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圓山飯店 國宴代表性飲料是馬祖老酒--旺報 --閱讀人次 : 2195 圓山美食 視味覺的宴饗
2012-03-08 旺報
文/記者李鋅銅
圓山,不光是視覺和味覺,更薰染著歷史、蘊涵食的文化。
70~80年代中期,梅花拼盤、通天排翅和翡翠龍蝦,是代表性菜餚,搭配著花雕酒和紹興酒。
食在圓山 亮眼輝煌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隨著環保概念和本土化風潮,菜單鮮少有魚翅料理,而改用非保育類食材。台灣著名的小吃,也在此時躍上國宴餐桌,並登上國際舞台。罈裝精釀的陳年紹興是代表性酒類。
90年代中期至今,無國界料理和米食推廣,進入中西日式的融合,並研創花卉料理、米食料理和石斑魚料理,且都登上國宴餐桌,再現輝煌。代表性飲料則為紅葡萄酒和百年馬祖老酒。
不同時期,國宴餐具也因時而異。70~80年代中期,大量使用純手工打造的銀質餐具,顯見當時餐桌上款待賓客各種高級器皿和菜餚的安排,展現台灣雄厚經濟實力和積極拓展外交的努力。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有鑑於早期國宴餐具保養耗時費力,民國84年重新訂製一系列國宴專用幼骨瓷餐具,是當時最高檔的餐具。90年代中期至今,搭配無國界料理,餐具不再是規規矩矩的圓,反而出現造型奇特的器皿,讓更多形狀和不規則呈現在國宴上,也在色香味之外,又衍生出「形」的用餐美學。
食在圓山 台灣縮影
圓山60年,台灣一甲子。圓山飯店食的文化,不但象徵著台灣與世界的相對位移互動,更是台灣社會發展的縮影。正如同圓山飯店總經理蔣祖雄所說:「圓山代表的是台灣的門面,當然更要有社會責任。」
圓山飯店在吃的文化上,既不能奢侈浪費,更要講求特色,宣傳台灣;因此,在師傅的費心巧手下,許多很棒的料理也漸出籠,例如台灣沿海產的龍蝦,肉多、彈性、大小適中,原本是高價消費者的最愛,但因國民富裕而漸普及化。
圓山的牛小排,逐漸脫離了西式風格,透過滷汁等創意,衍生濃郁的中式口味;即使是一度被視為頂級品的魚翅,圓山也已停用,取而代之的是綠竹筍。
食在圓山 寬廣亮麗
「魚翅沒什麼味道嘛!多是用老母雞熬湯來提味。」蔣祖雄說,就算是膠質豐富,但現在替代品多了,新做法有益健康又不失風味,做到生態環保,也滿足了食的美味。
食的文化從吃飽、吃好到吃得健康,圓山飯店看著台灣轉型成長,從中摸索學習,更要成為餐飲界的領航尖兵。
在蔣祖雄眼中,原本來自大陸大江南北的地域菜色,各霸一方,其中又以江浙菜和廣東菜為主流;但台灣就像個大熔爐,不但融合了各地的人們,也融合了菜色,產生豐富的質變;尤其在百家爭鳴後,複合式菜色登場,讓整個食的視野更寬廣、更亮麗。
消息來源: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030800067,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