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歡迎 坑道連的輔導長 今夏 老兵回防憶當年
筆者長年埋首文史工作 需經年累月的田野調查
因此 所積存有關馬祖的圖片檔案數量驚人
需要花點時間從檔案中挖出網友們所需求的圖片
我們會盡力之

花間草堂論世事.水岸雲樓讀文章∼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這是東莒英雄館 已經沒人使用
地下室會積水 可以說是有點殘破
裁軍以後 這些原來的軍方設施 有的被追討中 大多已經慢慢傾圮中





把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教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arthur-88001





坑道連的輔導長 wrote:報告:坑道連的輔導長
蛇島~那版主可是住在西島?~~~敢問版主一事,
昔日青蕃港有一石梯便道直上西莒英雄館附近,如今此便道是否還在?
往日在莒指部任職, 要到青番港多走此路, 記憶甚深!
區區「蛇島特派員」~ 乃土生土長的西莒青蕃人氏,至於
「蛇島」之正確稱呼應為「蛇嶼」或「蛇山」乃馬祖燕鷗保護區之ㄧ
老青蕃港直上西莒英雄館附近之石梯便道仍安在~歡迎長官蒞臨指導
不過,圖片需要再花點時間搜尋~懇請見諒,
其他圖片煩請多多翻閱「戀戀莒光」之貼文,謝謝


花間草堂論世事.水岸雲樓讀文章∼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哇~時代的變遷真的改變很多的人、事、物!
POA所提到的摸魚袋已成為時下阿兵哥所俗稱的【打忙包】!
所以摸魚袋還是我第一次聽到ㄝ(真新鮮)
回想起打忙包裡除了到西島洽公的文件外..
也是超實用的小型購物袋~
所以打忙包雖然只是阿兵哥的一種附屬品,
但它也成為存放回憶的空間之一喔~
坑道連的輔導長 wrote:
說到洽公~當年弟兄們多會買個小包包, 俗稱"摸魚袋"!我到現在都還保留當年使用的摸魚袋!!
下班後給它拍張照片,再PO上來,讓大家懷舊一下!

回憶是靠自己創造..夢想是靠自己實現.. http://www.wretch.cc/album/egghead0216





我是營站弟兄~
隸屬於英雄館!
照片中的英雄館,讓我懷念以前在下面吃B餐的情景(長官吃剩下的)!
裡面還有張撞球桌,是我待的時候送來的~
當時晚上偶而會去睡圖書室,(理髮部對面)因為有冷氣~
而照片中的中正堂,有時有節慶,放電影,長官說話,都是我們佈置麥克風的回憶!當然有時在台上搬張桌子打麻將~放映室也是看片的好地方~
看到您的照片~感慨良多,回憶都回來了!非常感激您~~






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68至74年間每天都 要經過這條鄉間小路.只要十來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到學校.那時每次經 過青蕃時就會買一顆兩塊錢的饅頭.豆漿.那時的青蕃可是什麼都有賣.甚至還有糖葫蘆.那時的青番市場可以說是人山人海.磨肩擦踵.非常熱鬧.西坵的831么嬌的特約茶室阿姨們在白天[為國捐驅]後.黃昏時總是在831外的空地上聊天............待續














坑道連的輔導長 wrote:
請問"西莒友誼"大大:
幾張照片中的石板路,可否就是以前青蕃港往莒指部(舊)的那條便道嗎?
關於您詢問的問題 在我在西莒念國中時 也常走那條便道上西坵
因為若是要走有容路 大概會累死吧 因為太長了...所以情願走便道 快些
往年都是田間小徑的樣子 近年來經鄉公所整建後變成上面照片中的樣子
印象中旁邊還會經過一些夜總會 所以有時非要走這段路時 越接近傍晚 心裡總會毛毛的.....
歡迎您在離開莒光後 還願意回來看看 相信現在的莒光
會給您耳目一新的感覺的....因為那是我的故鄉

期許故鄉有更大的進步 在保留舊有人文史料的前提下 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因為那是我最深愛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