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消失的前線,哭泣的猛澳港/滿地水泥塊,空留餘恨 --閱讀人次 : 3459

哭泣的猛澳港,徒留一地水泥塊,此情此景,空留餘恨 (圖/文:林冰芳)
--------------------------------------------------------------------------------
【馬報東莒記者林冰芳報導】既然據點已經被拆除,那麼猛澳港據點是否該進行初步整地或再利用措施?鄉公所,早已有構想,但是經費來源成了最大的問題。
今年十月國軍再次進行了據點拆除工作,而幾個拆除的據點中,最令地方人士引以為憾的就屬猛澳港據點,身為入島門戶的猛澳港據點,在新碼頭尚未興建完成前,一直是船隻進出東莒的重要停靠站,直到進行拆除後,唯一殘存的只剩下右側的哨所,而地上狼藉的水泥塊反倒成了有礙觀瞻的景象,民眾建議,如果維持現狀反而破壞了門面,是否該進行整建工作,讓該處成為再利用的新興地。
鄉長柯玉官表示,早在據點被拆後,公所就已經有初步的構想,而經費申請目前也預計編列在明年的省府補助款內,但是經費是否有著落,必須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確定,所以請民眾和鄉公所一起耐心的等候。

花間草堂論世事.水岸雲樓讀文章∼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
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功成身退的東莒猛澳港據點,曾經是島民主要的出入門戶,也是莒光鄉親官兵們所共有的美好記憶,如今新碼頭啟用後,老據點只剩下滿地水泥塊,殘破的影像,教人不勝唏噓.馬祖或莒光,到底還剩多少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可以保存?
選前,曾有退役的官兵網友以[消失的前線, 消失的戰地]為題,對於不斷遭到"終結"的軍事據點,感到痛心與失望,引起馬資網友們廣大的迴響,與部份台灣新聞媒體的注意.缺乏歷史資產保存觀念的官爺們,不管經費來源有無下文?只顧拼命拆舊建新堆砌門面,至於,拆了以後作何用?或是倉卒完工以後是否堪用?皆未深思熟慮,.短視近利之作為,惟[愚蠢]二字可形容之.
含老弱婦孺在內的莒光鄉,實際居民不滿500人,當檢討的何止是鄉務執行工作績效不佳而已.難不成【作官為鄉里】,不過是選舉口號,喊爽的麼?
--------------------------------------------------------------------------------

猛澳港據點,曾經是島民主要的出入門戶,也是莒光鄉親官兵們所共有的美好記憶,

花間草堂論世事.水岸雲樓讀文章∼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猛澳港據點,曾經是島民主要的出入門戶,也是莒光鄉親官兵們所共有的美好記憶,

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如今的老據點,滿地水泥塊,殘破的影像,空留餘恨

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猛澳港外,潮去潮來,無言嘆息,

官員都同一人,香蕉船-凱旋號,也依舊擱在沙灘上風吹雨打.未見有人疼惜

面海的沙灘外牆上,還依稀可見,民國四十九年?月?日,陸軍??部隊興建的斑剝字樣.

據點哨所旁,面海的沙灘外牆,尚存留有猛沃港三個字,

與老據點為鄰的建興小吃店,曾經喧嘩,如今人去樓空,往事成煙

與老據點為鄰的建興小吃店,曾經喧嘩,如今人去樓空,往事成煙

花間草堂論世事.水岸雲樓讀文章∼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胖狗狗 wrote:
請問那拆掉有啥用ㄚ??別跟我說拆好玩的..
我記的那裡有一條隧道可以到猛石澳吧??不過現在因該沒有了吧

猛澳港據點的四周,仍有記憶中可尋的戰爭遺影,卻未見有人疼惜

猛澳港據點的四周,仍有記憶中可尋的戰爭遺影,卻未見有人疼惜

猛澳港據點的四周,仍有記憶中可尋的戰爭遺影,卻未見有人疼惜

猛澳港據點的昨日滄桑與戰爭遺影,如黃昏夕陽,落寞下沉,不再被疼惜.

花間草堂論世事.水岸雲樓讀文章∼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