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何時才能回復本鄉本名? --閱讀人次 : 6479 已經遠離軍管多年,為何沒有人爭取回復本鄉本名,的確有點令人不解。
另外,本鄉許多地名誤譯的國字,也應該考究後正名。
根據小弟的看法,「莒光鄉」應回復為「白犬鄉」,東莒回復為「下沙島」、西莒則是「上沙島」、青帆回復為「青蕃」。
另外,可能有誤譯為國語的部分,包括「福正」應正名為「滬裡」、「澳正」。大埔應正名為「大浦」、大坪則是「刺坪」(部分鄉親已譯為「熾坪」,可再評估)。大浦石刻所在地的「老頭」則應該是「濁流」,還有其他地名,大家可以再討論。
至於上沙島的細部地名,也應請上沙的耆老來考究一下。
這些是小弟的淺見,就教於鄉親前輩。
可能還在鄉裡居住的鄉親前輩,曾就此問題討論過,只是小弟不知,淺見見笑了。






中國人重視認組歸宗,再加上這幾年流行復古風。各族紛紛要求正名、學生要學母語等、、這都是非常好的,代表大家沒有忘本;不過換個角度想,其實東莒這地名也很響亮:因為我到馬祖的第一天,吃飯就知道:東西莒是「東也舉」「西也舉」,北竿是「杯杯都乾」、南竿是「很難不乾」。就在這些舉來舉去、乾來乾去中。我在馬祖的第一夜,就成了古來征戰幾人回,醉臥馬祖君莫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