在歷次兵推中 F16支援外島皆全軍覆沒且戰機有去無回.

真正開戰 在第一時間內 國軍大部分戰機按計畫是要後撤到1000多公里外的 全世界最大的軍事基地-美國關島
以戰力保存方式
尋求美日聯軍支持 展開第二波絕地大反攻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