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福州晉安第三屆閩王文化節 --閱讀人次 : 2608 馬祖王氏宗親聯誼會「閩王文化節交流團」,一行40餘人於民國101年4月16日搭乘小三通航班啟程參加「福州晉安區第三屆閩王文化節暨兩岸共祭閩王王審知大典」。

依照活動行程4月16日啟程、17日下午參訪、18日第三屆閩王文化節、19日閩江一日遊、20日賦歸。
本宗親聯誼會已是第三次應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政府、福州市閩臺王審知研究會邀請,參加閩王文化節活動。
馬祖王氏宗親發源地,在本會最新資料所示皆出自長樂市、連江縣兩地,九成以上為閩王王審知第十子王延喜、第十一子王延政後裔,於清朝時期遷徙馬祖,各宗族支派定居至今已歷六、七世。
馬祖王氏宗親於2008年首次參加閩王文化節活動後,於2009年成立馬祖王氏宗親聯誼會,並舉辦福州晉安閩王金身巡安馬祖、2010年參加第二屆閩王文化節、2011年迎閩王金身分香馬祖以及此次活動,對於弘揚閩王文化、緬懷閩王歷史功績等活動不遺於力。

101.04.16啟程.楊縣長親赴碼頭贈程儀

閩臺王審知研究會接風宴


陳議長隨隊全程參與並致贈程儀


101.04.17下午參訪閩王祠與閩王紀念館

101.04.17下午參訪新塑閩王石像

歡迎餐會

來自海峽兩岸王氏宗親

王大盛會長致詞歡迎

101.04.18第三屆閩王文化節




本會交流團成員



河南固始王氏贈送閩王畫像


今年2月剛落成的閩王紀念廣場



陳議長入官方領導席




致蹭海峽兩岸王氏宗親會「和諧兩岸」紀念牌匾

官方開幕式陳議長與福州領導

本會王理事長與各宗親會會長

金門縣議長王再生代表致詞

福州領導致詞

開幕式揭幕


閩王石像揭幕


高7米..重18噸




官方領導祭祀閩王








官方開幕式與閩王石像揭幕完成後,以「緬懷閩王歷史功績、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為主題,由澎湖縣縣長王乾發、金門縣議長王再生擔任主祭,馬祖王氏宗親聯誼會理事長王詩如、海峽兩岸王氏各宗親會會長陪祭下,桃園、台中、大甲、嘉義、金門、澎湖、高雄、馬祖和福建、廣東、浙江、河南等各地王氏宗親閩王後裔與祭下遵循古禮祭祀閩王,進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詣讀祝文、飲福受祚等儀式,祭祀典禮伴隨三十六名舞生表演的六佾舞,整個儀式莊重典雅地展現中華傳統的祭祀禮儀。

鼓三嚴


進場

兩岸媒體大陣仗

36佾舞生

澎湖縣長王乾發.金門議長王再生擔任主祭

王大盛會長與本會王詩如理事長

本會王世才副理事長

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

詣讀祝文

六佾舞





退班

本會交流團祭祀閩王




陳立委應邀參加晉安區歡迎晚宴


介紹陳立委

介紹陳議長

介紹本會理事長

晉安區領導致詞



本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敬酒

澎湖,金門,馬祖三離島王氏宗親聚ㄧ堂


石像基座碑文

晉封閩王

拜劍開疆








三王塑像


陵園旁閩王紀念館



陵園(左)石像(中)紀念館(右)







閩江,鄉親最熟悉的莫過於馬尾客運站!此次,應閩臺王審知研究會行程安排,許多鄉親首次從福州台江客運碼頭,搭乘遊江客船從上游一路欣賞沿途風光,航程歷時3小時,最後抵達與馬祖頗為淵源的閩江口連江縣壺江島遊覽與用餐!
壺江島上有一王氏宗祠,為聖祖審知公第十一子延政、孫繼重派後裔,於元末時從福州藤山遷徙定居,與立院王金平院長同一支派。
馬祖王氏宗親於2008年參加連江縣第二屆媽祖文化節時與閩臺王審身知研究會結緣,突顯出此趟參訪的特殊意義。
壺江島居民雖也是討海務農,但從古至今人文薈萃,地方文化底蘊甚濃,島上有天妃廟、靈椿庵、白馬尊王廟、仿南竿塘假山、玉壺、梅壺友誼樓、椿山公園以及古碑文、記載上下竿塘的禁海碑等古蹟與景點,頗有看頭。
第三屆閩王文化節在壺江島遊覽行程結束同時,各宗親會互道珍重2年後再見,各自搭乘小三通客輪與班機賦歸!

台江區客運碼頭










駛離台江碼頭

抵壺江島,台江至壺江遊江接近3小時


壺江島示意圖



壺江王氏宗祠


祭祀祠內閩王塑像

壺江王氏宗祠內閩王塑像

紀念壺江人與梅花人舅甥情的「舅緣世澤」碑

天妃廟前玉壺

仿南竿塘的假山

假山上紀念在福澳山隴兩村開墾所蓋的「大王宮」;對聯「福澳襟聯山壟畔,梅花香在玉壺中」!

清乾隆34年記述上下竿塘等島的禁海碑

壺江天妃廟

天妃廟正殿

壺江白馬尊王廟及孚佑亭

壺江白馬尊王正殿

賦歸折返福州台江碼頭
兩岸新聞報導
聯合報-聯合影音網報導
東南網報導
福建日報
福建之窗
世界王氏網-參訪閩王祠
世界王氏網-祭祀大典
